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良渚遗址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物源及其对良渚古文明消亡研究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杭州良渚遗址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物源及其对良渚古文明消亡研究的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良渚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极为重要的文化之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文化的突然消亡,对当下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文献调研以及与现场考古人员的交流发现,良渚遗址文化层上覆盖的黄粉土与良渚文化的消亡有着重要联系。为了研究黄粉土的物质来源,我们对良渚古城西城墙、玉架山遗址、古河道遗址的文化层和上覆黄粉土进行了样品采集,同时参照古城遗址周边环境,在可能是黄粉土物质来源的东苕溪、大遮山、钱塘江等地也采集了部分河流沉积物样品。对所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分析。常量元素数据表明,黄粉土的风化程度比良渚文化层物质略低。东苕溪、大遮山的物质来源与太湖比较接近,与良渚文化层和上覆黄粉土差别较大。钱塘江下游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则与东海、长江较为一致。微量元素物源分析结果表明,文化层和黄粉土的物质来源比较相似,且与钱塘江、东海、长江、太湖比较接近,与东苕溪、大遮山存在明显差别。微量元素环境分析结果表明,黄粉土和文化层的沉积环境都属于海陆过渡相。对比Sr-Nd同位素测试结果后发现,虽然不同遗址点的文化层的Sr-Nd同位素组成较为分散,但其黄粉土的同位素组成均一性较好,表明不同良渚遗址的黄粉土物质来源是一致的。钱塘江下游与中上游的Sr-Nd同位素组成有较大差异,且钱塘江下游的同位素特征与东海和长江比较接近。黄粉土与钱塘江下游的Sr-Nd同位素组成一致性较好,且都在长江和东海沉积物的分布范围内。而古城周边的大遮山、东苕溪,其沉积物同位素特征与良渚文化层和黄粉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它们的物质来源差别较大。以上地球化学结果分析表明,良渚文化层上覆的黄粉土物质并非来自近源的大遮山和东苕溪,也就是说,大遮山的山洪或东苕溪的洪水都不是引起良渚文化消亡的原因。考虑到黄粉土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钱塘江下游、长江下游以及东海的沉积物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当时海平面上升引起的东海海侵或长江下游的洪灾,都有可能导致了良渚文化的消亡。
【关键词】:良渚文化 文化层及上覆黄粉土 元素含量 Sr-Nd同位素组成 物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P5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15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研究现状11-14
- 1.2.1 良渚文化消亡研究现状11-12
-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4
- 1.4 论文工作量14-15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5-17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17-23
- 3.1 样品采集17-19
- 3.2 实验方法19-23
- 3.2.1 常量元素分析19-20
- 3.2.2 微量元素分析20
- 3.2.3 Sr-Nd同位素分析20-23
- 第四章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23-32
- 4.1 实验结果23-26
- 4.2 讨论分析26-31
- 4.3 小结31-32
- 第五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32-49
- 5.1 实验结果32-39
- 5.1.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2-38
- 5.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8-39
- 5.2 讨论分析39-48
- 5.2.1 微量元素物源分析39-45
- 5.2.2 环境指示意义45-48
- 5.3 小结48-49
- 第六章 Sr-Nd同位素特征49-56
- 6.1 实验结果49-51
- 6.2 Sr-Nd同位素物源示踪51-55
- 6.3 小结55-56
- 第七章 总结56-58
- 7.1 主要结论56
- 7.2 不足之处和后续工作56-58
- 参考文献58-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新民;;发现中华第一城[J];百科知识;2008年05期
2 ;刊中刊[J];华东科技;2009年09期
3 刘斌;;良渚:更古老的城[J];科学世界;2008年03期
4 李乃胜;李清临;姚政权;毛振伟;;良渚文化陶器功用的初步科学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1期
5 刘丹丹;冯利华;;浙江良渚文化建筑对水环境的响应[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东方力夫;;夏朝之前的神秘古国[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年12期
7 叶玮;李凤全;沈叶琴;朱丽东;王天阳;杨立辉;;良渚文化期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耦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徐国昌;;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和消失的影响[J];干旱气象;2008年01期
9 顾冬红;董俊卿;李青会;干福熹;;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特征与文明发展的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钱晓骏;;文明的曙光:良渚玉器文化[J];科学24小时;2009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日辉;;良渚文化与文明时代初探[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2 曹文心;王政;;艺术拆半与巫术象征——论良渚文化的美学文化学意蕴[A];东方丛刊(1999年第4辑 总第三十辑)[C];1999年
3 王心喜;;“小人物”发现“大文化”——良渚文化发现者施昕更评传[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4 杜树志;;一件“良渚文化”时期木鱼加固和脱盐脱水的文物保护研究[A];第六届中国木材保护大会暨2012中国景观木竹结构与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2橡胶木高效利用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又村 通讯员 卢淑敏;王国平:良渚文化博物馆要树“大博物馆”概念[N];江南游报;2007年
2 本报驻浙江记者 江仁 王磊 通讯员 胡伟全;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努力打造文化名镇[N];中华建筑报;2007年
3 周慧敏;良渚 创新激荡古镇活力[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特约记者 寒笙;“良渚古城”拷问学术良知[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余杭记者站 王丽娟 费云江;首届良渚论坛·2008中华文化论坛昨举行[N];杭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驻浙记者 万润龙;良渚文化诸多谜团待破解[N];文汇报;2008年
7 周苏 良渚博物院;洪水导致了良渚文化的衰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实习生 罗华娟 本报记者 张晓华;触摸良渚文化 领悟远古文明[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从容;“良渚文化”离世界遗产还有多远[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记者 刘慧 市报道组 郁欢;良渚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N];浙江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丽君;崧泽、良渚文化三大纹样母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汪洋;广富林良渚先民体质及文化适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朱怡芳;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刘演;杭州湾顶部全新世中期环境演变与良渚古城—塘山大坝的建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郭明建;聚落形态与玉器生产[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月光;良渚文化陶
本文编号:430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3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