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广西姚村地下河水化学特征及其时空变化

发布时间:2017-08-27 05:40

  本文关键词:广西姚村地下河水化学特征及其时空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岩溶水 地下河系统 水化学特征 岩溶作用 农业活动 广西黎塘姚村


【摘要】:以广西黎塘姚村地下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丰水期(6月份)、平水期(9月份)、枯水期(12月份)各采样点的地下水进行水化学研究,揭示了姚村地下河的水化学组成,探讨其水化学性质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空间上,电导率、Ca~(2+)和Mg~(2+)浓度自地下河上游至下游逐步升高,地下河出口处(3~#采样点)电导率远高于其他点(丰水期589μS/cm、平水期634μS/cm、枯水期614μS/cm);在时间分布上,pH值,SO_4~(2-),NO_3~-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河出口处(3~#采样点)的NO_3~-浓度在枯水期有明显升高;研究区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受岩溶作用的强弱程度以及农业活动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岩溶水 地下河系统 水化学特征 岩溶作用 农业活动 广西黎塘姚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164)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164)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A035)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项目(2015008)
【分类号】:P641.3
【正文快照】: 我国南方岩溶区3 066条地下河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由于岩溶环境本身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岩溶地下河正面临水质退化、水源枯竭等多方面的威胁[1-2]。广西黎塘镇的水资源量相对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东面姚村地下河长期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建国,章程,谢运球,翁金桃;云霄洞地下河开发利用及洪涝灾害治理[J];中国岩溶;2000年02期

2 郭纯青;中国岩溶地下河系及其水资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年05期

3 谢运球,袁道先;地下河系统水土资源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6期

4 谢运球,裴建国;板文地下河系统内涝[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5 郭芳,姜光辉,裴建国,章程;广西主要地下河水质评价及其变化趋势[J];中国岩溶;2002年03期

6 杨群兴;;广东黎水地下河开发利用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3期

7 覃小群;蒋忠诚;李庆松;易连兴;;广西岩溶区地下河分布特征与开发利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06期

8 蒲俊兵;袁道先;蒋勇军;;重庆市地下河的空间分布及水资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2期

9 邹胜章;于晓英;卢海平;;基于自动监测的柳州鸡喇地下河水质变化特征[J];中国岩溶;2011年01期

10 熊康宁;王恒松;李贵云;陈东升;;奔流在贵州地下的河[J];森林与人类;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世界级地下河待开发[A];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8年

2 刘景兰;郭纯青;;广西岩溶地下河系初步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应繁;鄂西南岩溶地区首次找到地下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2 记者 何毓敏;开发千条地下河解1300万人之渴[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地调;我国有3000多条地下河[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庞革平 景奉才;南丹岩溶洞科考获重大发现[N];中国矿业报;2001年

5 郭亮;赤水河岩溶流域地下水家底摸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建国;寨底地下河系统水质演化趋势及碳汇通量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文昊;土壤微生物活动下的氮、磷变化及对地下河水质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曹嘉一弘;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发育分布规律统计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杨光照;岩溶山区高位地下河成库条件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4 胡大超;岩溶地下河雨季~(15)N同位素及微常量元素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薛倩倩;岩溶槽谷地下河系统动态变化及含水介质各向异性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陈雪彬;重庆青木关岩溶地下河水文过程模拟[D];西南大学;2014年

7 汪进良;桂林毛村地下河出口电导率及NO_3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8 贾鹏;利用N和Sr同位素示踪农业区岩溶地下河系统硝酸盐污染来源[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文娟;湖南大龙洞地下河流域岩溶特征及其碳汇潜力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10 张典;基于SWMM的地下河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4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44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