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储层小尺度非均质性与石油富集特征
本文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小尺度非均质性与石油富集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小尺度 微纳米 非均质性 致密砂岩 长段 合水地区
【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储层为例,运用岩心、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微-纳米CT技术,从毫米、微米和纳米3个尺度分析致密储层的非均质性,揭示致密砂岩储层小尺度非均质性对致密油富集的影响,明确了小尺度非均质性的特征及其对致密油富集的影响,确定了含油孔喉半径的下限.结果表明:致密储层毫米尺度下层理缝、块状层理与粒序层理发育,岩心内存在钙质胶结与大量的泥质条带.微米尺度下粒间孔隙(2~50μm)与微裂缝(50~300μm)发育,纳米尺度下粒内孔隙(50~500nm)发育.毫米尺度下,层理缝的发育导致致密油的局部富集.其中块状层理最有利于石油的富集,正韵律与中间突进韵律影响致密油的分布,钙质胶结与泥质条带不利于致密油的富集.微纳米尺度下,致密油主要发育在较大的条带状孔隙中,孤立的孔隙如果有微裂缝的沟通也有致密油的富集.致密储层的孔喉半径下限为50~80nm.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小尺度 微纳米 非均质性 致密砂岩 长段 合水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72088;41172128)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Small-scaled heterogeneity of tight sandstone我国致密油勘探与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段是我国致密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其储层的非均质性很强.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在形成过程中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属性上都存在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斌;朱如凯;吴松涛;杨文静;Jeff Gelb;Allen Gu;张响响;苏玲;;利用多尺度CT成像表征致密砂岩微观孔喉结构[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如凯;白斌;崔景伟;吴松涛;崔京钢;王拓;牛露;李婷婷;;非常规油气致密储集层微观结构研究进展[J];古地理学报;2013年05期
2 焦X;姚素平;吴浩;李苗春;汤中一;;页岩气储层孔隙系统表征方法研究进展[J];高校地质学报;2014年01期
3 马勇;钟宁宁;黄小艳;郭州平;姚立鹏;;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在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14年03期
4 韩文学;高长海;韩霞;;核磁共振及微、纳米CT技术在致密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5年01期
5 李易霖;;无损检测技术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S1期
6 白斌;朱如凯;吴松涛;崔景伟;苏玲;李婷婷;;非常规油气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新技术及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14年03期
7 邹才能;朱如凯;白斌;杨智;侯连华;查明;付金华;邵雨;刘可禹;曹宏;袁选俊;陶士振;唐晓明;王岚;李婷婷;;致密油与页岩油内涵、特征、潜力及挑战[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01期
8 李婷婷;朱如凯;白斌;王崇孝;李铁峰;;青西凹陷下白垩统含白云质泥岩与泥质白云岩储集层微观孔喉特征及控制因素[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01期
9 邵振滨;钟颖;张浩;李关访;佘继平;尹帅;;川西蓬莱镇组致密砂岩毛管自吸水膜厚度变化与水锁关系实验[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26期
10 史淼;于炳松;薛志鹏;时文;孙梦迪;;渝东南及黔西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表征[J];海相油气地质;201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Huihua Kong;Ruru Li;Yushuang Yang;Zhu Rukai;Bin Bai;Sherry Mayo;Xiaotian Qu;Jinxiao Pan;Haipeng Wang;;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a sandstone sample with multi-energy X-ray micro-CT[A];第十三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梁天成;付海峰;刘云志;卢拥军;;大尺度水力压裂模拟实验裂缝诊断技术研究[A];2014年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易霖;;无损检测技术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4)[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静;高温及三维应力下油页岩细观特征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应凤祥,杨式升,张敏,李豫喜,周宏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储层孔隙结构[J];沉积学报;2002年01期
2 吴问全;李伟;李文杰;关勇;杨云昊;陈洁;周杰;俞希跃;宋香霞;田扬超;陈初升;;基于Nano-CT技术研究多孔陶瓷材料的三维结构[J];核技术;2010年04期
3 王学军;王志欣;陈杰;曾溅辉;;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延长组石油运聚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3期
4 李相博;刘显阳;周世新;刘化清;陈启林;王菁;廖建波;黄军平;;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2期
5 郭彦如;刘俊榜;杨华;刘震;付金华;姚泾利;徐旺林;张延玲;;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成藏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4期
6 刘伟新,史志华,朱樱,曹寅;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3期
7 邹才能;朱如凯;白斌;杨智;吴松涛;苏玲;董大忠;李新景;;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G.E.Fogg;多尺度非均质多孔介质模拟及参数灵敏度分析[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3年09期
2 王曙;矿物45°位准确度对测定非均质旋转性的影响[J];地球化学;1979年03期
3 尚浚;非均质性旋转在不透明矿物鉴定中的应用[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4 杜强,康永尚,万力,,胡伏生;渗透性参数非均质特征的研究进展[J];地学前缘;1996年02期
5 张枝焕,王铁冠,常象春,李伯虎,周永炳,刘国志;松辽盆地新站油田碎屑岩油层原油非均质性特征与成因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04期
6 熊云武;黄冠华;黄权中;;非均质土柱中溶质迁移的连续时间随机游走模拟[J];水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7 王曜;;非均质吸收性矿物在垂直入射偏光下的光学性质[J];西北地质;1974年03期
8 王曙;;非均质矿物反射率与物台旋转角关系及其实用[J];地质论评;1980年01期
9 N.若贝尔;G若贝尔;许敦煌;;射线理论在沿横向非均质球面的波传播中的应用[J];国际地震动态;1984年07期
10 刘智星;确定非均质矿物的主折光率的一种新方法——重折率法[J];矿物学报;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磊;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郭飚;;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介质非均质性的时变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五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孙伟家;符力耘;;高压带非均质分析与钻井对比研究-以北澳大利亚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五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刘可禹;黄秀;;沉积体系非均质性对致密油气成藏控制及其定量评价方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邢光龙;刘曼芬;杨善穗;;高频等参数感应(VIKIZ)测井资料的二维非均质及演[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芸;吴信宝;;微球聚焦测井仪非均质K值的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6 杨小波;魏生祥;林承焰;;孤岛油田南区B19断块Ng3-6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冯庆国;刘曼芬;杨善德;;高频电磁波测井资料非均质反演策略与方法研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涂兴万;辨析非均质 开发求高效[N];中国石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雷;非均质多孔介质多尺度模型及其在地下水模拟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碧波;基于交叉小波分析的山西省娘子关泉域含水层非均质性识别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2 高晓红;多尺度有限元法在非均质多孔介质地下水流问题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许多;非均质气藏AVO反演及含气性判别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小尺度非均质性与石油富集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小尺度 微纳米 非均质性 致密砂岩 长段 合水地区
本文编号:514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1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