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雁翎潜山雾迷山组裂缝性白云岩油藏地质建模

发布时间:2017-07-29 18:29

  本文关键词:雁翎潜山雾迷山组裂缝性白云岩油藏地质建模


  更多相关文章: 雁翎油田 雾迷山组 裂缝发育带 蚂蚁追踪 序贯指示模拟


【摘要】:雁翎油田位于冀中饶阳坳陷中部,属于以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古潜山油藏,储集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于1977年11月投入开发,前后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开发调整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开发末期。本文对区块构造特征、裂缝体系、储层特征、流体性质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多种建模方法,优选了蚂蚁追踪和序贯指示模拟两种方法对裂缝发育带和储层发育带进行了分级控制建模。利用Petrel软件采用容积法对雁翎潜山雾迷山组进行了储量复算,采用水驱曲线分析法、产量递减分析法、累计产量分析法对可采储量进行了预测,动静结合进行了剩余油潜力评价。本文通过以上研究,取得如下成果与认识:1)通过地层对比和构造建模,认识到雁翎潜山为自西向东的半面山构造,保留残积砾岩。地层南薄北厚,雁南遭受剥蚀更强烈,由上至下依次为龙山组(Qnl)、雾一段(Jxw1)、雾二段(Jxw2)。雁翎主断层为北北东走向,长约18km,断距中间大,两头小。整个构造形态由南向北呈现三个台阶,形成两个东西向的鼻状构造,顶部发育除主断层外的45条断层。2)通过储层评价,认识到雁翎油藏的储层裂缝发育,储集岩种类繁多,储集空间以大缝大洞为主。潜山油藏垂向裂缝发育,裂缝含油且主要起渗流通道的作用。Ⅰ级裂缝发育带主要发育大段的走向缝、溶孔、溶洞,具有良好的贯通性,是流体的主要运移通道和储集体,储集空间体积大;Ⅱ级裂缝发育带以发育倾向缝为主,连通性好,储集能力较强;Ⅲ级裂缝发育带以发育斜交缝为主,具有一定储集能力。3)通过裂缝发育带和储层发育带研究,建立了裂缝和储层发育带模型。裂缝模型由于加入了地震蚂蚁体数据,在裂缝的井间预测上比单纯利用井点数据进行展布的可信性和精确度有了明显提高。研究显示,裂缝发育带发育位置距潜山顶面较近,且断层附近裂缝发育明显,纵向随机性非均质性较横向强。Ⅰ级裂缝发育带发育度最高,Ⅱ级裂缝发育带次之,Ⅲ级裂缝发育带最差。4)结合油气水分布研究数据,建立了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含油厚度等属性模型。油气水分布模型研究显示雁翎潜山油藏高度小,连通性好,南北拥有较为统一的油水界面和压力系统,为块状底水油藏。雾一段含油面积大,为主要的含油层段。5)静态储量复算研究结果地质储量为1813.24×104t,可采储量为557.94×104t。通过剩余油潜力评价,发现了雁北注氮区、雁北2个“阁楼油”和雁南12个“阁楼油”等主要剩余油分布区。分析确立了具有经济价值的雁北注氮区富集油带和雁南顶部、雁1井区、雁37井区等5个“阁楼油”挖潜区。
【关键词】:雁翎油田 雾迷山组 裂缝发育带 蚂蚁追踪 序贯指示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7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裂缝识别与预测研究进展10-11
  • 1.2.2 储层建模研究进展11-1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技术路线15-16
  • 1.4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16-17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17-22
  • 2.1 雁翎潜山区域构造特征17-20
  • 2.1.1 饶阳凹陷区域构造特征17
  • 2.1.2 雁翎潜山构造特征17-19
  • 2.1.3 雁翎潜山发育特点19-20
  • 2.2 雁翎潜山地层特征20-22
  • 第3章 构造建模22-33
  • 3.1 构造面解释与层位标定22-24
  • 3.1.1 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23
  • 3.1.2 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过程23
  • 3.1.3 雁翎潜山顶面合成地震记录23-24
  • 3.2 断点确定与断层解释24-29
  • 3.3 构造建模29-33
  • 第4章 裂缝储层建模33-71
  • 4.1 裂缝储层评价33-46
  • 4.1.1 储集岩种类及物性33-34
  • 4.1.2 储集空间类型34-37
  • 4.1.3 裂缝特征37-41
  • 4.1.4 裂缝评价及储层分类41-43
  • 4.1.5 储层分类统计特征43-45
  • 4.1.6 储层分类试油特征45-46
  • 4.2 建模方法优选46-52
  • 4.3 地震数据处理及蚂蚁体52-58
  • 4.3.1 地震数据处理52-54
  • 4.3.2 蚂蚁体54-58
  • 4.4 分级约束裂缝发育带建模58-63
  • 4.4.1 Ⅰ级裂缝发育带建模58
  • 4.4.2 Ⅱ级裂缝发育带建模58-59
  • 4.4.3 Ⅲ级裂缝发育带建模59-60
  • 4.4.4 Ⅰ+Ⅱ+Ⅲ级裂缝发育带建模60-63
  • 4.5 分级约束储层发育带建模63-66
  • 4.5.1 储层发育带定义与分类63
  • 4.5.2 Ⅰ、Ⅱ级储层发育带建模63-66
  • 4.6 模型论证与地质特征66-71
  • 4.6.1 井震符合度66-67
  • 4.6.2 油气水显示符合度67-68
  • 4.6.3 裂缝发育带模型的地质特征68-71
  • 第5章 储量复算与剩余油潜力评价71-89
  • 5.1 油藏特征分析71-73
  • 5.1.1 油水界面71-72
  • 5.1.2 压力系统72-73
  • 5.1.3 天然能量73
  • 5.2 静态储量复算73-78
  • 5.2.1 含油面积73-74
  • 5.2.2 含油裂缝体厚度74-75
  • 5.2.3 有效孔隙度75
  • 5.2.4 含油饱和度75-77
  • 5.2.5 流体参数77
  • 5.2.6 储量计算77-78
  • 5.3 动态储量分析78-83
  • 5.3.1 雁翎潜山雾迷山组油藏开发动态78-80
  • 5.3.2 雁翎潜山雾迷山组油藏动态储量计算80-83
  • 5.4 动静态储量对比分析83-84
  • 5.5 剩余油潜力评价84-89
  • 5.5.1 雁北注氮实验区富集油带剩余油潜力84-85
  • 5.5.2 雁南“阁楼油”剩余油潜力85-89
  • 结论89-91
  • 致谢91-92
  • 参考文献92-9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平;;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几种特殊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91年05期

