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岩体中扁平大跨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节理岩体中扁平大跨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节理岩体 地下洞室 破坏模式 离散单元法 围岩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速公路隧洞、高速铁路隧洞、城市地铁等大量地下工程的兴建,所遇到的工程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由于节理岩体的复杂性,以往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应用于分析地下工程的方法已经难于满足对节理岩体中地下工程问题的分析和工程建设的要求。围岩压力计算是各类地下支护结构设计的基础,而围岩压力的准确计算又依赖于围岩破坏模式的准确确定,又由于岩体本身是经过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天然地质体,力学特性较一般材料要复杂得多,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也众多,又由于扁平大跨地下洞室稳定性较差、变形破坏复杂,因此研究节理岩体中扁平大跨地下洞室围岩的破坏模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针对含有三组贯通节理岩体中扁平大跨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研究,采用离散单元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Ⅱ级围岩(硬岩)、Ⅲ级围岩(较硬岩)中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的破坏模式、围岩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的产生条件、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典型破坏模式的工程调控策略等进行了分析。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关于破坏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破坏模式影响因素众多的结论,从而确定了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2)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方案,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含有三组贯通节理岩体中扁平大跨地下洞室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归纳总结出Ⅱ级围岩条件下有拱顶掉块、楔形破坏、拱顶整体垮塌、拱项弯折内鼓、拱顶直筒型破坏5种破坏模式,Ⅲ级围岩条件下有拱顶掉块、拱顶掉块-边墙挤出、拱顶掉块-底板隆起、拱顶直筒型(烟囱型)破坏、边墙挤出、拱顶楔形破坏、拱顶整体垮塌、拱顶弯折-底板隆起、拱顶弯折内鼓9种破坏模式。对Ⅱ、Ⅲ级围岩条件下各种破坏模式的破坏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破坏过程可以划分为裂隙出现阶段、裂隙扩展阶段、裂隙持续扩展阶段、破坏完成阶段。对Ⅱ、Ⅲ级围岩每一种破坏模式的产生条件进行定性分析,,得出每一种破坏模式的主要控制影响因素。(3)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节理间距、节理倾角、洞室跨度、埋深、侧压力系数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得出节理间距、节理倾角、洞室跨度、埋深、侧压力系数对围岩破坏模式、破坏区、节理剪切区、节理张开区、塑性区均有一定的影响。(4)对本文归纳总结出的典型破坏模式,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了围岩破坏模式动态识别的基本方法,并针对本文提出的典型破坏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工程调控策略。
【关键词】:节理岩体 地下洞室 破坏模式 离散单元法 围岩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57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1 绪论13-25
- 1.1 研究背景13-15
- 1.2 研究意义15-16
- 1.3 存在的问题16-17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2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2-25
- 1.5.1 研究内容22-23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3-25
- 2 数值试验方法25-35
- 2.1 概述25-26
- 2.2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26-32
- 2.2.1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思想26-27
- 2.2.2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假定27-28
- 2.2.3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方程28-31
- 2.2.4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解法31-32
- 2.3 离散单元法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32-33
- 2.4 通用离散单元法软件及适用性33-34
- 2.5 本章小结34-35
- 3 节理岩体中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分类35-71
- 3.1 概述35
- 3.2 地下洞室开挖数值模拟试验方案设计35-40
- 3.2.1 基本假设35-36
- 3.2.2 采用的本构模型36-38
- 3.2.3 交试验与正交设计38-40
- 3.3 Ⅱ级围岩中地下洞室开挖围岩破坏模式分析40-51
- 3.3.1 计算模型40
- 3.3.2 模型物理力学参数及试验方案40-43
- 3.3.3 围岩破坏模式分析43-46
- 3.3.4 围岩破坏过程分析46-51
- 3.4 Ⅲ级围岩中地下洞室开挖围岩破坏模式分析51-65
- 3.4.1 计算模型51
- 3.4.2 模型物理力学参数及试验方案51-54
- 3.4.3 围岩破坏模式分析54-58
- 3.4.4 围岩破坏过程分析58-65
- 3.5 围岩破坏模式产生条件分析65-68
- 3.6 本章小结68-71
- 4 节理岩体中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影响因素分析71-111
- 4.0 概述71-72
- 4.1 节理间距的影响72-80
- 4.1.1 数值模型及试验参数的选取72-73
- 4.1.2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73-80
- 4.2 节理倾角的影响80-86
- 4.2.1 数值模型及试验参数选取80
- 4.2.2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80-86
- 4.3 洞室跨度的影响86-92
- 4.3.1 数值模型及试验参数的选取86
- 4.3.2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86-92
- 4.4 埋深的影响92-100
