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矿区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东胜矿区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东胜矿区 富水性特征 陆相沉积环境 地质构造
【摘要】:东胜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其煤炭资源丰富,受陆相沉积环境和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不同含水层富水性相差较大,这给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带来极大的威胁。研究该地区的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前提。本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东胜矿区西部的泊江海子矿和东部的色连二矿为例,收集整理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系统分析研究区前期侏罗系含水层的抽水试验成果和后期放水试验成果,得出东胜矿区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特征为:区域性弱富水,局部中等富水。从区域陆相沉积环境、多期地质构造分析了东胜矿区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即:东胜矿区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由强到弱为辫状河相、曲流河相、湖泊相,且砂岩越发育地段,富水性越强;后期地质构造越发育地段,富水性越强。
【关键词】:东胜矿区 富水性特征 陆相沉积环境 地质构造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1.4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含水层富水性特征评价方法12-13
- 1.2.2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环境13
- 1.2.3 含水层富水性影响因素13-14
- 1.3 研究内容14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7
- 1.4.1 研究方法14
- 1.4.2 技术路线14-17
- 2 研究区概况17-27
- 2.1 自然地理17-20
- 2.1.1 地理位置17-18
- 2.1.2 地形地貌18-20
- 2.1.3 气候20
- 2.2 地质及水文地质20-27
- 2.2.1 地层20-23
- 2.2.2 构造23-24
- 2.2.3 含隔水层分析24-25
- 2.2.4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25-27
- 3 东胜矿区含水层富水性特征27-41
- 3.1 含水层富水程度划分依据27-28
- 3.2 东胜矿区不同含水层富水性特征28-34
- 3.2.1 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_(lzh))含水层富水性28-30
- 3.2.2 侏罗系中统(J_2)含水层富水性30-32
- 3.2.3 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_(1-2y))含水层富水性32-34
- 3.2.4 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_(3y))含水层富水性34
- 3.3 东胜矿区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局部富水性特征34-41
- 3.3.1 东胜矿区西部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局部富水性34-38
- 3.3.2 东胜矿区东部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下段含水层局部富水性38-41
- 4 东胜矿区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影响因素分析41-65
- 4.1 东胜矿区侏罗系沉积环境对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41-61
- 4.1.1 煤层顶板沉积物的来源42-43
- 4.1.2 沉积界面及沉积单元划分43-45
- 4.1.3 沉积环境分析45-56
- 4.1.4 沉积相分布56-58
- 4.1.5 沉积环境对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58-61
- 4.2 东胜矿区地质构造对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61-65
- 4.2.1 东胜矿区西部地质构造对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61-64
- 4.2.2 东胜矿区东部地质构造对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64
- 4.2.3 地质构造对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64-65
- 5 结论与建议65-67
- 5.1 结论65
- 5.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3
- 作者简介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增银;岩层“富水性”及评价方法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1987年03期
2 章权;“富水性”小议[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1年06期
3 张建民;关于水文地质编图中岩层富水性的评价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1年02期
4 刘怀忠;韩宝平;;大屯矿区奥陶系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在地层富水性研究中的意义[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5 范春学,李同霖;对峰峰鼓山奥陶系中统富水性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地质;2001年01期
6 李文东,张新霞,唐德才,荣晓伟,潘伟辉,别立珍;滕县煤田滕北矿区奥灰富水性研究[J];江苏煤炭;2003年03期
7 曾华;高毅明;张富民;;方山口北第三系层间水的补给及富水性规律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9期
8 王星明;陈昌礼;马伏生;郭栋;;小型煤矿采空范围及其富水性的探测[J];石油仪器;2009年05期
9 武旭仁;魏久传;尹会永;张迎秋;;基于模糊聚类的顶板砂岩富水性预测研究——以龙固井田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张文泉,李加祥,张红日,席京德,官云章,于旭磊;兴隆庄煤矿3煤顶板岩层富水性分区[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治国;郑永红;王俊;姚多喜;;淮北杨柳煤矿太灰富水性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尹尚先;王尚旭;;范各庄地应力场控制下的介质富水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褚凯;王凯;徐庆国;;临矿集团王楼二号矿井21201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研究[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韩超;泮晓华;李国梁;涂杰楠;;基于GIS多源信息集成的含水层富水性模糊层次分析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5 杨文钦;;八里铺断层的富水性探测[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潘启章;吴有信;于联盟;王玉珏;马克娜;;淮北煤田松散层电性特征及富水性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章俊;煤层底板灰岩富水性定量综合物探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杨志;临涣矿区深部太灰岩溶发育及富水性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丽;东胜矿区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崔雪丽;综采顶板砂岩富水性多元信息预测模型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徐彭远;五沟煤矿太原组灰岩上段富水性特征及矿井涌水水源判别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宣良瑞;卧龙湖煤矿K3砂岩富水性评价及8101面涌水水源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44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4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