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林西地区三叠纪砂岩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
本文关键词:索伦—林西地区三叠纪砂岩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索伦-林西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受三大板块(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东部的太平洋板块和南部的华北板块)的夹持以及两大构造域(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作用影响。该区域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晚古生代和晚中生代两个地质时期。由于处于两者之间的三叠系出露比较少,故有关三叠系的报道很少,对其沉积构造背景和空间展布等特征一直存在多种争议。但是三叠纪时期恰恰是古生代构造体系向中生代构造体系转换的关键节点,在我国东北地区构造演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三叠纪地层在东北地区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本文以索伦-林西地区即大兴安岭中段三叠纪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物源分析手段(砂岩骨架成分统计、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来研究三叠纪砂岩可能的物源区及其构造意义,并结合现有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三叠纪沉积大面积缺失的原因。所取得的认识如下:1、研究区(龙江县地区、扎鲁特地区、阿鲁科尔沁地区)三叠纪沉积物均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矿物组成以石英(单晶石英为主)、岩屑(岩屑成分多以火山岩屑为主)、长石为主,并含少量云母类矿物。表明三叠纪沉积物其成分成熟度低,源区快速剥蚀、快速搬运、近源沉积的特点。并且从含有大量的火山岩岩屑和岩浆岩特征的单晶石英的特点,可以反映出源区应以岩浆弧物源为主。此外,Dickinson三角图解清晰地反映了研究区三叠纪砂岩样品倾向于过渡型岛弧物源。2、砂岩碎屑锆石研究表明,锆石大多呈岩浆结晶的特点(长柱状,并且伴随有振荡环带),少部分呈变质锆石或者捕获锆石的特点(发育有细而窄的增生边以及不完整的晶核结构)。其主要年龄峰分别为~242 Ma、~280 Ma、~310Ma、~450 Ma和~500 Ma。其中~242 Ma年龄峰期与该区域上广泛分布的火山岩体(双井子岩体和哈拉图岩体等)年龄相当;~310Ma年龄峰期与宝力道岩浆弧时代一致;450Ma~500Ma年龄峰期相当于早古生代苏尼特岩浆弧和额尔古纳地块上的造山后花岗岩的年龄。此外,三叠纪砂岩碎屑锆石中存在~1800 Ma和~2500 Ma(华北板块基底信息)的锆石,说明三叠纪沉积时华北板块北缘与东北地块群已经完成拼合。3、通过野外调查,多处发现早白垩世地层直接覆盖于晚二叠世地层之上,呈不整合接触。但是结合区域上最新发现的大量三叠纪地层的报道以及早三叠世老龙头组与下伏晚二叠世林西组为连续沉积的事实,说明研究区曾经存在大面积分布的三叠系沉积,由于后期燕山期构造运动作用影响,遭受抬升剥蚀,导致了现今三叠纪地层在研究区零星出露的情况。
【关键词】:大兴安岭中段 三叠纪砂岩 物源分析 锆石LA-ICP-MS U-Pb测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4.51;P588.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1-12
- 1.2.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1
- 1.2.2 研究思路11
- 1.2.3 技术路线11-12
- 1.3 本文论文工作量12
- 1.4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12-13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3-22
- 2.1 地质概况13-14
- 2.2 地层特征14-16
- 2.3 构造单元及其划分16-22
- 2.3.1 研究区构造单元16-18
- 2.3.2 研究区主要构造带18-22
- 第3章 索伦-林西地区三叠纪沙岩沉积物源特征22-49
- 3.1 砂岩岩相学特征22-35
- 3.1.1 典型剖面24-31
- 3.1.2 典型不整合31-33
- 3.1.3 砂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33-35
- 3.2 砂岩骨架矿物成分分析35-40
- 3.2.1 碎屑沉积砂岩骨架矿物成分统计方法及原理35-37
- 3.2.2 研究区三叠纪砂岩骨架矿物成分统计37-40
- 3.3 三叠世砂岩同位素年代学分析40-49
- 3.3.1 样品分析方法40-41
- 3.3.2 锆石LA-ICP-MS测试研究41-49
- 第4章 索伦-林西地区三叠纪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49-56
- 4.1 研究区三叠纪锆石年龄示踪综合分析49-53
- 4.2 研究区三叠纪沉积的构造背景53-56
- 第5章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6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艳;;浅谈重矿物物源分析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2期
2 金艳;何雁兵;刘彬彬;;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9-长10_1物源分析[J];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03期
3 张宇昆;;物源分析方法研究[J];地下水;2013年05期
4 汪正江,陈洪德,张锦泉;物源分析的研究与展望[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年04期
5 魏斌,魏红红,陈全红,赵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刘东娜;;碎屑物源分析泛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8期
7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沉积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3期
8 周新锋;李继红;王帅;聂志刚;;沉积物物源分析方法综述[J];地下水;2013年01期
9 吴世敏,陈汉宗;沉积物物源分析的现状[J];海洋科学;1999年02期
10 杨运海;;物源分析的几种方法[J];内江科技;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毕磊;杨守业;李超;郭玉龙;王权;;东海陆架粘土粒级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2 王峰;田景春;张锦泉;倪新锋;夏青松;;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物源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刘永生;杨小平;周哲;李朝柱;;浑善达克沙地及其毗邻地区稀土元素与物源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4 刘招君;何玉平;和钟铧;陈永成;方石;陈秀艳;王伟涛;;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原型盆地恢复[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英利;大兴安岭中南部二叠纪砂岩物源分析对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亮;索伦—林西地区三叠纪砂岩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6年
2 林孝先;陆源碎屑岩盆地综合物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侯伟;漠河盆地中侏罗世沉积演化与物源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梁伟;江西抚崇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5 嵇在飞;安徽霍邱安阳山地区八公山群地层时代及物源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6 吴琳娜;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地区二叠纪沉积砂岩物源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胡旭;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杰;鸡西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闫小雄;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古物源分析与沉积环境格局恢复[D];西北大学;2001年
10 毛玲玲;柴达木盆地东缘新生代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索伦—林西地区三叠纪砂岩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2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