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发布时间:2016-07-26 21:12

  本文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1期殷坤龙等: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33

从90年代起,围绕国际减灾10年计划行动,北

美及欧洲许多国家在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土地使用立法的风险评价研究。把原来单纯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拓展到了综合减灾效益方面的系统研究。例如:瑞士是世界上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与灾害立法十分成功的国家之一,瑞士在1979年就颁布了联邦政府土地管理法(LoiFédéralsurl’AménagementduTerritoire),有关自然灾害防治部分。法律在第22条规定:“各州需要调查并确定处于受自然动力严重威胁的土地范围”。以联邦政府法律为依据,各州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州政府法律。如沃州(V)在年制定的土地管理法律第89:,如雪崩、滑坡、、评估、禁止在灾害危险区方面属于违法,另一方面作为财产保险范畴,保险公司拒绝接纳灾害高危险区的财产保险业务,从而保证了瑞士全国范围内自然灾害的最有效控制。

由于GIS技术具有空间分析、制图功能和可视化的特点,GIS技术在地质灾害区划研究方面正得到快速发展。以GIS软件为技术平台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价系统研究正逐步成为本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例如:M.Michael2Leiba等,2000年在澳大利亚的一项城市发展规划项目斜坡地质灾害研究中,把斜坡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风险评价作为一体,以GIS软件为技术平台,分别采用平面和三维评价系统,对Cairns地区斜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风险区划进行研究。殷坤龙、张梁等,在2002年采用GIS平台与信息量模型结合,首次开展了1∶600万比例尺的全国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区划。

越来越严重,受潜在地质灾害困扰的县级城镇达400多个,有1万多个村庄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

西部地区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区域,将有更多的基础实施建设、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项目要在我国西部全面展开。而西部地区恰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地质环境脆弱,区域内的来。,由于忽视,如:宝;1980年成昆线铁西车站滑坡中40天;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由于处于我国地质灾害的高发区,铁路线在建成后的30年间,因地质灾害中断行车195日,经济损失2.49亿元人民币(刘光代,1991)。四川省的渡口市是受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的城市之一,95%的地质灾害的高危险性区是因人为活动而诱发的(WangSijing,1987)。又例如:位于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安康地区属于崩滑流地质灾害易发区,同时又是我国的贫困地区之一,2000年的6月至7月期间,由于连续5次特大暴雨的袭击,诱发了规模不等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共4215处,造成213人死亡,使多处桥梁、路基被毁,5条国、省干线公路和49条县乡级公路中断,襄渝铁路中断行车7天之久,所造成的损失高达6亿多元。

4 有关基本术语与定义

当今国际上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地质灾害及风险评估的基本术语是198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计划中,由美国著名的滑坡专家Varnes提出,随后得到了国际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

3 我国地质灾害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空间上的规律性和时间上的突发性特点。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内,造成百人以上死亡的重大地质灾害事件在我国几乎年年发生。最严重的1998年,全国共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18万处,较大规模的有447处,造成1157人死亡,1万多人受伤,50多万间房屋被毁坏,经济损失270亿元人民币。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与治的总体特点是:地质灾害理论研究和防治水平逐步在提高,但灾害的客观存在仍然

全面认同,用于对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

由于不同国家语言文字含义的差异,对于“灾害”、“风险”两词语表达的理解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英语的hazard相当于法语中的risque,而英语中的risk却相当于法语的alerte。在我国学术界,对灾害与风险的用法目前很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灾害就是一种结果,这就等同于上述的风险定义。因此,灾害与风险概念的混合使用,也给学术界的交流带来了一些理解上的不便。本项目建议,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一定义来开展我国的地质灾害与风险评估研究有利于统一全国标准,也有利于与国际使用相一致。


  本文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6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6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1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