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塔里木盆地克深2气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

发布时间:2017-08-01 11:11

  本文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克深2气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


  更多相关文章: 储层构造裂缝 构造应力场 定量预测 分布规律 克深气田


【摘要】:塔里木盆地克深2气田是克拉苏构造带继克拉2气田和大北气田又一重点勘探领域,构造裂缝对改善该气田低渗透砂岩储层物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构造裂缝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力学模型,综合古今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以及构造裂缝参数定量计算模型,对克深2气田的构造裂缝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预测,最后综合构造裂缝的岩心描述、成像测井解释以及定量预测结果,总结了构造裂缝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断层带是构造裂缝的有利发育区,多发育充填程度较高的网状缝;背斜高部位的构造裂缝走向复杂,线密度较低,但开度和孔隙度等物性参数较高且充填程度低,整体发育程度较强,背斜翼部及构造低部位的构造裂缝整体发育程度较低;鞍部构造裂缝可密集发育,但较高的充填程度限制了该部位的天然气产量;垂向上随深度增加,构造裂缝线密度逐渐增大而物性参数逐渐减小,构造裂缝的整体发育程度逐渐降低。构造裂缝参数的定量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整体上一致,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仍然有一定的误差。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石油工程研究院;
【关键词】储层构造裂缝 构造应力场 定量预测 分布规律 克深气田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3-001-002和2016ZX05001-002-003)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随着油气的不断开发,我国的高孔高渗油气田已多数进入高含水阶段,因此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逐步转向低孔低渗 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周新桂等,2006,2007;曾联波,2008;Zeng and Li,2009;曾联波等,2010)。在这类储层中,构造裂缝是改善储层物性、提高油气产能的关键因素,其空间发育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国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构造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4期

2 睢腾江;;构造裂缝研究综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3期

3 鞠玮;侯贵廷;潘文庆;韩剑发;琚岩;;塔中Ⅰ号断裂带北段构造裂缝面密度与分形统计[J];地学前缘;2011年03期

4 张庆莲;侯贵廷;潘文庆;韩剑发;琚岩;李乐;鞠玮;舒武林;;构造裂缝的分形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5 李剑;;试论油田构造裂缝及其有效性[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1期

6 董有浦;燕永锋;肖安成;吴磊;徐波;赵海峰;李旭英;;岩层厚度对砂岩斜交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3年03期

7 初宝杰,张莉,夏斌,姜在兴;松辽盆地三肇地区低渗透油田构造裂缝特征[J];地质地球化学;2003年03期

8 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刘琦胜,叶培盛;青藏铁路沿线构造裂缝的地质特征及工程危害[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6期

9 蔡正旗,郑超,张荣义,刘宏,朱轶,周基爽;构造裂缝预测的曲率法改进及效果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2期

10 秦启荣;苏培东;;构造裂缝类型划分与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凯俊;陈勉;金衍;;低渗透薄储层天然构造裂缝分布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起;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杨油层构造裂缝分布定量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汪必峰;储集层构造裂缝描述与定量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解秋红;渤海及邻区地应力场分析及构造稳定性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小会;新疆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构造裂缝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周华;构造裂缝的评价与软件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3 郝建龙;川西坳陷新场构造须二段构造裂缝发育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张林炎;安塞油田沿河湾探区长6储层构造裂缝分布定量预测[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5 张贵斌;大庆台肇地区低渗透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分布规律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6 刘崇瑞;川西坳陷大邑构造须家河组三段构造裂缝发育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吴伟航;中伊朗盆地Kashan区块库姆组构造裂缝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文博;塔中45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9 成玮;泥岩收缩裂缝发育规律与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3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03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