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日皮山6.5级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2015年7月3日皮山6.5级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皮山.级地震 震源位置 震源机制解 双差定位
【摘要】: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2015年7月3日皮山6.5级主震和部分MS3.6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采用HypoDD方法重新定位了序列中ML2.5以上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并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了可能存在的发震断层面参数.基于上述研究,综合分析了皮山6.5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面特征,探讨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利用CAP方法得到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I:走向280°/倾角60°/滑动角90°;节面II:走向100°/倾角30°/滑动角90°,矩心深度19km,表明该地震为一次逆冲型地震事件.大部分M_S3.6以上余震震源机制与主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双差定位结果显示,M_L2.5以上的余震序列主要分布在主震的西南方向,深度主要分布在0~15km范围内,余震分布显示出与发震构造泽普隐伏断裂一致的倾向南西的特征.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得到发震断层参数为走向104°/倾角34°/滑动角94°,该结果与主震震源机制解中节面II的滑动角较为接近,绝大多数余震发生在断层面附近10km左右的区域.根据本研究得到的震源机制、精定位结果以及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得到的断层面的参数,结合震源区地质构造情况,初步给出了此次皮山6.5级地震的发震模式.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皮山.级地震 震源位置 震源机制解 双差定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4042) 新疆地震局基金(201401)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项目(2016010108)联合资助
【分类号】:P315.2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致伟;周龙泉;程万正;阮祥;梁明剑;;芦山M_w6.6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及震源区应力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2 曲均浩;蒋海昆;李金;张志慧;郑建常;张芹;;2013-2014年山东乳山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初探[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6期
3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杨婷;王长在;;2014年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序列重定位[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3期
4 王未来;吴建平;房立华;来贵娟;;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序列的双差定位[J];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9期
5 XU XiWei;WEN XueZe;HAN ZhuJun;CHEN GuiHua;LI ChuanYou;ZHENG WenJun;ZHNAG ShiMin;REN ZhiQun;XU Chong;TAN XiBin;WEI ZhanYu;WANG MingMing;REN JunJie;HE ZhongTai;LIANG MingJian;;Lushan M_S7.0 earthquake:A blind reserve-fault event[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Z2期
6 唐明帅;葛粲;郑勇;王海涛;;短周期地震仪接收函数的可行性分析——以新疆和田地震台阵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8期
7 吕坚;郑秀芬;肖健;谢祖军;曾新福;黎斌;董非非;;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M_s5.7、M_s5.6地震震源破裂特征与发震构造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8期
8 吕坚;王晓山;苏金蓉;潘林山;李正;尹利文;曾新福;邓辉;;芦山7.0级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与震源机制解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5期
9 吕坚;曾文敬;谢祖军;曾新福;张勇;邓辉;胡睿;黎斌;李雨泽;;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4.6级地震的震源破裂特征与区域强震危险性[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1期
10 韩立波;蒋长胜;包丰;;2010年河南太康M_S4.6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方法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王琼;吴传勇;向元;;2015年7月3日皮山6.5级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8期
2 周少辉;蒋海昆;;前震研究进展综述[J];地震;2016年03期
3 刘琦;闻学泽;邵志刚;;基于GPS、水准和强震动观测资料联合反演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同震滑动分布[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6期
4 唐明帅;王海涛;李艳永;热依木江;孔祥艳;魏芸芸;上官文明;魏斌;;2014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步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6期
5 徐东卓;李胜虎;孟宪纲;朱文武;孙启凯;;芦山地震前后巴颜喀拉地块东部断裂带形变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6年02期
6 胡朝忠;杨攀新;李智敏;黄帅堂;赵妍;陈丹;熊仁伟;陈庆宇;;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的发震机制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5期
7 祝爱玉;张东宁;郭颖星;;以形变观测为约束的芦山M_S7.0地震孕震机理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5期
8 李艳永;热依木江;唐明帅;张志斌;王范霞;;利用震相方位角改善地震台网稀疏地区地震定位精度[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6年02期
9 ZHOU Suhua;WANG Wei;CHEN Guangqi;LIU Baochen;FANG Ligang;;A Combined Weight of Evidence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for Susceptibility Mapping of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A Case Study of the April 20, 2013 Lushan Earthquake,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6年02期
