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卧龙地区铁矿成矿地质特征
发布时间:2017-06-08 03:16
本文关键词:本溪卧龙地区铁矿成矿地质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辽宁鞍本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铁矿分布区,而本溪地区的大中小型铁矿分布甚广,卧龙地区是鞍-本铁成矿带的一部分,位于鞍山—本溪成矿带的东南部,区内分布着太古代鞍山群上部含铁变质岩系。本文主要通过对卧龙地区铁矿床的赋矿条件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确定卧龙地区铁矿床成因,进而为找矿方向提供依据。卧龙地区铁矿体赋存于太古代鞍山岩群茨沟(岩)组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多以大小不等的残留体分布于晚太古代变质深成侵入体中,其岩石组合基本相似,以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绿泥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为主,有时会出现含特殊变质矿物的各种片岩。卧龙地区铁矿属磁铁贫矿,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假像赤铁矿及微量黄铁矿次之;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其次为绿泥石、阳起石、透闪石、白云母等。研究区内出露的含铁地层主要为鞍山群茨沟组(Arcg),此地层在研究内分布广泛,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茨沟组为鞍山群的主要含铁层位,也是鞍山式铁矿的主要找矿标志层。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即“鞍山式”铁矿。通过欢喜岭铁矿和三家子铁矿及相邻矿区的地层条件、矿体特征、矿石特征以及化验分析结果等,研究本溪卧龙地区铁矿床的赋矿规律、成矿条件等。鞍山群茨沟组、大峪沟组地层的变质时期均为晚太古代变质期,变质类型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岩石组合为千枚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等。变质温度为410-760℃,压力2-10Kb,强压力变型,变质相相系属于中-低压相系,高角闪岩相-低绿片岩相,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其原岩建造为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夹硅铁岩建造。研究区茨沟组中斜长角闪岩具有稀土总量略低,ΣREE(65.10~88.90)×10-6,平均74.30×10-6,;轻重稀土比值1.77~2.99,平均值2.09,轻稀土略微富集的右缓倾型特征。根据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的相关数据及TAS、AFM、构造判别图等图解分析讨论,认为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岛弧拉斑玄武岩。铁矿的稀土总量在3.48~21.07,稀土总量较低。稀土曲线总体右倾,La_N/Yb_N=1.40~7.04,轻稀土右倾,La_N/Sm_N=1.85~13.72,有轻微的分馏,重稀土平坦,基本无分馏。Eu显示正异常,δEu值在1.36~4.33,显示明显的正Eu异常。Y/Ho值较高,在29.38~76.67之间,与现代海水的Y/Ho值相似,暗示海水在成矿过程中的贡献。Ce/Ce*值在0.71~0.94,普遍大于0.80,Ce的负异常并不明显。在本文相关研究中,主要通过对矿床形成的特点研究来揭示铁矿成矿作用的规律。通过对成矿大地构造活动背景、与成矿有关的地质特征、变质原岩类型、矿石矿物类型等特征。通过对卧龙地区铁矿床的研究,总结其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关键词】:卧龙地区 铁矿 地层特征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3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2-13
- 1.2 研究区及邻区地质工作程度13-14
- 1.3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14-15
- 1.4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5
- 1.5 研究区概况15-18
- 1.5.1 地理位置15-16
- 1.5.2 自然地理状况16-18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18-32
- 2.1 区域地层18-25
- 2.2 区域岩浆岩25-26
- 2.2.1 太古宙变质深成侵入岩25-26
- 2.2.2 早白垩世侵入岩26
- 2.2.3 脉岩26
- 2.3 区域构造26-27
- 2.4 区域变形变质作用特征27-31
- 2.4.1 新太古代变形构造特征27-31
- 2.5 区域矿产31-32
- 第3章 地球物理特征32-35
- 3.1 航磁特征32
- 3.2 磁法特征32-34
- 3.3 物性特征34-35
- 第4章 矿床及矿体特征35-43
- 4.1 欢喜岭铁矿含铁建造特征35-36
- 4.2 本溪市三家子铁矿含铁建造特征36-39
- 4.3 本溪市赵家沟铁矿含铁建造特征39
- 4.4 矿石质量39-41
- 4.4.1 矿石物质组成39-40
- 4.4.2 矿石结构构造40
- 4.4.3 矿石化学成份40-41
- 4.4.4 矿石类型、品级41
- 4.4.5 矿石围岩及夹石41
- 4.5 矿床成因41-43
- 第5章 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43-59
- 5.1 岩相学特征43-45
- 5.1.1 黑云斜长变粒岩43
- 5.1.2 斜长角闪岩43-44
- 5.1.3 磁铁石英岩44-45
-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45-52
- 5.3 微量元素特征52-53
- 5.4 稀土元素特征53-59
- 第6章 铁矿成因及构造环境判别59-64
- 第7章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67
- 作者简介67-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其韩;宋会侠;杨崇辉;万渝生;;山西五台山和冀东迁安地区条带状铁矿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年02期
2 李士江;全贵喜;;鞍山—本溪地区含铁变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J];地质找矿论丛;2010年02期
3 李东林;辽宁歪头山铁矿构造研究及构造控矿模式初探[J];地质找矿论丛;2003年02期
4 彭澎,翟明国;华北陆块前寒武纪两次重大地质事件的特征和性质[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本溪卧龙地区铁矿成矿地质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3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