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地质博物馆的内外展示空间设计初探

发布时间:2017-06-26 18:06

  本文关键词:地质博物馆的内外展示空间设计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质博物馆是以地质科学为内容的博物馆。作为专门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地质博物馆,可以收集和保藏地质标本及其他地学实物资料、调查和研究地质藏品、科普地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文化、旅游、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地质博物馆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来看,地质博物馆的建筑是衡量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准之一;从内涵来看,地质博物馆展品的科学合理保存是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优秀的地质博物馆展示陈列有利于吸引公众参与博物馆事业建设,丰富观众的地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如今,地质博物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艺术观赏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有机体。当然,地质博物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选址不当、博物馆建筑与周围环境孤立、展陈信息过于专业化、展陈项目互动性不足、社会服务功能有待加强等。本文以城市中的地质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文物与博物馆学、地质学、建筑学、景观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对城市中地质博物馆的内外展示空间设计课题做初步探究,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为中国的地质博物馆工作提供一份微薄之力。本论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的地质博物馆发展史,简述了地质博物馆的概念、性质、分类、职能与功能。接着,引入正题,对地质博物馆的内外空间设计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从选址、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造型设计、平面布局、内外功能分区、光影设计、色彩设计和交通服务空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然后,将高度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宗旨的“互动性体验设计”这一设计热点作为重点部分进行讨论。最后,围绕内外展示空间设计这个课题主题,选择安徽地质博物馆与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两个案例进行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希望可以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探讨地质博物馆的内外展示空间设计的最佳设计理念、方法和方案。同时,内外展示空间设计只是做好地质博物馆工作的一部分。地质博物馆的发展不能停留在自己的圈子内,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走出去”:需要合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人际传播媒介、实物传播媒介、户外传播媒介、互联网信息技术,做好地质博物馆的传播与推广,为中国的地质博物馆事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创造光明的发展前景,促进地质博物馆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地质博物馆 外部展示空间设计 内部展示空间设计 互动性体验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2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绪论9-14
  • (一) 选题的背景9
  • (二) 研究现状9-11
  • (三) 研究内容11-12
  • (四) 地质博物馆存在的问题12-13
  • (五) 研究方法13-14
  • 二、地质博物馆相关基础理论14-18
  • (一) 地质博物馆的概念与发展历史14-15
  • (二) 地质博物馆的性质与分类15-16
  • (三) 地质博物馆的职能与功能16-18
  • 三、地质博物馆的外部空间设计18-27
  • (一) 地质博物馆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理念18-19
  • (二) 地质博物馆的选址、平面布局与外部功能分区19-20
  • (三) 地质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20-23
  • (四) 绿色地质博物馆建筑与选材23-24
  • (五) 地质博物馆建筑与周边环境24-27
  • 四、地质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27-36
  • (一) 设计理念27-28
  • (二) 陈列展示的四要素28-30
  • (三) 内部功能分区30-31
  • (四) 室内环境的光影设计与色彩设计31-34
  • (五) 交通服务空间34-36
  • 五、地质博物馆的互动性体验设计36-43
  • (一) 互动性体验设计相关概念36
  • (二) 互动性体验设计的特性36-37
  • (三) 互动性体验设计的原则37-38
  • (四) 互动性体验设计的形式38-43
  • 六、地质博物馆的内外展示空间设计实例研究43-55
  • (一) 案例一:“三馆合一”的安徽省地质博物馆43-49
  • (二) 案例二:绿色建筑—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49-55
  • 七、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梦熊;发挥优势 与时俱进 开创南京地质博物馆工作的新局面[J];江苏地质;2003年04期

2 李勤美,朱杰勇,王海波,乔庆伟;新型数字地质博物馆[J];云南地质;2004年01期

3 程利伟;;中国地质博物馆[J];科学;2006年03期

4 郝社锋;;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地质博物馆重新开馆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J];江苏地质;2006年04期

5 程利伟;;曲折九十年,半部科学史——纪念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90周年[J];地球学报;2007年02期

6 曹希平;;地质标本信息数字化与数字地质博物馆建设的宏观思考[J];地球学报;2007年02期

7 郝社锋;王旭艳;蒋艳;;南京地质博物馆扩建工程开工典礼隆重举行[J];江苏地质;2007年04期

8 邹松梅;;南京地质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技教育基地[J];地质学刊;2008年04期

9 张永强;袁可林;;花香引来蝶翩跹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半年迎客35万[J];资源导刊;2008年11期

10 贾松海;;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和科技成果鉴定[J];资源导刊;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福魁;;地质博物馆 一、科学技术工作进展[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3中英文合订本)[C];1983年

2 ;地质博物馆 工作进展综述[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2中英文合订本)[C];1985年

3 尹继才;;中国地质博物馆现状及其在地质事业中的作用评述[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8)[C];1989年

4 昝淑芹;;让孩子走进大自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科学的本源[C];2006年

5 顾国华;章其华;周晓丹;;南京地质博物馆社区教育功能研究[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陈媛媛;;从科技教育视角深化地质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李福达;;浅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办馆方针[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8 张峰;尹继才;;地质博物馆专业学科研究方向探讨[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9 李进化;张兴辽;;建设数字化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总体设想和对策[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10 崔政权;;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问题的启示暨思维方式[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俊鹏;薛延忠出席省地质博物馆奠基仪式[N];山西日报;2007年

2 武俊鹏邋通讯员 邢云鹏;薛延忠在省地质博物馆建设工地调研[N];山西日报;2007年

3 武俊鹏;省地质博物馆主体工程封顶[N];山西日报;2007年

4 宋俭;严把质量关 建精品工程[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5 张泓 王文林;中国地质博物馆开展地震科普系列活动[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6 记者 董学彦邋实习生 刘真;省地质博物馆开馆免费迎宾[N];河南日报;2008年

7 特约记者 张泓;中国地质博物馆赢得奥运宾客赞誉[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记者 董学彦;省地质博物馆吸引国内外观众[N];河南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杨应奇;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隆重开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尔实 记者 桂运安;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门迎宾[N];安徽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言;地质博物馆的内外展示空间设计初探[D];安徽大学;2016年

2 李聪;地质博物馆互动性展示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冕轩;地质博物馆4D影院室内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曾忠忠;窑洞涅i肹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地质博物馆的内外展示空间设计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87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