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浙江温岭长屿硐天观夕硐采石硐群稳定性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2 08:07

  本文关键词:浙江温岭长屿硐天观夕硐采石硐群稳定性风险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浙江温岭长屿硐天观夕硐群稳定性风险,针对硐群的特殊性,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半经验半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观夕硐群的稳定性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本文在对浙江温岭长屿硐天观夕硐群实地调查勘测的基础上和对国内外地下工程稳定性和地下工程风险分析现状研究的前提下,总结了地下工程硐室破坏机理,确定影响硐室稳定性因素,整理分析了地下工程硐室稳定性的判据,并选取极限应变判据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判据;定义“DI”为判断硐室稳定性的指标,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4.0,建立影响硐室稳定性的覆岩厚度、矿柱宽度、硐室高度三个主要因素的单因素隶属度图,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得到在多因素影响下,硐体稳定性综合评判概率向量,采用最大隶属原则,判断硐室稳定性。在得到稳定概率向量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针对失稳概率(前文已知)、失稳后果(包括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重视程度(包含监测水平、工程重要性)对硐室的稳定性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硐室风险综合评判向量,运用归一化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失稳风险等级的判断。选用长屿硐天观夕硐实例,运用本文采用的硐室稳定性和硐室稳定性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定量定性评价,对比现场硐室的破坏情况,验证了采用这种方法对观夕硐群稳定性分析是适用的。本论文采用的方法可以作为观夕硐稳定性风险的一种评价方法,并作为判硐室稳定性和采取风险处理措施的依据。对于其他一些类似的地下工程项目,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评价。
【关键词】:观夕硐 模糊综合评价 DI 稳定性分析 风险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6
  • 1 绪论16-2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6-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3
  • 1.3 存在的问题23
  • 1.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23-25
  • 2 调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与三维模型建立25-34
  • 2.1 调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25-31
  • 2.2 调查区三维模型的建立31-33
  • 2.3 本章小结33-34
  • 3 地下硐室的破坏机理与失稳判据的分析研究34-39
  • 3.1 地下硐室的破坏机理34-35
  • 3.2 地下硐室围岩失稳判据研究35-38
  • 3.3 本章小结38-39
  • 4 观夕硐群多因素影响的稳定性评价39-61
  • 4.1 地下工程的不确定性39-41
  • 4.2 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方法41-43
  • 4.3 观夕硐群多因素影响的稳定性评价方法43-60
  • 4.4 本章小结60-61
  • 5 观夕硐群稳定性风险分析61-68
  • 5.1 层次分析法(AHP)61-62
  • 5.2 观夕硐群稳定性风险分析62-67
  • 5.3 本章小结67-68
  • 6 研究成果与展望68-69
  • 6.1 研究成果68
  • 6.2 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4
  • 作者简历74-76
  • 学位论文数据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长屿硐天成因揭秘[J];风景名胜;2008年05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湛湛 赵婷婷;“长屿硐天”获我市首个旅游服务著名商标[N];台州日报;2009年

2 黄晓慧;精美的石头会唱歌[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记者 刘蒸蒸 潘春燕;中宣部文化部领导考察我市文化建设[N];台州日报;2009年

4 朱小兵;我市旅游市场“开门红”[N];台州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伟华;借来霓裳扮新城[N];台州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凡伟;浙江温岭长屿硐天观夕硐采石硐群稳定性风险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浙江温岭长屿硐天观夕硐采石硐群稳定性风险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09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0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