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湖南衡阳清水塘铅锌矿区断裂构造分期与控矿规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1 04:23

  本文关键词:湖南衡阳清水塘铅锌矿区断裂构造分期与控矿规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清水塘铅锌矿床 构造演化 断裂构造分期 控矿规律


【摘要】:清水塘是湘中地区以盛产铅、锌、银、锡等元素为主的中型有色金属矿山。矿田定位于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带中。清水塘铅锌矿区,包括清水塘、枫木冲至创天岭和邵东猎马寨等矿床,面积近40km2。论文以清水塘铅锌矿区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来探讨区内断裂构造分布特点、构造控矿规律、构造期次划分、成矿演化过程,从而阐明区内不同期次的断裂构造分布特点与控矿规律,并总结了矿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和成矿过程。为在该区内找寻新的铅锌矿床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研究认为本区的区域构造运动分为三期:扬子-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燕山-喜山期,在这三个构造期中分别发育了多个构造层及褶皱、断裂构造系。2.研究发现矿区内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向、近北西向、近北西西向以及北东东向五组断裂构造,并具有多期构造活动演化的特征,说明本区自沉积成岩后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的改造,形成了现有的构造格局。3.根据断裂与成矿之间的关系,认为区内断裂可分为三期:成矿前断裂、成矿期断裂和成矿后断裂。通过断裂与矿脉空间切穿关系以及采矿样品分析,认为成矿前断裂主要分布在矿区西北部,走向偏北西西向及北东东向;成矿期断裂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和南部,走向以北东向为主;成矿后断裂在矿区均有分布,矿区东部成矿后断裂走向以北西向为主,矿区西部成矿后断裂走向以北东向为主,体现了两个不同期次的成矿后断裂。4.研究通过对该矿床构造应力期次的厘定以及结合现有勘探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成矿期早期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北东向断裂主要控制着矿体在空间上的展布和产出,成矿期晚期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近东西向层间断裂以及近南北向断裂对早期形成的北东向断裂构造体系具有一定的复合叠加改造作用,最后成矿期早期主压应力方位转变为成矿期晚期张应力方位,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成对立关系,成矿后构造应力场中间应力方位发生明显变化,显示了错动扭转的特征。5.清水塘铅锌矿在成矿演化过程中,断裂构造对铅锌成矿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呈现出以下规律:(1)深大断裂作为导矿构造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分布;(2)次级断裂作为容矿构造控制着铅锌矿化的富集部位;(3)成矿期断裂含矿性较好,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矿化的富集部位;(4)成矿前和成矿后断裂矿化较差;(5)不同方向的容矿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矿化最好。
【关键词】:清水塘铅锌矿床 构造演化 断裂构造分期 控矿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论文选题11-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2.1 断裂构造控矿研究现状12
  • 1.2.2 清水塘铅锌矿区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15-29
  • 2.1 大地构造位置15-17
  • 2.2 地层岩性17-21
  • 2.3 地质构造21-26
  • 2.3.1 构造背景21-22
  • 2.3.2 构造特征22-26
  • 2.4 岩浆岩26-28
  • 2.5 区域矿产28-29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29-41
  • 3.1 地质概况29-35
  • 3.1.1 地层29-31
  • 3.1.2 构造31-34
  • 3.1.3 岩浆岩34-35
  • 3.2 矿体地质特征35-37
  • 3.3 矿石特征37-38
  • 3.3.1 矿石矿物成分37
  • 3.3.2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37-38
  • 3.4 围岩蚀变特征38-41
  • 第四章 断裂构造分期41-60
  • 4.1 矿区断裂构造分布41
  • 4.2 各期断裂构造特征41-45
  • 4.2.1 成矿前断裂特征42
  • 4.2.2 成矿期断裂特征42-45
  • 4.2.3 成矿后断裂特征45
  • 4.3 矿区断裂构造分期45-60
  • 4.3.1 当头冲区45-47
  • 4.3.2 和尚岩-老虎岩区47
  • 4.3.3 金矿岩-响水岩区47-52
  • 4.3.4 老虎巢区52
  • 4.3.5 红旗坑-尚家冲区52-57
  • 4.3.6 采矿样品分析57-60
  • 第五章 断裂构造控矿规律60-70
  • 5.1 成矿条件60-61
  • 5.2 成矿与控矿演化61-63
  • 5.2.1 成矿演化61-62
  • 5.2.2 断裂控矿演化62-63
  • 5.3 断裂构造控矿63-70
  • 5.3.1 断裂构造破碎带控矿63
  • 5.3.2 层间破碎带构造控矿63-64
  • 5.3.3 断裂构造控矿规律64-70
  • 第六章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8
  • 附录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朝永;柳凤娟;;湘南炎陵——蓝山断裂带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成矿作用分析[J];矿产与地质;2010年01期

2 张爱华;;湖南塔山-清水塘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中国矿业;2007年08期

3 刘丛强,黄智龙,李和平,苏根利;地幔流体及其成矿作用[J];地学前缘;2001年04期

4 张旗,赵太平,王焰,王元龙;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几个问题[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1年03期

5 翟裕生;走向21世纪的矿床学[J];矿床地质;2001年01期

6 张连昌,赵伦山;成矿流体研究的若干进展与动态[J];地质与勘探;2001年01期

7 Robert Kerrich,Richard Goldfarb,David Groves,Steven Garwin;The characteristics, origins, and geodynamic settings of supergiant gold metallogenic province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0年S1期

8 张建新,童潜明,李荣清;郴临深大断裂带及其两侧的地球化学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0年03期

9 李荣清,童潜明,张建新;郴临深大断裂带及其两侧矿床的物质组分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0年03期

10 李石棉,彭恩生;清水塘矿田断裂构造与矿液致裂成矿浅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9年04期



本文编号:571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71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9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