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钱塘江河口周边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22 18:10

  本文关键词:钱塘江河口周边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沉积历史和特征,是揭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与地理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窗口.本文基于磁性地层学方法,结合AMS14 C和光释光测年数据以及该地区硬质黏土标志层,对分布于钱塘江河口两侧的五个钻孔建立年代地层框架.结果表明,除河口北部一个钻孔底部年龄至高斯正极性期外,其余钻孔显示南部地区约200ka BP以来才开始沉积,最南端晚至约60ka BP.与该地区已有钻孔磁性地层学资料进行对比,认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沉积年龄超过百万年和"北厚南薄、东厚西薄"的特征,主要是受早期区域构造背景的影响,而长江三角洲大范围的沉积发生自约200ka BP以来,受构造缓慢沉降和海平面变化控制的细颗粒(黏土-粉砂粒级)从晚更新世才开始沉积,约60ka BP以后扩大至整个三角洲区域.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钱塘江河口 磁性地层学 沉积物年代框架 沉积历史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072) 长江三角洲重点地区三维地质调查联合资助
【分类号】:P539.3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李向前;潘明宝;宗开红;苗巧银;李永祥;欧健;冯文立;季文婷;刘维明;;长江三角洲SZ04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J];沉积学报;2013年06期

2 张伯虎;曹颖;;钱塘江河口(杭州湾段)的自然特性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3年02期

3 李保华;王强;李从先;;长江三角洲亚三角洲地层结构对比[J];古地理学报;2010年06期

4 ;Detrital zircon U-Pb ages of Late Cenozoic sediments from the Yangtze delta:Implication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15期

5 姚琪;张微;廖林;马志江;孟立丰;高翔;;杭州湾地区长兴-奉化断裂的展布及中新生代活动特征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1期

6 贾军涛;郑洪波;黄湘通;吴福元;杨守业;王可;何梦颖;;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长江贯通的指示[J];科学通报;2010年Z1期

7 黄湘通;郑洪波;杨守业;Mark Dekker;谢昕;章振铨;方国庆;;长江三角洲DY03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06期

8 缪卫东;李世杰;王润华;;长江三角洲北翼J9孔揭示地层和古地磁特征[J];中国地质;2008年03期

9 王张华;赵宝成;陈静;李晓;;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年代地层框架及两次海侵问题的初步探讨[J];古地理学报;2008年01期

10 陈静;王哲;王张华;陈中原;;长江三角洲东西部晚新生代地层中的重矿物差异及其物源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杰;杨小强;强小科;刘春莲;李剑;林清龙;翁元忠;周绮娴;丁洁莹;;钱塘江河口周边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8期

2 苗巧银;宗开红;陈火根;骆丁;;长江三角洲(江苏)地区第四纪地层沉积分区及沉积特征[J];上海国土资源;2016年02期

3 骆丁;宗开红;苗巧银;;长江镇江段第四纪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地质学刊;2016年02期

4 邓凯;杨守业;王中波;李超;毕磊;张永斌;刘祖乾;;台湾山溪性小河流碎屑重矿物组成及其示踪意义[J];沉积学报;2016年03期

5 周绮娴;杨小强;李剑;林清龙;彭杰;翁元忠;丁洁荧;刘春莲;;晚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长尺度气候干旱事件——来自沉积物环境磁学的记录[J];热带地理;2016年03期

6 林春明;张霞;邓程文;王红;冯旭东;刘芮岑;;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沉积与环境演变[J];沉积学报;2016年02期

7 刘月东;董有浦;;岩层产状和厚度对斜交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J];矿物学报;2015年S1期

8 翁元忠;;浙江地区钻孔古地磁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5年04期

9 张志忠;邹亮;杨振京;韩月;翟滨;;东海北部海域DZS1钻孔孢粉记录与古环境研究[J];海洋通报;2015年05期

10 马雪;于俊杰;蒋仁;张宗言;劳金秀;赵玲;魏乃颐;;长江三角洲顶部ZKA4钻孔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古气候意义[J];地层学杂志;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献忠;魏乃颐;王强;于俊杰;蒋仁;张宗言;赵玲;;长江三角洲镇江—江都河段古河谷沉积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05期

