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镇变质核杂岩原岩时代与形成机制再认识
本文关键词:洪镇变质核杂岩原岩时代与形成机制再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下扬子地区洪镇变质核杂岩,位于大别造山带东侧的扬子板块上。以往研究认为,该核杂岩是早白垩世NE-SW向拉张形成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其核部的董岭杂岩长期被认为是古元古代变质基底。然而,近年相关研究表明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处于NW-SE向伸展构造背景下,与该核杂岩所指示的拉张方向相矛盾。近年的年代学研究也指示董岭杂岩原岩时代并非古元古代。因而,需要对这一重要伸展构造进行再研究和认识。本次工作在董岭杂岩及周边地区采集了11个锆石定年样品,其中董岭杂岩正变质岩样品7个,副变质岩样品2个,另外两个样品分别为早震旦世和早寒武世浅变质砂岩。对这11个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董岭杂岩内变形—变质岩体的侵位时代为829~812 Ma;杂岩内变火山岩的原岩时代为761-754 Ma;杂岩内变沉积岩的最年轻锆石年龄分别为787 Ma和780 Ma;两个早震旦世和早寒武世样品最年轻锆石年龄分别为685 Ma和711 Ma。由此表明,该杂岩内火山—沉积岩的原岩时代为新元古代,属于扬子板块上新元古代南华纪盖层,而非变质基底。其中的变形—变质岩体也是新元古代中期侵位的,也非过去认为的古元古代岩体。本次锆石定年发现多个样品中锆石出现了热液生长边,主要生长时间为127Ma。通过Ti元素地质温度计测得这些热液生长边形成温度为~500℃。这表明董岭杂岩内存在一期127 Ma的热事件,应为旁侧同期洪镇岩体侵位的热影响结果。正是这一岩浆热事件改变了董岭杂岩内韧性剪切带白云母40Ar/39Ar年龄值。因而,前期所获得的129-125 Ma白云母40Ar/39Ar年龄值并非指示该核杂岩韧性剪切带活动时间。本次构造研究表明,洪镇核杂岩两侧在早白垩世发育了两组北东走向、倾向相背的正断层,南侧与西侧分别上叠同期的怀宁和潜山断陷盆地。通过实测断层擦痕应力场反演,表明这些早白垩世伸展构造是在NW-SE拉张中发育的,而不是前人认为的NE-SW拉张。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在早白垩世两组倾向相背正断层活动与洪镇岩体侵位、隆升的共同控制下,发育为伸展穹窿构造,并非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
【关键词】:董岭杂岩 正断层 应力场 变质核杂岩 早白垩世伸展穹窿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88.3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前言15-19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15
- 1.2 研究现状15-16
- 1.3 研究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16-19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19-27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演化历史19-20
- 2.1.1 下扬子板块构造演化历史19
- 2.1.2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19
- 2.1.3 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历史19-20
- 2.2 地层与岩石20-27
- 2.2.1 董岭杂岩20
- 2.2.2 震旦系20-21
- 2.2.3 寒武—二叠系21-23
- 2.2.4 白垩纪盆地23
- 2.2.5 岩浆岩23-27
- 第三章 锆石U-Pb定年27-61
- 3.1 样品描述27
- 3.2 测试方法27-29
- 3.3 定年结果与解释29-57
- 3.3.1 花岗糜棱岩定年结果与解释30-56
- 3.3.2 变安山岩定年结果与解释56
- 3.3.3 副变质岩定年结果与解释56
- 3.3.4 碎屑锆石定年结果与解释56-57
- 3.3.5 锆石年龄谱57
- 3.4 地质意义57-61
- 第四章 脆性伸展构造特征与应力场分析61-69
- 4.1 洪镇变质核杂岩基本特征61-62
- 4.2 早白垩世盆地控盆断层构造特征62-63
- 4.2.1 怀宁盆地与前白垩系接触断层构造特征62
- 4.2.2 潜山盆地与下白垩统接触断层构造特征62-63
- 4.3 海相盖层内部脆性断层构造特征63-66
- 4.4 应力场分析66-69
- 4.4.1 原理与方法66
- 4.4.2 应力场反演结果66-69
- 第五章 洪镇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讨论69-73
- 5.1 锆石Ti元素地质温度计分析69-70
- 5.2 早期白云母~(40)Ar/~(39)Ar年龄重新解释70-71
- 5.3 早白垩世区域拉伸方向71
- 5.4 早白垩世伸展形成机制71-73
- 第六章 结论73-75
- 参考文献75-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志龙;西藏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及其遥感影像特征[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2 崔学军,曾佐勋;庐山变质核杂岩成因的新认识[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3 刘德民;西藏定结地区变质核杂岩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3年01期
4 刘德民;中国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J];现代地质;2003年02期
5 楼法生,舒良树,王德滋;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J];高校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6 隋志龙;杨巍然;李德威;黄春霞;刘德民;;藏南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三层结构的影像证据及意义[J];地学前缘;2006年04期
7 刘俊来;关会梅;纪沫;曹淑云;胡玲;;辽南变质核杂岩的结构与演化[J];地质学报;2006年08期
8 范小林;陆永德;;安徽洪镇变质核杂岩及其两侧盆地[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3期
9 訾小妮;;变质核杂岩的定义、基本特征概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0期
10 李德威;变质核杂岩概要[J];地质科技情报;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裴先治;李佐臣;丁仨平;刘会彬;张国伟;王全伟;;扬子地块西北缘轿子顶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刘俊来;G. Davis;胡玲;关会梅;纪沫;;辽南变质核杂岩-岩石圈板块旋转的产物[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冀文斌;林伟;石永红;王清晨;褚杨;;大别山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的结构与演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冀文斌;林伟;石永红;王清晨;褚杨;;大别山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的结构与演化[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志光;;豫西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控矿作用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6 刘玉平;李朝阳;叶霖;皮道会;郭利果;;滇东南老君山变质核杂岩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赵海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开岭地区变质核杂岩特征[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刘玉平;徐伟;廖震;叶霖;郭利果;李朝阳;;老君山变质核杂岩隆升的热历史解析与动力学机制探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会梅;辽南—万福变质核杂岩及其区域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李刚;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过程及其区域地质意义[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建波;华北克拉通北缘变质核杂岩韧性拆离带的应变、运动学涡度分析与韧性减薄量[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增明;胶东东部鹊山变质核杂岩结构、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李弘珂;辽南变质核杂岩波瓦状拆离断层的形成机制研究及其模拟实验[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刘硕;洪镇变质核杂岩原岩时代与形成机制再认识[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纪沫;辽南变质核杂岩晚中生代构造岩浆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郭利果;滇东南老君山变质核杂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6 李佐臣;扬子地块西北缘轿子顶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长安大学;2006年
7 杜建军;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8 尹国庆;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有限元模拟[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建放;青海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变质核杂岩构造变形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李天斌;亚干变质核杂岩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本文关键词:洪镇变质核杂岩原岩时代与形成机制再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3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