- 4.4.1 数值模型及试验参数的选取92
- 4.4.2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92-100
- 4.5 侧压力系数的影响100-108
- 4.5.1 数值模型及试验参数的选取100
- 4.5.2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100-108
- 4.6 本章小结108-111
- 5 节理岩体中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的调控策略111-121
- 5.1 概述111
- 5.2 围岩破坏模式动态识别111-113
- 5.3 典型破坏模式的调控策略113-119
- 5.4 本章小结119-121
- 6 结论与展望121-125
- 6.1 主要研究结论121-123
- 6.2 展望123-125
- 参考文献125-131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31-135
- 学位论文数据集1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海,何江达,范景伟;含断续节理岩体强度的各向异性[J];云南水力发电;2000年02期
2 马泽玲,王燕昌,任克亮,李进;节理岩体的无单元模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岳士弘;节理岩体中渗流引起的能量损失[J];爆炸与冲击;2002年02期
4 原磊;王成;;椭圆形节理岩体单元受压时的结构力学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5 张志刚;乔春生;;改进的节理岩体变形模量经验确定方法及其工程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6 孙统立;方孝伍;张庆贺;;多层结构模型在节理岩体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7 刘远明;夏才初;;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贯通模型和强度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8 张志刚;乔春生;刘勇;;节理岩体强度特征研究综述[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5期
9 牛斌;杨海天;;基于均匀化方法的斜交节理岩体复合本构关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10 彭成佳;陈胜宏;;节理岩体的三维阶谱复合单元法初步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德;;节理岩体的有限元分析[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金华;王媛;;多组贯穿节理岩体的扩展遍布节理模型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支国华;孙钧;;地震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的半解析频域解的理论模型[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4 李仲奎;;层状节理岩体应力分析中的边界元法[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5 殷有泉;张彦山;;节理岩体稳定性分析的特征值方法[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杨长义;黄灿辉;;规则节理岩体破坏强度之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保长汉;;节理岩体的随机本构关系[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8 保长汉;;节理岩体的自适应不连续位移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9 周维垣;杨若琼;周力田;;坝基节理岩体稳定的三维弹塑性断裂有限元分析[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10 保长汉;陶振宇;;节理岩体的等效连续弹性模型[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娟;基于DDARF改进方法的节理岩体稳定性分析及控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林兴超;节理岩体破坏过程模拟及参数确定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肖术;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露天矿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及设计优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李润;循环荷载作用下节理岩体边坡疲劳劣化及其锚固效应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5 刘勇;节理岩体强度特征及宏观力学参数确定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杨旭旭;不同应力环境下断续节理岩体结构效应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肖卫国;节理岩体本构模型和其细观力学方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远明;基于直剪试验的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张秀丽;断续节理岩体破坏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宋林;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小龙;综合考虑宏、细观缺陷耦合的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超;动载下节理岩体破坏过程数值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周浩;水岩共同作用下节理岩体裂隙扩展过程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黄俊;节理岩体中扁平大跨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郭靓;节理岩体变形与强度特征的三维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秦娟;节理岩体的代表单元集合体的力学特性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0年
7 赵幸;基于能量原理的节理岩体裂纹扩展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黄妤诗;含填充节理岩体的单轴压缩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汤明高;节理岩体高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应用——以云南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邢闯锋;冻融节理岩体损伤断裂特性及有限元分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759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5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