西大滩矿区煤中微量元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06 02:53
本文以煤岩学、矿物学、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偏光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LTA-XRD)分析、扫描电镜(SEM)等实验仪器和方法,探讨了西大滩矿区煤中十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赋存状态、富集机理和煤的显微组分。研究结果表明:西大滩矿区煤属于低灰分、高挥发分、低硫煤。西大滩矿区煤的显微组分以惰质组为主,镜质组次之,壳质组最少;矿物以碳酸盐类矿物居多,其次有黏土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矿物等。西大滩矿区煤中Sr、Tl、Mn三种微量元素的富集系数大于2,为轻微富集。稀土元素中,Eu、Tb、Ho、Lu四种稀土元素的富集系数大于5,为明显富集。含量均超过了中国值、美国值和世界值。夹矸中Co和Rb亏损;Ga、Cd、U、Cu、Sr、Ba和Mn正常;Li、Be、Cs和Pb轻度富集;Bi(9.19)显著富集。轻稀土元素的含量,除Ce是轻度富集外,其它元素并不富集,中、重稀土含量均高于中国值和世界值。其中Eu、Tb和Ho达到了显著富集。通过对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Ce基本呈微弱正异常,说明成煤环境处于弱氧化-还原环境,并未造成Ce的严重亏损。故...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煤中微量元素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技术内容、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位置、交通与自然地理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1 地层概况
2.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含煤地层
2.4 煤质特征(工业分析)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制备
3.3 分析测试方法
3.3.1 显微煤岩观测
3.3.2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
3.3.3 X射线衍射(XRD)测试
3.3.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能谱仪分析
第4章 煤岩学特征
4.1 显微煤岩特征
4.2 矿物学特征
4.2.1 黏土矿物
4.2.2 碳酸盐矿物
4.2.3 硫化物矿物
4.2.4 氧化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中的微量元素
5.1 煤中常量元素
5.1.1 常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5.1.2 常量元素的环境指向意义
5.2 煤中微量元素
5.2.1 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5.2.2 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5.3 煤中稀土元素
5.3.1 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5.3.2 煤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
5.3.3 煤中稀土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5.3.4 煤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5.4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相关性分析
6.1 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间相关性分析
6.2 聚类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990197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煤中微量元素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技术内容、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位置、交通与自然地理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1 地层概况
2.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含煤地层
2.4 煤质特征(工业分析)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制备
3.3 分析测试方法
3.3.1 显微煤岩观测
3.3.2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
3.3.3 X射线衍射(XRD)测试
3.3.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能谱仪分析
第4章 煤岩学特征
4.1 显微煤岩特征
4.2 矿物学特征
4.2.1 黏土矿物
4.2.2 碳酸盐矿物
4.2.3 硫化物矿物
4.2.4 氧化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中的微量元素
5.1 煤中常量元素
5.1.1 常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5.1.2 常量元素的环境指向意义
5.2 煤中微量元素
5.2.1 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5.2.2 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5.3 煤中稀土元素
5.3.1 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5.3.2 煤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
5.3.3 煤中稀土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5.3.4 煤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5.4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相关性分析
6.1 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间相关性分析
6.2 聚类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990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99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