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区工程地质综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铜川新区工程地质综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层次分析法(AHP) GIS 工程地质 适宜性 分区评价
【摘要】:本文以《陕西I49E007004(耀县)幅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以坐落于黄土高原南缘黄土塬上的铜川新区为例,通过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利用ArcGIS9.3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工程地质分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环境,进行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黄土湿陷性和研究区所在黄土塬边斜坡破坏。研究区根据湿陷等级分2个区:Ⅲ严重湿陷区、Ⅳ很严重湿陷区;黄土塬边的斜坡破坏模式可分为3类:坡脚剪切-坡体突滑破坏、蠕动变形-后缘拉裂破坏、张拉-剪切坐落破坏,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坡脚水流冲刷或坡顶农业灌溉等。(2)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包括基本稳定(Ⅱ)区和较不稳定(Ⅲ)区。基本稳定(Ⅱ)区总面积为14.17km2,占研究区的38.28%;较不稳定(Ⅲ)区总面积为22.85km2,占研究区的61.72%;黄土的湿陷性对工程地质分区起控制作用,决定了其分区的主要界线。(3)研究区的工程地质适宜性主要为较适宜(Ⅱ)区和适宜性差(Ⅲ)区。较适宜(Ⅱ)区—总面积为36.36km2,占研究区的98.22%,影响其适宜性的主要因素为黄土的湿陷性;适宜性差(Ⅲ)区—总面积为0.66km2,占研究区的1.78%。综上所述,本次评价结果能够客观的反映研究区的真实情况,可以为研究区的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 GIS 工程地质 适宜性 分区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背景与意义9-14
- 1.1.1 黄土分布及研究概况9-12
- 1.1.2 黄土地区建筑破坏12-13
- 1.1.3 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现状14-15
- 1.3 本文研究内容15-16
- 第二章 铜川新区工程地质特征16-41
- 2.1 概述16
- 2.2 地形、地貌16-18
- 2.3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18-34
- 2.3.1 地层岩性19
- 2.3.2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19-34
- 2.4 地质构造及地震34-37
- 2.4.1 地质构造34-36
- 2.4.2 地震活动性36-37
- 2.5 水文地质条件37-38
- 2.6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38-39
- 2.6.1 不良地质作用38-39
- 2.6.2 地质灾害39
- 2.7 小结39-41
- 第三章 铜川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41-65
- 3.1 概述41
- 3.2 湿陷性黄土现场浸水试验41-55
- 3.2.1 浸水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土体物理性质41-44
- 3.2.2 浸水试验设计44
- 3.2.3 黄土浸水湿陷特征44-51
- 3.2.4 浸水渗流特征51-55
- 3.3 黄土的湿陷性评价55-60
- 3.3.1 黄土的湿陷厚度、程度及变化规律55-56
- 3.3.2 黄土的湿陷类型56-58
- 3.3.3 黄土的湿陷等级58-60
- 3.4 黄土斜坡安全性评价60-64
- 3.4.1 斜坡结构类型61
- 3.4.2 斜坡破坏模式61-64
- 3.5 小结64-65
- 第四章 铜川新区工程地质分区评价65-79
- 4.1 概述65-66
- 4.1.1 分区原则65
- 4.1.2 分区依据65-66
- 4.2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66-70
- 4.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66
- 4.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66-67
- 4.2.3 量化与归一化评价指标67-68
- 4.2.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68-70
- 4.3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指标归一化70-73
- 4.3.1 地形地貌指标归一化70
- 4.3.2 岩土体特征指标归一化70-72
- 4.3.3 地质构造及地震指标归一化72
- 4.3.4 水文地质指标归一化72-73
- 4.3.5 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作用指标归一化73
- 4.4 基于AH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73-76
- 4.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74
- 4.4.2 构造成对比较阵及一致性验证74-76
- 4.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76
- 4.5 基于ArcGIS9.3 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76-78
- 4.6 小结78-79
- 第五章 铜川新区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评价79-89
- 5.1 概述79
- 5.1.1 分区原则79
- 5.1.2 分区依据79
- 5.2 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79-81
- 5.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79-80
- 5.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80
- 5.2.3 量化与归一化评价指标80-81
- 5.2.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81
- 5.3 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评价指标归一化81-84
- 5.3.1 工程地质条件指标归一化81
- 5.3.2 自然生态环境指标归一化81-83
- 5.3.3 经济建设环境指标归一化83-84
- 5.4 基于AH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84-87
- 5.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84-85
- 5.4.2 构造成对比较阵及一致性验证85-86
- 5.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86-87
- 5.5 基于ArcGIS9.3 的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评价87-88
- 5.6 小结88-8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89-91
- 6.1 结论89-90
- 6.2 展望90-91
- 参考文献91-94
- 致谢94-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薜崇武;概论喀什市工程地质分区[J];新疆地质;2000年01期
2 廖崇高;李天华;;西南某山区机场的工程地质分区及其评价[J];地质找矿论丛;2011年03期
3 王禹良;王立信;;试论邯郸市工程地质分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4 张文龙;史玉金;;上海市工程地质分区问题[J];上海国土资源;2013年01期
5 马军,甘宁;库尔勒市工程地质分区初探[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S1期
6 尹念文;郭富峗;;天水市工程地质分区及可利用土地的分析[J];甘肃科技;2006年06期
7 李世柏;;工程地质分区对总平面布置的影响[J];电力勘测设计;2007年06期
8 黄治平;;工程地质分区与水文地质条件在工程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4年06期
9 孙芳;;三门峡市区浅层土体工程地质分区及建筑适宜性评价[J];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10 刘文峰;吉龙江;罗永现;;工程地质分区在济南奥体中心勘测中的应用[J];山东国土资源;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彦军;杨志法;许兵;杨洁;;川藏公路林芝-八宿段工程地质分区定量表述[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宝来;宝鸡市及周边地区地震工程地质分区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孙快忠;宁波姚江、奉化江流域工程地质分区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杨德宏;铜川新区工程地质综合评价[D];长安大学;2016年
4 王帅帅;陕北黄土工程地质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36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3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