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从中国和西亚旧石器及道县人牙化石看中国现代人起源

发布时间:2017-07-26 22:28

  本文关键词:从中国和西亚旧石器及道县人牙化石看中国现代人起源


  更多相关文章: 旧石器 道县人牙化石 中国 现代人起源


【摘要】:中国古老型人类在中国现代人起源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假说:多地区进化说、取代说和2010年后兴盛的同化说。本文拟就中国13万年来的旧石器和西亚的旧石器以及湖南道县福岩洞人牙化石检验这些假说。考古学研究已经查明,在取代说或同化说所主张的最初居住于近东的现代人所惯用的石器技术属于第3模式。按常理推测,如果其后裔于大约6万年前到达中国而且完全或大部取代原住民,此时中国的石器应表现从第1模式到第3模式的巨变,因为在此时之前第1模式是中国旧石器的主流。表1显示中国不存在如某些遗传学论文所推测的从10万年前到5万年前的人类"断层",从13万年前以来中国旧石器主流仍旧是第1模式,没有发生按照取代说和同化说都必然会导致的在大约6万年前或更早时发生石器技术从第1模式到第3模式的巨变。2015年公布的道县12_8万年前人牙化石表明中国的现代人形态不是如DNA研究所主张的在6万年前才从境外移入的。这些都与多地区进化说的推论一致。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旧石器 道县人牙化石 中国 现代人起源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2),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300)
【分类号】:K86;Q981
【正文快照】: 关于中国现代人起源的争论最近二十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7-2010年的主要争议方是近期出自非洲说对多地区进化说,前者又称取代说或夏娃说,主张现代人基因唯一的来源地是非洲[1],其中一部分在大约距今6万年前到达东亚完全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东亚的人群,与原住民没有丝毫基因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正一 ,杨大山 ,尹开屏 ,聂启新 ,于汇历;哈尔滨阎家岗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1982—1983年发掘报告)[J];北方文物;1986年04期

2 周国兴;;河南许昌灵井的石器时代遗存[J];考古;1974年02期

3 陈铁梅,原思训,高世君;铀子系法测定骨化石年龄的可靠性研究及华北地区主要旧石器地点的铀子系年代序列[J];人类学学报;1984年03期

4 张森水;穿洞史前遗址(1981年发掘)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5年02期

5 高星;;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J];人类学学报;2014年03期

6 樊行昭,苏朴,Reidar Lovlie;岩石磁学研究对萨拉乌苏组年代归属的意义[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鹤龄;李明启;苏志珠;董光荣;赵晖;;220ka BP来萨拉乌苏河流域地质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05年06期

2 叶启晓;;黑龙江省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3 陈全家;王春雪;宋丽;;吉林大安后套木嘎石制品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4 孙冬虎;;永定河流域的地质与古人类文化[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年03期

5 干志耿,魏正一;黑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J];北方文物;1989年01期

6 蔡保全;张兆群;郑绍华;邱铸鼎;李强;李茜;;河北泥河湾盆地典型剖面地层学研究进展[J];地层古生物论文集;2004年00期

7 计宏祥;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地理分布与划分[J];地层学杂志;1987年02期

8 陶富海 ,解晓勇;丁村组底界的侵蚀面[J];地层学杂志;1990年04期

9 郑家坚 ,徐钦琦 ,金昌柱;中国北方晚更新世哺乳类动物群的划分及其地理分布[J];地层学杂志;1992年03期

10 薛祥煦,于学锋,李永项;大荔人头骨化石产地地层的再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森水;;陕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2 钟侃;王惠民;;水洞沟文化中的欧洲旧石器传统[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3 孙冬虎;;永定河流域的地质与古人类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4 蔡保全;张兆群;郑绍华;邱铸鼎;李强;李茜;;河北泥河湾盆地典型剖面地层学研究进展[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二十八辑)[C];2004年

5 李占扬;张双全;;灵井遗址新材料及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全家;李霞;石晶;魏海波;;本溪王家崴子西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韩晋芳;;鄂尔多斯地质公园萨拉乌苏园区地质遗迹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泰宁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涛;中国的真马化石及其生活环境[D];西北工业大学;1997年

2 吉笃学;中国北方现代人扩散与农业起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D];兰州大学;2007年

3 郑韬凯;从洞穴到聚落[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张红艳;南洛河流域更新世黄土沉积揭示的古人类生存环境变迁[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阎浩;内蒙河套盆地郝家窑中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地层与环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杨劲松;萨拉乌苏河流域下游150 ka BP以来的古环境记录[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3 杜春磊;灵井许昌人遗址第5层出土石制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洪汉;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河湖相地层与风积黄土[J];地球化学;1989年04期

2 高星;裴树文;;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模式的考古学阐释[J];第四纪研究;2006年04期

3 吴新智;;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学说在中国的实证[J];第四纪研究;2006年05期

4 李保生;董光荣;吴正;高尚玉;祝一志;靳鹤龄;邵亚军;;我国北方上更新统城川组的建立[J];地质论评;1993年02期

5 苏志珠,董光荣,靳鹤龄;萨拉乌苏组地层年代学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1997年04期

6 李保生;董光荣;高尚玉;邵亚军;;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河地区马兰黄土与萨拉乌苏组的关系及其地质时代问题[J];地质学报;1987年03期

7 吴汝康;;广西柳江发现的人类化石[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年03期

8 吴汝康;;辽宁建平人类上臂骨化石[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04期

9 贾兰坡;盖培;李炎贤;;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新材料[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01期

10 裴文中;李有恒;;萨拉乌苏河系的初步探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冰;关于现代人起源的国际讨论会在日本举行[J];人类学学报;1996年04期

2 石丽,张新锋,沈冠军;中国现代人起源的年代学新证据[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吴新智;;与中国现代人起源问题有联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的讨论[J];人类学学报;2005年04期

4 吴新智;;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学说在中国的实证[J];第四纪研究;2006年05期

5 约翰·霍克斯;米尔福德·沃尔波夫;陈淳;;现代人起源六十年之争[J];南方文物;2011年03期

6 沁明;现代人起源的新理论[J];人类学学报;1988年04期

7 昊新智;日本京都举行关于现代人起源的国际讨论会[J];人类学学报;1994年02期

8 吴新智;;研究现代人起源要综合思考,不要以偏概全[J];大自然;2008年04期

9 华诗迪;非洲,还是四大洲——现代人起源之争再起波澜[J];科学大观园;2004年07期

10 童迅;对澳洲蒙戈湖50号头骨的新研究表明澳洲现代人起源于爪哇[J];人类学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唐红丽;分子生物学研究现代人起源应跳出“盲人摸象”状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丁铭;破解中国现代人起源之谜[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记者 郑晓春;科学家证实人类起源非洲之说[N];科技日报;2000年

4 主讲人 吴新智 整理 嘉星一族 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提出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该学说已成为世界上这个研究领域两个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人种界限将来可能消失[N];北京科技报;2009年

5 张建松;中国人可能起源于非洲又有新证据[N];大众科技报;2001年

6 实习生 周英;登尼索哇人,第三种“古人类”?[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曾江 通讯员 云文;“蒙自人”、“隆林人”推进东亚古人类起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李韵;河南许昌惊现古人类头盖骨化石[N];光明日报;2008年

9 李韵;河南许昌惊现古人类头盖骨化石[N];中国矿业报;2008年



本文编号:578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78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b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