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县哈日扎多金属矿区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本文关键词:青海都兰县哈日扎多金属矿区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摘要】:通过采集哈日扎多金属矿区不同矿带不同岩性的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探讨矿区的构造演化特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于120-60.2 Ma变化,具体可分为120-93 Ma、78 Ma和66-60 Ma三个年龄组,较好地体现了该地区经历不同构造隆升剥蚀作用,120-93 Ma和66-60 Ma分别代表冈底斯地体、喜马拉雅地体先后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时期向北俯冲并与北侧地块碰撞-汇聚的体现,78 Ma是区域上低级变质作用的反映。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结果显示,不同样品地质热历史相似,分为三个阶段:160-90 Ma、90-20 Ma、20 Ma至今,三个阶段分别隆升0.28 km、1.40 km、1.00 km,总的隆升量为2.68 km,第三阶段代表青藏高原及周缘新生代重大隆升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持续挤压和后期拉张环境下的整体强烈隆升。
【作者单位】: 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构造活动 磷灰石 东昆仑 青海省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No.2011-03-04-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72088、No.40872141)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项目(青地调勘2013-103)资助~~
【分类号】:P618.2
【正文快照】: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No.2011-03-0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72088、No.40872141)和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项目(青地调勘2013-103)资助哈日扎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省近年来新发现的新型矿产勘查区,主要成矿类型为斑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以往主要进行基础地质和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隆,万景林,周中毅;塔里木盆地轮南一井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及其热历史[J];核技术;1991年07期
2 付明希;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4期
3 袁万明,董金泉,保增宽;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地学前缘;2004年04期
4 田云涛;袁玉松;胡圣标;;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新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3期
5 焦亚先;邱楠生;阙永泉;;磷灰石裂变径迹与结晶C轴的夹角对模拟热历史的影响[J];现代地质;2013年05期
6 冯石;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分析在石油勘探中的初步应用[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7 王彦斌,王永,刘训,傅德荣,王军,王世成;天山、西昆仑山中、新生代幕式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J];中国区域地质;2001年01期
8 许长海;周祖翼;P.Van Den Haute;J.L.Mansy;杨风丽;;合肥盆地构造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J];石油学报;2006年06期
9 王世明;马昌前;佘振兵;陈志勇;杨颖;;柴西新生代沉积源区及盆地热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5期
10 王先美;钟大赉;王毅;;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脆性断裂活动的时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亚先;邱楠生;;磷灰石裂变径迹与结晶C轴的夹角对模拟热历史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世成;康铁笙;荆贵茹;周礼成;汪屹华;;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及年龄的热历史意义及应用[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杨蓉;;磷灰石裂变径迹多元动力学模拟[A];第十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田云涛;朱传庆;徐明;饶松;Barry P.Kohn;胡圣标;;白垩纪以来米仓山—汉南穹窿剥蚀过程及其构造意义: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5 袁万明;;西藏冈底斯带南木林地区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A];第九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士林;林舸;肖焕钦;;沾化凹陷构造-热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志诚;郭召杰;吴朝东;方世虎;;天山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证据[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军;金小赤;任留东;陈炳蔚;;西昆仑北坡克里阳剖面新生代沉积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施小斌;王良书;郭随平;;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在复杂热史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袁万明;董金泉;李红阳;王世成;;磷灰石裂变径迹对甘肃省大水金矿成矿时代的制约[A];固体核径迹论文集——第八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建辉;贺兰山、秦岭山脉新生代伸展隆升及断层摩擦生热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少飞;北祁连山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彭杨伟;酒泉、肃北盆地新生代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06年
3 李清洋;祁连山东段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彭杨宏;柴达木盆地北缘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7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27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