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包络的汶川大地震高频地震波辐射区域反演及近场加速度合成

发布时间:2017-09-01 11:16

  本文关键词:基于包络的汶川大地震高频地震波辐射区域反演及近场加速度合成


  更多相关文章: 汶川地震 高频辐射区域反演 加速度包络衰减关系 差分进化 加速度记录合成 地震学


【摘要】:合理地估计汶川破坏区域的地震动有助于地震灾害的研究.通过利用芦山地震记录建立的加速度包络衰减关系和汶川地震近场30个台站的加速度包络,基于线源模型,采用差分进化方法反演了汶川地震断层面上高频(1Hz)辐射区域分布.结果表明:断层面上高频辐射分布很不均匀,辐射较强的区域主要位于:(1)产生较大地表破裂的映秀、北川和南坝区域;(2)映秀和北川等凹凸体的周边区域,包括震中东北侧60~90km区域、北川和南坝东北侧30km处;(3)断层破裂停止的东北端约30km长的区域.其中,破裂贯穿到地表的映秀、北川和南坝是低频和高频辐射都很强的区域.对于无观测记录场点,选择其临近且场地条件类似的台站加速度提取平稳随机过程,结合高频辐射分布和衰减关系得到的包络,合成了加速度时程,可为汶川地震结构震害分析提供地震动输入.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汶川地震 高频辐射区域反演 加速度包络衰减关系 差分进化 加速度记录合成 地震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91315301-10;51378479) 黑龙江省留学归国科学基金项目(No.LC201403)
【分类号】:P315
【正文快照】: 0引言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Mw7.9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极其严重的工程震害.强震观测资料和震后烈度调查表明(袁一凡,2008),汶川地震强地震动的分布范围大,影响范围广,地震动空间差异大.震后不仅全球地震台网获得了大量记录,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也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维强;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地面加速度峰值计算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2 孟凡超;袁晓铭;孙锐;曹振中;;加速度峰值不对称性特征及其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1期

3 杨帆;罗奇峰;;基于四区域椭圆模型的汶川8.0地震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拟合[J];振动与冲击;2010年05期

4 杨帆;罗奇峰;李炳乾;车伟;;基于汶川地震的我国黄土地区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5 崔建文,樊跃新,温瑞智;应用神经网络建立加速度峰值衰减规律[J];地震研究;1997年03期

6 徐扬;赵向佳;;四川汶川8.0级地震山西数字强震动记录中水平单分向加速度峰值与矢量合成水平向加速度峰值的关系[J];山西地震;2008年03期

7 倪永军,朱f^;近断层地震的加速度峰值比和反应谱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李建亮;亢川川;何玉林;梁明剑;;场地条件对地面加速度峰值离散性的影响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1年04期

9 鄢家全 ,郝玉芹;工程抗震设防中的烈度与加速度[J];城市与减灾;2005年06期

10 冯静;高孟潭;胥广银;陈鲲;;Hi-net速度微分与KiK-net加速度对比研究[J];地震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俞言祥;高孟潭;;9.21台湾地震的近场加速度峰值分布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赵雯佳;徐平;林向东;白立新;;2011年10月12日北京市石景山区M2.1地震近场加速度记录初步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王俊;陈善锋;王剑平;;梨的撞击加速度学特性研究[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泽仁志玛;陈会忠;;利用seed波形事件数据计算加速度峰值[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立;卓卫东;范立础;;基于概率烈度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分布的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周炳荣;肖桂青;;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烈度和地面加速度峰值衰减规律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楠;LNG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陈立伟;地震作用下黄土暗穴的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3 吴伟;浮放设备地震反应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王翠翠;考虑液固耦合储液罐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5 张晓娜;人行激励下楼板舒适度评价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6 吴必涛;高速列车引起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平扭耦联振动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1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71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