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双强度折减法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8-13 08:08

  本文关键词:双强度折减法的研究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双强度折减法 折减路径 安全系数表达式 边坡临界状态


【摘要】:传统强度折减法(英文全称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简称SRM)采用了黏聚力、内摩擦角的折减程度是一致的折减策略,最终所得即为安全系数,其忽视了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形成机制的差异;一个临界强度参数点,难以具体的描述出边坡自身的稳定性。双强度折减法(英文全称Double Reduction Method,简称DRM)的计算中,对c、φ采用了不同折减系数,相对于传统强度折减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在基于折减比K实现的双强度折减法中,不同的折减起步方式,即同一个K值却产生了不同的虚拟初始点,进而导致折减路径的不同,经过计算分析,两种路径具有统一性,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只是在计算效率方面有所不同。由于DRM的折减路径不同于SRM,直接将DRM的计算结果与SRM对比,无法合理地反映出DRM自身的特性。强度的弱化是边坡失稳的本质,DRM也应体现出该本质,同时数值大小与SRM不应有巨大偏差,以此两条判断标准,可以确定出双折减法合理的适用范围。工程实际中,对于边坡的安全系数采用单一数值,而双折减法中存在两个折减系数,这为边坡的安全系数的确定带来了困难,采用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安全系数,缺乏理论依据和理论证明,采用最小值时,只能考虑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中一方的影响,不符合客观实际;依据折减计算在强度参数坐标系中的路径,结合强度面积的概念,推导而得的DRM安全系数表达式,具有理论依据,意义明确。同一个边坡模型,在不同的初始强度参数下的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失稳的临界状态分布规律是一个与初始强度参数C_0、φ_0无关的量,是边坡自身的固有属性,这也符合弹塑性理论中屈服准则的概念。DRM与SRM的差异本质上是临界点的位置不同造成的,具体大小关系要根据两者临界点的相对位置来判断,并无绝对确定的关系。
【关键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双强度折减法 折减路径 安全系数表达式 边坡临界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边坡稳定性分析现状10-17
  • 1.2.1 极限平衡法(LEM)10-12
  • 1.2.2 传统强度折减法12-14
  • 1.2.3 双强度折减法14-17
  • 1.3 问题的提出17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17-18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18-19
  • 第2章 双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19-46
  • 2.1 安全系数定义的讨论19-22
  • 2.1.1 基于强度储备的定义19-20
  • 2.1.2 超载储备定义20
  • 2.1.3 下滑力储备的定义方式20-21
  • 2.1.4 双强度折减法的安全系数定义21-22
  • 2.2 DRM实现过程简述22-24
  • 2.3 双强度折减的折减配套机制24-33
  • 2.3.1 折减配套基本原则24-25
  • 2.3.2 折减配套机制25-33
  • 2.4 K=SRF_1/SRF_2精确度的范围研究33-38
  • 2.5 不同折减起步的异同对比38-41
  • 2.5.1 两种方式的差别38-39
  • 2.5.2 两种方式计算结果对比39-41
  • 2.6 安全系数Fos=f(SRF_1,SRF_2)的确定41-46
  • 2.6.1 已有的几种Fos=f(SRF_1,SRF_2)关系式41-42
  • 2.6.2 Fos=(?)合理性的分析42-43
  • 2.6.3 Fos=(?)与其它几种关系式的差异比较43-46
  • 第3章 边坡失稳临界状态的探讨46-57
  • 3.1 “强度储备面积”的概念46-47
  • 3.2 边坡的临界状态47-53
  • 3.2.1 基于M-C准则的临界状态48-49
  • 3.2.2 算例的验证49-53
  • 3.3 DRM与SRM差异分析53-57
  • 第4章 工程中的应用57-65
  • 4.1 工程概况57-58
  • 4.2 稳定性计算与分析58-62
  • 4.2.1 传统强度折减法计算59-60
  • 4.2.2 单独折减内摩擦角60
  • 4.2.3 单独折减黏聚力60-61
  • 4.2.4 DRM计算61-62
  • 4.3 稳定性分析62-65
  • 结论与展望65-67
  • 结论65-66
  •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显杨;许文年;杨学堂;周正军;;重度增加法与强度折减法的应用对比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靳晓兵;杨光华;张玉成;钟志辉;李德吉;史永胜;;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在乐昌峡古滑坡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2年01期

3 魏进兵;高春玉;陈佳伟;;三维强度折减法在边坡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4 徐晨;苏超;;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三维稳定分析[J];水力发电;2013年04期

5 靳晓光;陈力华;张永兴;;考虑张拉及剪切破坏的强度折减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6 陈国庆;黄润秋;石豫川;许强;;基于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7 杨有成;陈新泽;郭凯;;对强度折减法分析非均质边坡稳定性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8年01期

8 张为;崔杰;;强度折减法在区域性地震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12期

9 牛冠超;;边坡求解的强度折减法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张肆红;路晓光;;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吴舒界;;变模量强度折减法及其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汉东;薛雷;李维朝;;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薛雷;孙强;秦四清;刘汉东;黄鑫;;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马天辉;唐春安;李术才;王汉鹏;梁正召;;八字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健;高永涛;吴顺川;谢玉玲;胡杰;;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改进强度折减法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润洲;;再议极限平衡与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对比[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程晔;赵明华;曹文贵;;桩基下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强度折减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孔不凡;阮怀宁;;边坡稳定的离散元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童有全;李林;;强度折减法在攀钢白云石矿山边坡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杭;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罗显枫;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可靠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卫兵;考虑岩土材料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凯;劣化衬砌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卢锋;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既有隧道安全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陈岩;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水井包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付正道;基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及其改进折减法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吴鑫;“三柳”高速公路典型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任俊;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强度折减法研究及程序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饶晨曦;基于离散单元强度折减法的矿山顺层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8 杨晓宇;双强度折减法的研究与实现[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9 黄利;基于滑移线理论的条形浅基础极限承载力强度折减法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10 杨有成;强度折减法在斜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6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66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