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圈闭含油性量化评价

发布时间:2017-07-25 18:11

  本文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圈闭含油性量化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圈闭含油性 主控因素 量化评价 超剥带 西北缘 准噶尔盆地


【摘要】: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圈闭总体上具有分布广、埋藏浅、圈-源距离较远、圈闭含油性差异大等特点。圈闭含油性主要受控于断层-砂体(断-砂)输导体系的输导性能、油气运移距离、储-盖物性差等因素。其中,断层、砂体的输导性能分别可用断层启闭指数、砂体输导指数进行表征,油气运移距离可用圈-源平面距离表征,圈闭储集性能可用遮盖层与储集层孔隙度差值进行表征。圈闭是否含油取决于断层-砂体输导指数是否超过临界值,圈闭含油程度与断层-砂体输导指数、圈闭储-盖孔隙度差呈较好正相关关系,而与圈-源平面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在圈闭含油性与单因素关系分析基础上,通过多因素综合,建立了超剥带圈闭含油性多参数拟合关系式,应用结果表明,该拟合关系式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较高,可用来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圈闭含油性进行量化评价。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关键词】圈闭含油性 主控因素 量化评价 超剥带 西北缘 准噶尔盆地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02-0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准西北地区超剥带成藏规律及勘探目标”(P12028)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引用:宋明水,赵乐强,宫亚军,曾治平,沈扬,陈雪.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圈闭含油性量化评价[J].石油学报,2016,37(1):64-72.Cite:Song Mingshui,Zhao Leqiang,Gong Yajun,Zeng Zhiping,Shen Yang,Chen Xue.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n trap oil-bearingproperty in ultra-denud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延防,张绍臣,王亚明;盖层封闭能力与盖层厚度的定量关系[J];石油学报;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丹;付晓飞;吕延防;付广;胡明;;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周锋,梅廉夫,沈传波,汤济广;天然气藏盖层封闭能力的模糊数学评价[J];断块油气田;2004年01期

3 黄学;付广;赖勇;黄劲松;;断裂对盖层封闭性破坏程度定量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4 姜继玉;姜艳春;赵玉珍;;乌尔逊凹陷大一段泥岩盖层封盖保存条件定量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吕延防;万军;沙子萱;付晓飞;付广;;被断裂破坏的盖层封闭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地质科学;2008年01期

6 王晓波;李剑;王东良;李志生;陈践发;张英;李谨;王义凤;王蓉;;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分布、成藏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方向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程云环;桑树勋;曹丽文;周效志;张静;刘长江;;模拟成藏地质填埋及诱导填埋有机质生气的理论初探[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05期

8 齐庆鹏;孙同文;伍宇博;于晟道;侯政煜;;南堡1-5区断-盖匹配对油气垂向输导的影响[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9 俞凌杰;范明;刘伟新;张文涛;陈宏宇;;盖层封闭机理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1期

10 袁玉松;范明;刘伟新;李双建;沃玉进;;盖层封闭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会强;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成烃成藏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郭彦如;查干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框架中的含油气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陈孔全;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含油气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4 付广;泥质岩盖层对各种相态天然气封闭机理及其定量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5 李行船;油气运移动力学及动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6 易士威;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理论与实践[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世广;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青山口组层序地层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李日富;采动影响稳定区煤层气储层及资源量评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14年

9 孙同文;含油气盆地输导体系特征及其控藏作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杨;星古1井区地质综合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范翔宇;盖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3 鲁青春;乌尔逊凹陷油气保存条件及对成藏作用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4 唐健程;东营凹陷沙三段古流体势恢复及油气运聚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5 白振华;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源岩与保存条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李颖;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盖层封闭能力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7 唐群英;普光地区陆相地层石油地质综合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冯赫青;徐深气田营城组一段盖层封气有效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9 李婧;地震多属性分析在NMHB地区浅层生物气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孙兵;海拉尔盆地“断—盖”共控油气成藏模式[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延防,陈章明,付广,姜振学,常冠华;盖岩排替压力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2 童晓光;牛嘉玉;;区域盖层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9年04期

3 李明诚,李伟,蔡峰,孙大明;油气成藏保存条件的综合研究[J];石油学报;1997年02期

4 付广,姜振学,陈章明,吕延防;松辽盆地三肇地区青山口组泥岩盖层的封闭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路文;;稠油层含油性评价方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9期

2 关士聪;;六v渖角蚝托訳O楲[J];地质知识;1957年02期

3 贾振远;广西百色—南宁一带含油性[J];北京地质学院学报;1959年02期

4 潘志清,梅博文,苏秀方,方孝林,杨绍方,,侯读杰;储层含油性热解评价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年04期

5 张鹏飞;高永进;杨培杰;吴克峰;张丽;王文彬;;一种实用的砂体含油性预测方法[J];断块油气田;2013年05期

6 郝栋;朱玉双;王轶平;马春林;桑轼辙;王芳;;木30-木21井区长8储层宏观不均一性特征及其与含油性关系研究[J];地下水;2013年05期

7 郭小波;黄志龙;陈旋;张文丹;陈常超;李宏强;张玉芝;孙美丽;;马朗凹陷芦草沟组泥页岩储层含油性特征与评价[J];沉积学报;2014年01期

8 周贤文;包凤;;特低丰度低渗透薄互储层含油性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5期

9 葛鹏莉;张哨楠;丁晓琪;乐锦波;;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6~2储层含油性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年03期

10 孙仲春;离心法测量电阻增大率[J];新疆石油地质;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

本文编号:572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72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c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