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府谷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与成岩作用特征
发布时间:2017-06-07 10:25
本文关键词:陕西府谷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与成岩作用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的研究区域为鄂尔多斯盆地陕西府谷地区,研究层段为奥陶系冶里组、亮甲山组和马家沟组。本文研究目标是划分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以及明确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岩性特征及其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并对古地理格局进行重建。应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手段为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电子探针、微量元素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奥陶统冶里及亮甲山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根据地层岩性及叠置关系,在一个三级层序中又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以及强制海退体系域四个体系域。本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石类型主要为泥晶灰岩、颗粒灰岩、云斑灰岩、泥晶云岩、颗粒云岩、残余结构细、中晶云岩、镶嵌结构中、粗晶云岩、膏、盐云岩及硬石膏岩。该段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主要有正常海水、蒸发海水、回流渗透变盐度海水、早期淡水、表生淡水、中—深埋藏,成岩作用主要包括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隐伏渗透白云化作用、埋藏白云化作用等。岩相古地理结果表明层序对岩相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奥陶系 府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9
- 1.3 题目来源9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9-10
- 1.4.1 主要研究内容9
- 1.4.2 技术路线9-10
- 1.5 论文研究成果及创新点10
- 1.5.1 主要研究成果10
- 1.5.2 创新点10
- 1.6 完成的工作量10-12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12-16
- 2.1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12-14
- 2.1.1 现今盆地构造格局12
- 2.1.2 盆地构造演化12-14
- 2.2 沉积背景及沉积演化14-16
- 2.2.1 古生代沉积背景14
- 2.2.2 盆地沉积演化14-16
- 第三章 地层对比及层序地层特征16-26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16-17
- 3.1.1 地层划分方案16
- 3.1.2 地层对比16-17
- 3.2 层序地层特征17-26
- 3.2.1 天文周期与层序级次17
- 3.2.2 海平面升降层序划分17-19
- 3.2.3 层序地层对比格架19-25
- 3.2.4 层序分布格局与演化规律25-26
- 第四章 岩石类型及沉积相特征26-31
- 4.1 岩石类型及分类26
- 4.2 主要岩石类型26-28
- 4.2.1 石灰岩26-27
- 4.2.2 白云岩27-28
- 4.2.3 含膏、盐岩类及蒸发岩类28
- 4.3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结构特征28-31
- 4.3.1 沉积相类型28-29
- 4.3.2 沉积结构特征29-31
- 第五章 成岩环境及成岩作用特征31-40
- 5.1 主要成岩环境类型及成岩作用特征31-33
- 5.1.1 近地表成岩环境及成岩作用31-32
- 5.1.2 表生成岩环境及成岩作用32-33
- 5.1.3 中—深埋藏成岩环境及成岩作用33
- 5.2 碳酸盐岩岩相地球化学特征33-40
- 5.2.1 白云石有序度33-34
- 5.2.2 碳、氧稳定同位素34-36
- 5.2.3 锶同位素36-37
- 5.2.4 主、微量元素37-38
- 5.2.5 电子探针38-40
- 第六章 岩相分布及岩相古地理格局40-48
- 6.1 碳酸盐岩岩相分布特征及规律40-43
- 6.1.1 岩相图件编制40
- 6.1.2 岩相分布及变化规律40-42
- 6.1.3 层序地层对岩相分布的控制作用42-43
- 6.2 原岩恢复的主要依据43-44
- 6.2.1 浅埋藏阶段的白云化作用43
- 6.2.2 早期暴露阶段的去云、膏化作用43-44
- 6.2.3 表生期岩溶阶段的角砾化作用44
- 6.3 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格局44-48
- 6.3.1 SQⅠ期岩相古地理格局44
- 6.3.2 SQⅡ期岩相古地理格局44-45
- 6.3.3 SQⅢ期岩相古地理格局45-48
- 结论与认识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2
- 图版Ⅰ52-56
- 图版Ⅱ56-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庆安,陈景山,潘正莆;论成岩作用阶段的划分和术语的选用[J];岩石学报;1986年02期
2 贾蓉芬 ,傅家谟;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在研究环境及成岩作用方面的某些新进展[J];地质地球化学;1983年08期
3 Hugh J.Abercrombie;史维浚;;天然成岩作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冷湖地区蒸汽助采重油过程中人工成岩作用的模式[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4 吴松涛;孙亮;崔京钢;翟秀芬;王拓;游建昌;朱德升;;正演模式下成岩作用的温压效应机理探讨与启示[J];地质论评;2014年04期
5 李忠;韩登林;寺建峰;;沉积盆地成岩作用系统及其时空属性[J];岩石学报;2006年08期
6 周林;万方来;许丹丹;周坤;王刚;;碎屑岩成岩作用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4期
7 B.Tissot ,贾蓉芬;有机物质的性质和成岩作用对石油形成的影响[J];地质地球化学;1976年10期
8 强子同;郭一华;;碳酸盐成岩作用与沉积矿产[J];矿物岩石;1982年01期
9 夏文杰;全国首届沉积岩成岩作用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J];沉积学报;1984年02期
10 刘宝s
本文编号:428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2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