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古交区块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发布时间:2017-08-17 05:12

  本文关键词:古交区块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更多相关文章: 古交区块 煤层气 气体组分 同位素 成因


【摘要】:基于古交区块煤田地质勘探资料以及煤层气井排采气体组分、甲烷碳氢同位素质谱等相关测试分析,查明了该区块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煤层气组分主要以甲烷为主,组分浓度介于85.36%~99.23%,其次为氮气,重烃含量最少,属于干气~特别干的气体。煤层气δ~(13)C_1介于-62.24‰~-40.70‰,δD介于-244.3‰~-229.3‰。以热成因气为主。煤层气δ~(13)C_1随着煤级增加呈变重趋势,随着埋深增加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古交区块矿化度整体从北向南逐渐增加,说明该地区水动力条件从北向南逐渐增强。南部刑家社矿区甲烷碳同位素较重,而北部镇城底矿区、西曲矿区以及马兰矿区的部分地区甲烷碳同位素较轻。研究区北部(MCQ9)煤层埋藏浅,露头发育,煤的R_(o,max)介于1.14%~2.18%,且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形成了生物成因与热成因混合气体。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地质处;
【关键词】古交区块 煤层气 气体组分 同位素 成因
【基金】:山西省煤层气联合基金资助项目(20120120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34-004)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1],煤层气勘探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山西西山煤田古交区块作为中国炼焦用煤的主要生产地之一,现已建成煤层气商业性开发区块[2]。古交区块煤层气资源量约820亿m3[3],煤层气开发具有资源量大、埋藏浅、含气量高、渗透率高等优点[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陆武,孙茂远,胡爱梅,潘军;适合中国煤层气藏特点的开发技术[J];石油学报;2002年04期

2 朱志敏;杨春;沈冰;崔洪庆;;煤层气及煤层气系统的概念和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6期

3 才思斯;许浩;汤达祯;赵俊龙;彭己君;孟金落;于明杰;;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类型及地质意义[J];中国煤层气;2011年02期

4 张文昭;煤层气──我国未经开发的能源[J];特种油气藏;1996年03期

5 查尔斯 R·纳尔逊,蓝晓梅;煤层气藏储量分析方法的评价[J];中国煤层气;1999年01期

6 王生维,段连秀,张明,陈钟惠;煤层气藏分析的参数与流程[J];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7 饶孟余,冯三利;煤、气一体化开采煤层气方法的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2年01期

8 欧成华,李士伦,杜建芬,邓奎;煤层气吸附机理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孙斌,王宪花,陈彩虹,张继东;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4年05期

10 麻翠杰,郭大浩,邓英尔,黄润秋,刘慈群;致密煤层气运移的数值模拟[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龙;;煤层气参数测试及其意义[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2 刘炎昊;张苗;刘传喜;;河南省煤层气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前景评价[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3 张文忠;周尚忠;孟尚志;赵军;莫日和;;山西省柳林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影响[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潘一山;唐巨鹏;李成全;石强;;煤层气渗流的核磁共振成像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赵靖舟;时保宏;;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富集单元及其特征[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陈振宏;王一兵;张亚蒲;王宪花;杨焦生;;煤层气藏储层研究的新方法[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孟艳军;汤达祯;许浩;曲英杰;张文忠;刘一楠;;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理论的建立与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俊乾;刘大锰;姚艳斌;蔡益栋;张百忍;;郑庄区块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及开发前景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孟军;宋岩;苏现波;柳少波;秦胜飞;洪峰;;煤层气聚气历史研究及其地质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何应付;杨正明;孙平;李安启;;变形介质分形煤层气藏压力动态特征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蔚语;煤层气试井测试,,最合适方法的选择[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中国煤炭报》记者 魏延昌 本报记者 涂建洲;点燃红土地的希望之火[N];中煤地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燕燕;煤系多层叠置含水系统及煤层气合排水源判识[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王凤林;矿区煤层气综合开采模式判识系统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杨新乐;低渗透煤层煤层气注热增产机理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马东民;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方志明;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机理及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白培中;西山煤田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多煤层段压裂技术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周s

本文编号:687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87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