10 ZHOU Rongjun;LI Yong;SHAO Chongjian;SU Jinrong;YAN Zhaokun;YAN Liang;;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Lushan(M_W 6.6)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严川;小震震源机制与应力场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李圣强;集群环境下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波形反演的准自动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刘超;断层厚度的地震效应和非对称矩张量[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彭小波;汶川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张勇;地震破裂过程反演及其在大地震应急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均浩;刘瑞峰;李金;李永红;张芹;李铂;吴丹彤;;CAP方法反演2014年山东乳山M4.2、M4.0地震震源机制解[J];地震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2 李海兵;孙知明;潘家伟;刘栋梁;张佳佳;李成龙;刘亢;云锟;龚正;;2014年于田Ms7.3地震野外调查——特殊的地表破裂带[J];地球学报;2014年03期
3 张勇;许力生;陈运泰;汪荣江;;2014年2月12日于田M_W6.9地震破裂过程初步反演:兼论震源机制对地震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J];地震学报;2014年02期
4 FANG LiHua;WU JianPing;WANG ChangZai;WANG WeiLai;YANG Ting;;Relocation of the 2012 M_s6.6 Xinjiang Xinyuan earthquake sequence[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4年02期
5 房立华;吴建平;王长在;王未来;杨婷;;2012年新疆新源M_s6.6地震余震序列精定位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12期
6 陈晨;胥颐;;芦山M_S7.0级地震余震序列重新定位及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2期
7 林向东;葛洪魁;徐平;Douglas Dreger;苏金蓉;王宝善;武敏捷;;近场全波形反演:芦山7.0级地震及余震矩张量解[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2期
8 郑建常;王鹏;李冬梅;赵金花;徐长朋;;使用小震震源机制解研究山东地区背景应力场[J];地震学报;2013年06期
9 闻学泽;杜方;易桂喜;龙锋;范军;杨攀新;熊仁伟;刘晓霞;刘琦;;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10 赵博;高原;黄志斌;赵旭;李大虎;;四川芦山M_S7.0地震余震序列双差定位、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云好;用远场体波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忠淮,汪素云,高阿甲,,郭瑛;我国部分早期震源机制解答的重新测定[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4年05期
2 温增平;1994年1月3日至10月12日共和地震的震源机制解[J];西北地震学报;1996年04期
3 刘旭宙;2001年7月11日甘肃镜铁山5.4级地震震源机制解[J];西北地震学报;2001年03期
4 魏亚玲,陈天长,陈银;雅江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应力场[J];四川地震;2001年04期
5 刘旭宙;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9级地震震源机制解[J];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4期
6 龙思胜,陈银;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近期7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J];四川地震;2003年02期
7 薛军蓉,李峰,王育;三峡水库蓄水初期9次微震震源机制解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02期
8 胡新亮,刁桂苓,马瑾,李雪英,高景春,王勤彩;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的銵,鋽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分析[J];地震地质;2004年02期
9 朱航,陈天长,刘杰,范军;2001年雅江6.0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应力场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4年04期
10 赵永海,陈永花;青海省久治县4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J];高原地震;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忠淮;汪素云;高阿甲;郭瑛;;我国地震震源机制解的重新测定和审编[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陈伟文;倪四道;;使用短周期波形数据反演震源机制解[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陈天长;程万正;李桂芳;;由多个震源机制解联合确定的震区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蔡永恩;何涛;王仁;;震时震源应力场的特征与震源机制解[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许忠淮;汪素云;南阿甲;;我国地震震源机制解测定现状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6 李垠;陈俊华;张卫华;孙伶俐;;震源机制解分析方法的探讨[A];新世纪观测技术发展及防震减灾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墩;姚运生;薛军蓉;陈俊华;宋琛;;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蓄水后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A];新世纪观测技术发展及防震减灾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彦;;盈江序列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魏柏林;陈庞龙;李富光;黄河生;;新丰江水库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梅秀苹;杨立明;;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区域地震预测探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艳;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枭;震源机制解测定在常规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张辉;青藏高原东北缘基于小震震源机制解的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7年
3 郭祥云;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测定及其在地震趋势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徐长朋;长江三峡库区水库诱发地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解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0年
5 胡幸平;汶川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其动力学解释[D];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0年
6 武敏捷;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地震序列及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6年
7 王强;基于震源机制解反演研究云南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D];云南大学;2015年
8 张项;用初动P波波形反演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在首都圈地震震源反演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0年
9 祁玉萍;震源机制波形反演的数据处理技术及其在首都圈地区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3年
10 邓菲;中强地震前数字地震记录异常特征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565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6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