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南坳陷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格局分析
本文关键词:塔西南坳陷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格局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岩相古地理 早、中寒武世 台地边缘 颗粒滩 塔西南坳陷
【摘要】:塔西南坳陷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格局是该区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和白云岩规模储集层发育的重要因素。以露头、钻井及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寒武系沉积前古构造,中、下寒武世地层结构,以及地震相特征,分析塔西南坳陷早、中寒武世古地理格局,研究寒武系生储盖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寒武系沉积前昆仑山前叶城—皮山—和田一带发育南华—震旦系裂谷体系,呈楔状向巴楚隆起剥蚀尖灭。受继承性沉降作用的影响,早、中寒武世巴楚隆起为克拉通内坳陷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山前凹陷为克拉通边缘盆地相沉积,从巴楚隆起向南到昆仑山前表现为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台地—斜坡—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在麦盖提斜坡南部到山前凹陷北部发育北西向展布的台地边缘相,其中下寒武统为缓坡型台缘;中寒武统在坳陷西段为缓坡型台缘,坳陷的中、东段为弱镶边型台缘。山前盆地相烃源灶、斜坡区台缘礁滩相高能颗粒白云岩及膏泥岩盖层等生储盖条件,决定塔西南坳陷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早、中寒武世 台地边缘 颗粒滩 塔西南坳陷
【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090106-4)
【分类号】:P618.13;P531
【正文快照】: 0引言岩相古地理重建对揭示含油气区生储盖发育特征有重要意义[1]。塔西南坳陷是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有利接替区,中、下寒武统是该区深层碳酸盐岩重要的储集层和区域性盖层[2],也是烃源岩发育的重要层位[3],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关系到有利储集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岩相古地理》编委会[J];岩相古地理;1998年02期
2 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鲍志东;中国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J];古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3 张鹏飞;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代表作——《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J];地质科学;2005年02期
4 ;岩相古地理研究面临的挑战[J];吐哈油气;2005年04期
5 蒋维红;董春梅;闫家宁;;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断块油气田;2007年03期
6 华夏;张勤勤;;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7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J];古地理学报;2010年05期
8 刘绍龙;张文昭;郭玮;;岩相古地理W的~j制方法[J];地质知识;1956年05期
9 丘东洲;标志我国岩相古地理研究新进展的一次盛会[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5年04期
10 王德发;评《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少南;张国星;;华南二叠纪岩相古地理概述[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0)[C];1995年
2 陈洪德;田景春;;中国南方海震旦系—中三叠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3 刘亚雷;胡秀芳;王道轩;赵岩;张强;文磊;;塔里木盆地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C];2013年
4 冯增昭;鲍志东;吴茂炳;金振奎; 时晓章;;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夏军;钟华明;童劲松;;藏南洛扎地区侏罗、白垩纪岩相古地理特征[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冯增昭;彭勇民;金振奎;蒋盘良;鲍志东;罗璋;鞠天吟;汪红;;中国南方奥陶纪岩相古地理[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何幼斌;罗进雄;;中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岩相古地理[A];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陈润生;林东燕;江剑丽;;福建早侏罗世火山地层对比及岩相古地理特征[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徐克定;;下扬子震旦纪岩相古地理与几个构造问题探讨[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10 朱如凯;郭宏莉;何东博;罗忠;;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恳恳;中国岩相古地理编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2 张明春;第三代岩相古地理图重新编制[N];中国矿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西文;中扬子区晚三叠世—新近纪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自亮;燕山中东部高于庄组—雾迷山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臼齿碳酸盐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周恳恳;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
4 曹洁;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远景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昌峰;滇西保山地区石炭系综合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王成;中扬子地区早寒武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赵凯强;祁连山寒武纪岩相古地理[D];长安大学;2016年
4 熊琦;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奥陶系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王书荣;渤海湾及邻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振鹏;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骆丁;浙江宁波地区第四系特征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9 袁振涛;欧龙布鲁克下古生界岩相古地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伟;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4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0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