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矿区太原组层序地层与含气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古交矿区太原组层序地层与含气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油气地质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古交矿区七里沟剖面、GS-26等6口钻井的野外观察与室内样品实验研究、结合200余口钻孔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对研究区晋祠组-太原组沉积环境、层序地层、古地理演化及其与煤层气、页岩气含气特征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基于相标志研究,在研究区太原组中识别出了障壁海岸、碳酸盐台地、浅水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及8种亚相及15种微相,总结了其特征;通过层序界面识别与层序对比,将研究区晋祠组-太原组划分为2个Ⅱ级层序、5个Ⅲ级层序、10个体系域,建立了研究区晋祠组-太原组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发育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等因素的控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探讨了晋祠组-太原组古地理格局及演化特征,总结了沉积模式。通过晋祠组-太原组煤层气、页岩气含气特征分析,认为晋祠组-太原组为一套煤层气与页岩气复合的含气系统,煤层气为自生自储;水进体系域下形成的凝缩层常有利于对封闭煤层气、有利于生成页岩气,见于泻湖-潮坪沉积组合以及泥炭沼泽-分流间湾(分流间洼地)沉积组合。
【关键词】:太原组 层序地层 含气特征 古交矿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539.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21
- 1 绪论21-29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21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21-26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26-28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28-29
- 2 区域地质概况29-40
- 2.1 自然地理特征29-31
- 2.2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31-34
- 2.3 区域地层特征34-40
-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40-62
- 3.1 沉积相类型40
- 3.2 碳酸盐台地相40-48
- 3.3 障壁砂坝-泻湖—潮坪相48-53
- 3.4 浅水三角洲相53-61
- 3.5 小结61-62
- 4 层序地层格架62-76
- 4.1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62-65
- 4.2 层序特征65-66
- 4.3 层序地层格架66-73
- 4.4 层序地层控制因素73-75
- 4.5 小结75-76
- 5 层序格架内的古地理特征及沉积演化76-114
- 5.1 古地理研究方法76
- 5.2 层序古地理特征76-108
- 5.3 沉积演化与沉积模式108-112
- 5.4 小结112-114
- 6 层序地层与含气特征114-135
- 6.1 煤层气含气特征114-119
- 6.2 页岩气含气特征119-132
- 6.3 层序地层与含气特征关系132-134
- 6.4 小结134-135
- 7 结论135-137
- 参考文献137-144
- 作者简历144-146
- 学位论文数据集1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惠;河南太原组海参骨片化石的发现[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5年04期
2 高洁;孙卫;冷先刚;王跟党;;双山神木太原组储层特征及潜在伤害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王志浩 ,张文生;河南禹县太原组上部牙形刺的发现[J];地层学杂志;1985年03期
4 张小筠,梁湘沅;河南荥阳、巩县地区太原组介形类[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7年03期
5 张遴信;周建平;牛保祥;王虹;;山东淄博地区晚石炭世太原组的(竹蜓)[J];古生物学报;1989年06期
6 蔡如华;两淮煤田太原组的地质时代及所含蜓类的生境[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7 曹振明;对义安煤矿太原组灰岩赋水规律的探讨[J];徐煤科技;1999年01期
8 宋俊俊;宋慧波;胡斌;;豫西北太原组的时代:来自类化石的证据[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4年02期
9 王宝清;王凤琴;魏新善;王飞燕;;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古岩溶特征[J];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10 尚红林;徐鲁勤;唐修义;曾庆华;;测井曲线在新集一矿太原组灰岩对比应用中的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丽军;汤达祯;许浩;张文忠;刘一楠;孟艳军;刘勇;;柳林地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研究[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郝拴元 通讯员 陈素青;河南局打破豫东太原组无可采煤定论[N];中煤地质报;2009年
2 刘杰;新集二矿成功完成井下淮南煤田1煤层底板 太原组灰岩水探测[N];淮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龚砚庆 通讯员 郝拴元;豫东传统“空白区”发现超亿吨煤层[N];河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杜忠;焦作地区太原组硅质岩成因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苏驰;古交矿区太原组层序地层与含气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徐光明;焦作地区太原组硅质岩的沉积和构造环境[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冷先刚;双山神木地区盒8、太原组储层潜在伤害分析及储层酸液体系评价[D];西北大学;2009年
6 陈瑞;塔巴庙区块太原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李盼;陕北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储层地质特征[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刘小琼;滕北矿区太原组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少鹏;塔巴庙地区太原组砂体展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10 巨绮金;榆次地区太原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古交矿区太原组层序地层与含气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2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