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因与成藏主控因素

发布时间:2017-08-31 04:20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因与成藏主控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 靖西地区 早古生代 奥陶系中组合 天然气成因 源储接触关系 充注能力 富集差异 成藏主控因素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扩边勘探过程中,在靖西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中发现了多个含气区,但各含气区及各含气层段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差异明显,目前尚不清楚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为此,依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值等地球化学资料,对比分析了该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并研究了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该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与奥陶系上组合、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相似,均以上古生界生成的煤型气为主,但混有一定量的油型气;②受煤系烃源岩生烃中心和源储接触关系的影响,平面上由北向南、纵向上从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_(10)亚段到马五_5亚段,煤型气所占比例依次增大。结论认为,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藏主要受控于以下因素:①供烃窗口处天然气的充注能力决定了天然气的富集程度;②马五_5—马五_(10)亚段输导通道的差异控制了天然气的纵向运移及分布:③构造与储层叠合关系控制了天然气的横向运移方向及成藏范围。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靖西地区 早古生代 奥陶系中组合 天然气成因 源储接触关系 充注能力 富集差异 成藏主控因素
【基金】: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编号:2013E-050207)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鄂尔多斯盆地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因与成藏主控因素@刘新社$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蒋有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侯云东$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景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文彩霞$中国石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文波;;展望我国天然气工业——天然气座谈会上的发言[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年06期

2 唐友军;;渤中地区天然气成因[J];断块油气田;2007年03期

3 郭金瑞;;太阳岛—葵花岛构造带天然气成因及成藏地质规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2期

4 王多义;邓美洲;刘应汉;刘亚伟;李幸运;鲁人齐;;天然气中金属微量元素的发现及其生态环境意义[J];地学前缘;2008年06期

5 徐思煌;杨传超;杨松岭;郑丹;;缅甸安达曼海域中部天然气成因与气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年02期

6 汪栋刚;张勇;;川西坳陷天然气成因分析[J];内江科技;2013年03期

7 陈荣书;天然气成因研究现状介绍[J];地质科技情报;1983年01期

8 朱岳年;天然气中非烃组分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4年01期

9 郭英强;柴参—井天然气特征及成因类型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1996年04期

10 李永林,乔桂林,姚亚明,田纳新,严永新,付代国;孔雀1井天然气成因初探[J];河南石油;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松花;李景坤;胡云娣;;尚9-4井杨大城子油层天然气成因分析[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钜源;朱日房;陶军明;廖永胜;;秧1井天然气的成因及地质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刘伟;李景坤;李振广;宋兰斌;;徐深1井天然气成因与生气量计算[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孙永红;;大杨树盆地杨参1井天然气成因特征[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武金云;陈能贵;张润合;陆俊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天然气成因与来源探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孙永红;迟宏;;方正断陷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勘探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卢进才;魏仙样;李玉宏;姜亭;;汾渭盆地富氦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条件初探[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李贤庆;肖贤明;唐永春;米敬奎;申家贵;肖中尧;;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天然气的成因[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瞿剑;36项鉴别指标揭示天然气成因[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巧然;科学探秘天然气成因[N];中国石油报;2011年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简介(一)[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洪峰;成长的足迹[N];中国石油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孙利民;开辟油气勘探新领域[N];科技日报;2009年

6 胡敏;演绎天然气快速发展神奇[N];四川日报;2008年

7 江其勤;首部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示踪体系专著问世[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2008年中国石油集团科技十大进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任黎明;为神州“争气”[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1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金星;理论与技术:双手托举大气田[N];中国石化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付晓文;天然气的再分配及其成藏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杨恺;廊固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和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3 张海祖;热成因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宗礼;天然气中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测定及差异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2 柴先平;西安地热水伴生富氦天然气成因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孙慧翠;德惠断陷火山岭组天然气分布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4 庞爱兴;廊固凹陷天然气成因及富集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5 刘大为;英台断陷深层烃源岩评价及天然气成因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6 王广源;辽河东部凹陷南段沙三段天然气成藏机理类型与分布序列[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763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63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6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