2 贾军涛;郑洪波;黄湘通;吴福元;杨守业;王可;何梦颖;;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长江贯通的指示[J];科学通报;2010年Z1期

3 刘青松;邓成龙;;磁化率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4 黄湘通;郑洪波;杨守业;Mark Dekker;谢昕;章振铨;方国庆;;长江三角洲DY03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06期

5 ;A perspective view on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and continental collision in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年20期

6 郑永飞;;超高压变质与大陆碰撞研究进展: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例[J];科学通报;2008年18期

7 王张华;张丹;李晓;陶士康;解燕;;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磁性特征和磁性矿物及其指示意义[J];中国地质;2008年04期

8 缪卫东;李世杰;王润华;;长江三角洲北翼J9孔揭示地层和古地磁特征[J];中国地质;2008年03期

9 ;In situ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U-Pb and Lu-Hf isotopes in zircon and baddeleyit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年10期

10 王强;袁桂邦;胡云壮;张玉发;柴靖婧;;MIS3阶段以来黄骅北部地区潮坪地层中的微体生物群(英文)[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方,马醒华;中国第四纪磁性地层学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J];科学通报;1979年23期

2 张明书,周墨清,刘健;西沙礁序列的磁性地层学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年03期

3 刘育燕,朱艳明,田五红;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磁性地层学新研究[J];地球科学;1999年02期

4 黄宝春,李永安,方晓思,孙东江,庞其清,程政武,李佩贤;滇中禄丰地区侏罗系磁性地层学研究[J];地质通报;2005年04期

5 姚海涛,邓成龙,吕连清;元谋盆地河湖相沉积物磁性地层学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6 刘平;Reidar Lovlie;;S<河遗址6054地点黄土-古土壤剖面磁性地层学的年代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7年03期

7 李粹中;南海深海短柱样的磁性地层学特征[J];沉积学报;1994年03期

8 葛同明,刘坚,樊利民,钟水仙,吴能友,Hsu Vindell,A.Baksi;衡阳盆地红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J];地质学报;1994年04期

9 徐建明,杨振京,郑宏瑞,张俊牌,林防,石英;塔里木盆地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王红强,邓成龙;泥河湾层磁性地层学研究回顾[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桂林;李永涛;张鸣;;燕山水库磁性地层学研究[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李素珍;郑宏瑞;刘平贵;;元谋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刘平;Reidar Lovlie;;S<河遗址6054地点黄土—古土壤剖面磁性地层学的年代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4 钱方;马醒华;;中国第四纪磁性地层学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2)[C];1982年

5 徐永;岳乐平;李建星;孙匴;王建其;孙勃;张佳音;马冀;;石楼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郑宏瑞;刘平贵;;银川盆地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强小科;符超峰;安芷生;沈吉;王苏民;朱日祥;李华梅;;大陆环境钻探鹤庆孔的磁性地层学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邓成龙;敖红;刘彩彩;;泥河湾盆地飞梁旧石器遗址磁性地层学[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彩彩;邓成龙;袁宝印;徐新民;;浙江长兴七里亭红土剖面磁性地层学[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震宇;黄宝春;方晓思;张春霞;;西峡盆地含恐龙蛋化石剖面磁性地层学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小强;泥河湾盆地层序地层学与磁性地层学综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2 柯学;青海大柴旦地区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环境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孟庆泉;柴达木盆地北缘晚新生代精细磁性地层学与沉积对构造的响应[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田园;西峰晚松山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梁;北京市平原区夏垫断裂活动性的磁性地层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刘淑芹;北京地区北七家断裂活动性的磁性地层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成洪江;松辽盆地松科1井北孔磁性地层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平;山西S<河遗址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磁性地层学年代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张睿;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第三纪磁性地层学[D];西北大学;2004年

7 武力超;青海西宁盆地早中新世磁性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王荣华;山西襄汾更新世南寨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9 孙勃;二连盆地古近系磁性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袁海帆;北京市平原区顺义断裂活动性的磁性地层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关键词:钱塘江河口周边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72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2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