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本文关键词: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胶州湾 沉积物-海水界面 硅 交换速率 环境影响因子
【摘要】:采用实验室培养法在原位温度和溶氧条件下测定了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并探讨了相关环境因子对界面交换速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表现为从沉积物向水体释放,其交换速率在947~4 889μmol/(m~2·d)范围内,平均速率为1 819μmol/(m~2·d)。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Chla)和总有机碳(TOC)是影响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交换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同时表层沉积物的含水率(φ)、生源硅(BSi)和粘土含量以及间隙水中溶解硅酸盐(DSi)对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也有重要影响。由此可推知,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主要受生物活动和溶解-扩散双重过程调控,而表层沉积物粒度与底层水体中DSi对胶州湾硅的释放影响较小。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胶州湾 沉积物-海水界面 硅 交换速率 环境影响因子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2015CB452902,2015CB452901) 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406403) 青岛国家海洋实验室“鳌山人才”卓越科学家专项项目资助
【分类号】:P736.41;P734
【正文快照】: (1.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39;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1引言在很多海区,硅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1—2],决定了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组成,在海洋系统的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王江涛;;胶州湾营养盐研究概述[J];海洋科学;2009年11期
2 杨瑾;;浅议胶州湾的污染现状与环湾保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9期
3 沈启东;;介绍胶州湾几种海产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固定方法[J];生物学通报;1954年06期
4 董金海,王广洁,丁正凰,宋光泽;在我国胶州湾内 首获成体抹香鲸[J];海洋科学;1977年01期
5 郑全安,孙元福,吴永森,于衍桂;胶州湾污染状况的航空遥感监测结果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1980年04期
6 张洪芹;;胶州湾砷的存在及分布[J];海洋湖沼通报;1982年03期
7 水化学研究组;;胶州湾海水中氮的地球化学(续)[J];海洋湖沼通报;1982年04期
8 王文海;王润玉;张书欣;;胶州湾的泥沙来源及其自然沉积速率[J];海岸工程;1982年01期
9 李善为;王永吉;张耆年;徐孝诗;;胶州湾的地貌发育[J];海洋通报;1986年01期
10 王文海;;胶州湾自然环境概述[J];海岸工程;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方;高振会;孙培艳;秦洁;郭军辉;;胶州湾西南水域重金属砷的分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马彩华;游奎;彭斌;许志华;李康;赵焕利;袁伟;;胶州湾产业格局变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杨东方;石强;张爱君;白红妍;陈晨;;胶州湾水域的石油分布[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4 林晓红;王伟;林森;;水环境容量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以胶州湾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5 沈志良;;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周玉娟;杨桂朋;丁海兵;刘春颖;;低分子量有机酸对胶州湾海水酸化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东方;朱四喜;王凤友;杨秀琴;吴云杰;;汞对胶州湾水域的影响——水域迁移过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8 陈聚法;陈碧鹃;李秋芬;过锋;崔毅;马绍赛;;胶州湾北部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动态变化[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广俊;;保护胶州湾生态环境[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颜天;谭志军;李钧;张永山;于仁诚;王云峰;周名江;;赤潮的生物毒性评价的初步研究——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一次胶州湾赤潮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滨 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胶州湾发展需要新思维[N];中国水利报;2007年
2 梁学勇 周兆顺;胶州湾工业聚集区 满目新景入画来[N];青岛日报;2006年
3 沈俊霖;胶州湾隧道建设驶入快车道[N];青岛日报;2007年
4 李攻;青岛要把胶州湾变城区“内湖”[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霍峰;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市区段)拓宽改造[N];青岛日报;2008年
6 记者 代桂云;让胶州湾承担起百年发展重任[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崔峰 商晨 王晓昆 孙倩;蛟龙跃上胶州湾[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马之恒;胶州湾跨海大桥如何建成的[N];北京科技报;2011年
9 驻鲁记者 柏彦雯 通讯员 贾国富;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胶州湾大桥通过验收[N];中国水运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周建亮;胶州湾大桥免费通行[N];青岛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经昊;胶州湾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哲;胶州湾水体交换与营养盐收支过程数值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赵淑江;胶州湾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因子的长期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4 邹涛;夏季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李颖虹;胶州湾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6 张学庆;近岸海域环境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在胶州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孙磊;胶州湾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余云军;胶州湾流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燕;海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闫菊;胶州湾海域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燕燕;新型溴代阻燃剂在胶州湾湿地污染状况及迁移转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2 董成仁;胶州湾滨海湿地CO_2通量及源/汇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3 赵慧敏;春季胶州湾海水甲烷氧化速率时空变化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董文华;镭同位素对胶州湾水体混合及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示踪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王雪;胶州湾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赵瑾;环胶州湾河流对胶州湾水沙输送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徐晓达;胶州湾东部和青岛前海地质环境及污染状况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白伟明;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牟森;胶州湾岸线变化对动力环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纪朝彬;胶州湾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6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6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