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属性分析技术在孔店地区馆陶组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多属性分析技术在孔店地区馆陶组的应用
【摘要】:大港探区孔店油田是以馆陶组为主要目的层的研究区块。馆陶组为辫状河沉积,辫状河垂向上以砂包泥为主,储层发育。由于储层高孔高渗,缺少盖层,很难形成岩性油气藏,多年的研究中一直以构造控藏的研究思路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发现一些钻井油藏关系不清,在馆II油组发现低油高水等油藏关系矛盾的问题。本次研究以此问题为切入点,引入地震属性分析的技术,从岩性控藏的角度深入研究该区储层及成藏问题,取得了不错效果。本次研究在地震属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区成藏特征,提出了辫状河沉积环境下岩性油气藏的研究思路。通过研究发现了前人研究中一直忽略的问题,即馆II油组在整个馆陶组沉积时期属于相对物源供给不够充足的阶段。钻井揭示,该期泥岩较为发育,大概10-40m,这样有利于形成侧向封堵,从而形成岩性油气藏。我们研究中抓住这个特点,逐步剖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立足于馆II油组泥多砂少的地质特点,首先对地震属性的提取、分类、融合等做了基础性研究。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地震沉积学方法、谱分解技术、波形聚类分析等技术对研究区展开储层预测。通过地层切片技术,发现了近南北向的河道展布形态,然后通过谱分解技术研究砂体的尖灭情况,最后通过波形聚类以及含油气检测等方法预测可能含油气范围。
【关键词】:地震多属性分析 岩性油气藏 馆陶组 辫状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0.1 选题依据8
- 0.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8-9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9-10
- 0.4 主要工作量和创新点10-12
- 第一章 概况12-16
- 1.1 研究区区域背景12-13
- 1.2 研究区地质特征13-16
- 1.2.1 地层13-15
- 1.2.2 构造与油藏特征15-16
- 第二章 构造解释16-27
- 2.1 地震资料解释16-19
- 2.1.1 基础资料整理16
- 2.1.2 地层对比与层位标定16-19
- 2.2 精细构造解释19-21
- 2.2.1 构造解释19
- 2.2.2 断层解释19-21
- 2.3 解释成果分析21-27
- 第三章 地震属性及分类27-39
- 3.1 常规地震属性原理27-29
- 3.2 地震属性分类研究29-39
- 3.2.1 地震属性分类标准29-31
- 3.2.2 相干类属性31-34
- 3.2.3 振幅类属性34-35
- 3.2.4 频率类属性35-39
- 第四章 多属性分析及应用39-48
- 4.1 地震层属性提取与优选39-41
- 4.2 地震体属性储层预测41-43
- 4.2.1 地层切片分析41-42
- 4.2.2 谱分解技术分析42-43
- 4.3 地震相分析43-45
- 4.4 含油气性预测45-48
- 第五章 油藏评价48-55
- 5.1 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48-50
- 5.1.1 烃源岩条件48
- 5.1.2 储盖组合条件48-50
- 5.1.3 供油断层与油气分布50
- 5.1.4 油藏类型分析50
- 5.2 岩性油气藏研究50-55
- 5.2.1 曲流河岩性油气藏研究51
- 5.2.2 辫状河岩性油气藏研究51
- 5.2.3 研究思路及效果分析51-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8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58-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美衡,郭建华,刘辰生;曙一区馆陶组沉积特征分析[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张若祥;李建平;刘志刚;刘士磊;卢辉楠;;渤海中部馆陶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底部界限研究[J];海洋石油;2010年03期
3 张若祥;李建平;刘士磊;卢辉楠;朱文森;王保全;;渤海中部馆陶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底界研究[J];地层学杂志;2011年02期
4 张善文,曾溅辉;断层对沾化凹陷馆陶组石油运移和聚集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J];地球科学;2003年02期
5 刘鹏;周军;;饶阳凹陷馆陶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5期
6 张兆臣;李凡华;惠钢;周晓阳;;大港油田埕海一区馆陶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5期
7 邢凤存,刘连启,刘成鑫,孙波,王昌勇,高振中;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沉积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年06期
8 陈莹;谭茂金;;桩106井区馆陶组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朱桂平;;水平井技术高效开发草20馆陶西北部薄层特稠油油藏[J];内江科技;2011年12期
10 杨凯;东营凹陷王庄—宁海地区馆陶组储层预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庞忠和;杨峰田;李义曼;段忠丰;;馆陶组咸水层与二氧化碳的相互作用及其地热利用与碳封存意义[A];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低碳经济研讨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四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胡燕;沈键;刘杰;康楠;于彦;;天津市滨海新区新近系馆陶组地热流体流场三维数值模拟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低碳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义曼;庞忠和;杨峰田;;北塘凹陷新近系馆陶组的CO_2-EATER实验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4 李义曼;庞忠和;杨峰田;段忠丰;;北塘凹陷馆陶组地热水同位素与CO_2-EATER的可行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吴岗;攻克“馆陶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喜新;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水华;滨269井区精细地质研究及储层目标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李静;ZH油藏馆陶组非均质底水油藏水平井油藏工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崔敏;永北地区馆陶组、沙三段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4 李飞;留路西部馆陶组储层精细划分及有利区块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吴丽颖;多属性分析技术在孔店地区馆陶组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6 李莉;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安娜;曲堤油田西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黄涛;桩西北部滩海地区馆陶组成藏条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黄双泉;辽河油田滩海地区馆陶组沉积特征[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于彦;天津市滨海新区新近系馆陶组热储地热资源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614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1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