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孟连结合带牛井山早古生代埃达克岩锆石U-Pb年龄、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关键词:昌宁-孟连结合带牛井山早古生代埃达克岩锆石U-Pb年龄、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埃达克岩 锆石U-Pb定年 早古生代 洋壳俯冲 古特提斯 昌宁-孟连结合带
【摘要】:昌宁-孟连结合带是西南三江地区重要的古特提斯结合带,本文报道该带牛井山蛇绿混杂岩带内的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石成因,揭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演化过程和恢复古地理格局。利用LA-ICP-MS对英云闪长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68±2Ma(MSWD=1.4,n=22),代表岩浆岩结晶时代。对锆石进行原位微区Hf同位素分析获得锆石ε_(Hf)(t)=+1.6~+2.8。牛井山英云闪长岩具有高的SiO_2(61.6%~67.16%),Al_2O_3(15.4%~17.64%),Na_2O(2.93%~3.25%)含量,高的Na_2O/K_2O(3.9~5.4)比值。微量元素具有高Sr(469×10~(-6)~533×10~(-6)),低Yb(0.66×10~(-6)~1.22×10~(-6))和Y(8.5×10~(-6)~16.3×10~(-6)),Eu正异常(1.01~1.37)的特征。此外,在同等SiO 2条件下,还具有相对高的Mg~#和MgO(Mg~#=50~51,MgO=2.84%~3.58%)。这些特征表明英云闪长岩具有高镁埃达克岩的性质。岩石成因研究表明牛井山高镁埃达克岩很可能是俯冲洋壳加上部分大洋沉积物部分熔融并与上覆地幔橄榄岩反应的产物。早古生代洋壳俯冲成因的埃达克岩的发现证明昌宁-孟连特提斯洋演化历史可追溯至约468Ma。昌宁-孟连结合带早古生代岩浆作用与龙木错-双湖结合带早古生代洋壳残片的时代一致、构造属性相似,我们认为昌宁-孟连结合带与木错-双湖结合带可对比,它们代表了一个统一的古生代特提斯大洋残余。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埃达克岩 锆石U-Pb定年 早古生代 洋壳俯冲 古特提斯 昌宁-孟连结合带
【基金】: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2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157、41302170) 四川省基金项目(2014JQ0025)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10000150007、12120113049100、1212011220412)联合资助
【分类号】:P588.122;P597.3
【正文快照】: 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2.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成都6100811.Chengdu Center,China Geological Survey,Chengdu 610081,China2.Research Center for Tibetan Plateau Geology,China Geological Survey,Chengdu 610081,China~1.37)的特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兰,王承书,J.C.Aitchison;西藏雅鲁藏布结合带演化之新探[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年02期
2 刘登忠,王国芝,李佑国,,朱利东,陶晓风,徐新煌;澜沧江结合带北段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新进展[J];中国区域地质;1999年03期
3 李兴振,刘朝基,丁俊;大湄公河次地区主要结合带的对比与连接[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年04期
4 曾勇,赵建梅;雩山结合带及其非史密斯化过程[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周永章;曾长育;李红中;梁锦;刘小雨;郑蕾;;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地质演化及其不均一性研究[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6 胡国成;吕文超;黄颖;;钦-杭结合带金属矿产分布综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0年02期
7 王承书,惠兰,J.C.Aitchison;印-亚碰撞时代的重新厘定:藏东南雅鲁藏布结合带下中新统冈仁波齐砾岩[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年02期
8 曹圣华,罗小川,唐峰林,陈鲁根;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弧-盆系时空结构与演化特征[J];中国地质;2004年01期
9 苏学军;段国玺;彭兴阶;包俊跃;肖玲;;西藏乃东—米林地区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J];地质通报;2006年06期
10 马德胜;熊兴国;蒋开源;李月森;龙胜清;曾禹人;;西藏改则地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上三叠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庆高;刘鸿飞;胡敬仁;毛国政;蒋光武;陈国荣;;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中段地质结构及形成演化新探[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曹圣华;罗小川;唐峰林;陈鲁根;;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弧—盆系时空结构与地史演化[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潘桂棠;王立全;耿全如;尹福光;;20年后再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卢书炜;任建德;杜凤军;刘品德;裴中朝;;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尼玛段闭合时间探讨[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秦元喜;董志远;张福振;;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断裂带——新疆一个重要的构造结合带[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9)[C];1991年
6 郝天珧;刘建华;王谦身;Suh Mancheol;戴明刚;阎晓蔚;;对下扬子与华南边界结合带东延问题的地球物理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7 戴宗明;胡世华;于远山;彭波;罗森林;王康明;;甘孜-理塘结合带区调新进展[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李兴振;潘桂棠;罗建宁;;论三江地区冈瓦纳和劳亚大陆的分界[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C];1990年
9 贺日政;高锐;侯贺晟;酆少英;熊小松;;横过塔里木盆地与西南天山南缘结合带深反射地震剖面[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贺菊瑞;王爱国;芮行健;李春海;;钦—杭结合带东段成矿作用初探[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磊;钦—杭结合带(东段)多期次构造变形与成矿作用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75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7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