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安县黄洞子沟泥石流特征
本文关键词: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安县黄洞子沟泥石流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诱发了黄洞子沟流域规模巨大的大光包滑坡,部分滑体前冲堆积于沟道内,直接为后期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改变了黄洞子沟泥石流形成条件,使黄洞子沟从一条非泥石流沟演变成了一条高频泥石流沟。震后黄洞子沟几乎每年雨季都会暴发不同规模的泥石流,其中以2013年"7·09"泥石流灾害规模和危害最大。本文着重分析了黄洞子沟泥石流形成特征,并从地形、降水和地质三个方面将黄洞子沟和文家沟进行对比,得出了物源堆积体颗粒粒径与泥石流形成的关系。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洞子沟 泥石流 颗粒 粒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66)~~
【分类号】:P642.23
【正文快照】: 2013年7月9日凌晨零点30分,一场持续的强降雨,致使洪灾泛滥,让原本就遭受过“5.12”汶川地震重创的四川省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暴发了大型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在原老鹰岩堰塞坝下游100 m处形成了长约800 m,宽约50 m,平均堆积厚度10 m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焕春,周琳,徐洪波;河北洞子沟银多金属矿稀土元素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J];矿产与地质;2003年06期
2 段焕春;河北洞子沟银多金属矿矿物标型特征及找矿意义[J];地质与勘探;2004年01期
3 胡祥昭,彭恩生,朱余德,高光明,孙振家;河北洞子沟银(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9年02期
4 毛德宝,钟长汀,陈志宏,胡小蝶;冀北洞子沟银矿床:一个中元古代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来自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J];矿物岩石;2003年02期
5 钟长汀,毛德宝,胡小蝶,陈志宏,林源贤;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1年01期
6 孙维义;高明久;宋波;程微;;建昌县杨树湾乡马合沟村洞子沟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J];科技信息;2012年19期
7 杨昌正;洞子沟银(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6年02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胡志喜 通讯员 张云钦;巴东地震区域无次生地灾发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亚嵘;河北兴隆洞子沟银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5年
2 张健;强震下大光包滑坡的启动机制和运动学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安县黄洞子沟泥石流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1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