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瞬变电磁法一维烟圈反演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面瞬变电磁法一维烟圈反演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瞬变电磁法 一维 正演 全区视电阻率 烟圈反演
【摘要】:本文首先进行了瞬变电磁一维正演理论研究,推导出了回线源在均匀水平层状介质中的电磁响应计算公式,采用快速汉克尔变换和正、余弦变换的数值滤波算法以及G-S逆拉普拉斯算法计算了垂向感应电压.区别于传统一维反演一般基于晚期视电阻率,利用二分查找法和平移算法计算得到了全区视电阻率,在全区视电阻率的基础上,根据蒋邦远提出的烟圈反演方法进行了地面瞬变电磁法一维烟圈反演技术研究,最后对理论数据及实测数据进行了一维反演解释,证明了这种烟圈反演技术有助于提高实际反演解释工作的准确性.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一维 正演 全区视电阻率 烟圈反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4001,41164003,41264004,41304113)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1BAB203045) 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开放基金(RGET1308)联合资助
【分类号】:P631.325
【正文快照】: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昌330013Fundamental Science on Radioactive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Technology Laboratory,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doi:10.6038/pg201602250引言瞬变电磁法(简称TEM)是时间域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会翠;汤井田;徐志敏;;瞬变电磁法2.5维有限差分正演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05期
2 杨海燕;邓居智;汤洪志;林云;;全空间瞬变电磁法资料解释方法中的平移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年03期
3 薛国强;王贺元;闫述;周楠楠;;瞬变电磁场时域格林函数解[J];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4 李建慧;朱自强;鲁光银;曾思红;;回线源瞬变电磁法的三维正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2期
5 杨海燕;岳建华;;地下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核函数算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6 薛国强;陈卫营;周楠楠;李海;;接地源瞬变电磁短偏移深部探测技术[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1期
7 刘俊;杨海燕;林云;;地下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二分搜索算法[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5期
8 李建慧;朱自强;曾思红;刘树才;;瞬变电磁法正演计算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4期
9 丁艳飞;白登海;许诚;;均匀半空间表面大定源瞬变电磁响应的快速算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6期
10 李杰;柳建新;童孝忠;刘颖;;基于全区视电阻率的线源FCSEM二维正演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小红;瞬变电磁中心回线装置一维正反演算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郭嵩巍;中心回线瞬变电磁一维正反演算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营;薛国强;;SOTEM一维等效源反演方法[J];物探与化探;2016年02期
2 李锋平;杨海燕;邓居智;汤洪志;刘少光;谢石文;董萌萌;;地面瞬变电磁法一维烟圈反演技术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2期
3 王显祥;温建亮;底青云;邓居智;;电偶源瞬变电磁工作装置及观测参数选择对比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2期
4 刘愿愿;席振铢;蒋欢;王鹤;;积分方程法模拟层状介质中薄板的瞬态响应[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2期
5 杨怀杰;潘和平;孟庆鑫;郭博;;导电围岩对井中三维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J];石油物探;2016年02期
6 刘尧;李延清;陶鹏飞;胡尊平;;瞬变电磁三维数值模拟进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6年03期
7 侯东洋;薛国强;陈卫营;;SOTEM与CSAMT对低阻层的分辨能力比较[J];物探与化探;2016年01期
8 陈卫营;薛国强;崔江伟;钟华森;;SOTEM响应特性分析与最佳观测区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2期
9 方绪顺;钱亚俊;何宁;王国利;汪漳淳;张桂荣;何斌;;McSEIS多功能综合地震仪在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10 刘晓;谭捍东;;瞬变电磁法全空间三维伪谱法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江伟;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全程视电阻率计算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马玉龙;瞬变电磁合成孔径成像方法分辨率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谢石文;瞬变电磁法同一回线与“8”字形回线一维正反演对比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朱宁军;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探测一维正反演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闫国翔;电性源瞬变电磁激电效应的正反演方法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易秋田;中心回线瞬变电磁2.5维正演及反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凌飞;瞬变电磁法低阻层屏蔽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伟都;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含水性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yN鹏;大回线源瞬变电磁法全域视电阻率定义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段明杰;磁性大定源回线装置的全区、全期视电阻率的计算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国强;陈卫营;周楠楠;李海;;接地源瞬变电磁短偏移深部探测技术[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1期
2 岳建华;杨海燕;邓居智;;层状介质中地下瞬变电磁场全空间效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4期
3 李建慧;朱自强;曾思红;刘树才;;瞬变电磁法正演计算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4期
4 李世建;;无穷积分的数值计算[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13期
5 李建慧;朱自强;刘树才;刘鑫明;曾思红;罗文歆;;基于Gaver-Stehfest算法的矩形发射回线激发的瞬变电磁场[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3期
6 闫述;薛国强;陈明生;;大回线源瞬变电磁响应理论研究回顾及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3期
7 李建慧;朱自强;刘树才;曾思红;赵云威;;模拟退火法计算大定源瞬变电磁法的视电阻率[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1期
8 吴桂桔;胡祥云;刘慧;;CSAMT三维正演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5期
9 李建慧;刘树才;朱自强;鲁光银;赵晓博;赵双求;;矩形回线激发的电磁场与磁场的对称关系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翁爱华;刘云鹤;陈玉玲;董瑞春;廖祥东;贾定宇;;矩形大定源层状模型瞬变电磁响应计算(英文)[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嵩巍;中心回线瞬变电磁一维正反演算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悦慧;基于神经网络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CDI成像与反演初探[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杨云见;中心回线瞬变电磁资料处理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体小编;;烟圈大炮[J];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2014年03期
2 白木;;奇特的“烟圈大炮”[J];知识就是力量;2008年02期
3 兢兢;;烟圈大炮来了![J];科学大众(中学版);2009年02期
4 陈泽顺;“烟圈模型”的研究[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余小英;;纸箱吐烟圈实验中烟圈形成原理探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彭仲秋;段新力;毕武;黄显义;袁小龙;李永华;;瞬变电磁“烟圈”反演实现[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年05期
7 许洋铖;吴燕清;崔梞;韩双;;基于“双烟圈”理论的瞬变电磁全期视电阻率计算[J];物探与化探;2014年03期
8 王大设;汪志军;刘盛东;于景惃;;基于烟圈效应的11点超前探观测系统设计[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年03期
9 蒋邦远;磁源TEM测深一维反演经验式及应用效果[J];物探与化探;2000年02期
10 郭嵩巍;李斌;郑凯;;瞬变电磁烟圈反演方法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殿胜;为了健康戒烟[N];中国老年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浩金牛;废气排放中烟圈的形成及运动规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3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4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