2 宋武;;北京西山首次在雾迷山组地层中发现微古化石[J];中国区域地质;1984年03期

3 周小平,张忠英;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群及沉积环境分析[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1年03期

4 曹瑞骥;北京十三陵地区前寒武纪雾迷山组叠层石和藻席中的藻类群落[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4年02期

5 高知云;沧县隆起雾迷山组沉积相与储层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6 余家仁;;任邱油田雾迷山组油层物性研究方法取得新进展[J];石油学报;1981年04期

7 张鹏远;谷淑琴;;北京十三陵蓟县系雾迷山组微体化石群[J];地质学报;1986年04期

8 吴梦源;;北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潮汐沉积模式[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9 谢庆宾,朱筱敏,胡庆喜,陈方鸿,王贵文;北京西山地区雾迷山组风暴硅岩沉积序列[J];沉积学报;1997年03期

10 薛云韬;罗顺社;雷传玲;;冀北坳陷雾迷山组闪坡岭亚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国选;孟祥化;葛铭;王德海;郭峰;;蓟县地区雾迷山组硅质岩沉积序列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段忠丰;庞忠和;王心义;;天津沧县隆起雾迷山组热储开采潜力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记者 盛玉奎 通讯员 郝秀敏;拨开“迷雾”见彩虹[N];中国石油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黎;天津地区雾迷山组热储地下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展翔;天津市东丽湖地区雾迷山组地热回灌数值模拟及地热资源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叶安海;雁翎潜山雾迷山组裂缝性白云岩油藏地质建模[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赵贵生;华北中元古代雾迷山组微生物岩及其古海洋环境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金廷福;天津蓟县雾迷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与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5 吕东亮;天津市雾迷山组地热能可持续开发潜力的模糊综合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0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90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