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新生代古气候事件的沉积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新生代古气候事件的沉积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隆升 全球变冷 古气候环境
【摘要】:为了解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的古气候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新生代沉积物的沉积学研究,借助粒度分析和磁化率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综合石膏层剖面测量数据以及孢粉数据,对比同时期其它剖面的沉积记录以及全球氧同位素变化趋势,初步得到以下认识:(1)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新生代出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上油砂山组以及狮子沟组,总厚约5271m,粒度整体表现为现为粗—细—粗的大旋回,经历了湖泊三角洲相—湖泊相—三角洲相—辫状河相的沉积环境演化,反映了湖盆从形成初期的山麓洪积扇前缘三角洲堆积到湖盆快速积水扩大形成大面积湖泊沉积,再到湖泊逐步缩小干涸后的河流沉积的过程。详细记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始新世以来完整的湖泛和湖退的过程,反映了盆地沉积古地理演化历史。(2)基于从粒度中提取出的环境敏感组分含量变化、磁化率变化趋势、石膏岩盐含量变化、孢粉数据以及与全球氧同位素曲线及周边盆地沉积记录的对比,我们将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43-2.5Ma的古气候环境变化分为6个阶段:阶段1(4948-5271m,37-43Ma),此阶段表现为寒冷干旱的气候环境;阶段2(4022~4747m,27-37Ma),表现为寒冷湿润的气候环境;阶段3(2436~4021m,16-27Ma),表现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阶段4(2041m-2435,13.5-16Ma),表现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较上一阶段更为暖湿;阶段5(564-2040m,5.4-13.5Ma),表现为寒冷干旱的气候环境;阶段6(0-563m,2.5-5.4Ma),表现为寒冷干旱的气候环境,较上一阶段干冷程度更高。(3)27-16Ma石膏+盐岩突然消失,粒度呈现减小的趋势,磁化率则表现为增大的趋势,且二者变化平稳,这都反映出此阶段柴达木盆地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我们注意到27Ma正好对应了晚渐新世暖期,在进入晚渐新世暖期以后,虽然经历了早中新世冰期短暂的降温事件,但在16-27Ma整个阶段在全球氧同位素曲线上表现的是一段相对平稳的温度较高的时期,27Ma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粒度和磁化率,石膏+盐岩所表现出的变化早于25Ma左右的青藏高原隆升事件,因此,我们认为16-27Ma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受到全球增温的影响。(4)14Ma粒度达到最小值,13.5Ma磁化率达到最大值,14-13.5Ma粒度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13.5Ma发生了一期季风增强事件,使得风力将流域外的物质带入盆地,风成砂成壤过程中所形成的小颗粒磁铁矿是大红沟剖面质量磁化率出现一个峰值原因。基于此推测,我们研究大红沟剖面沉积物粒度频率分布曲线时发现,大红沟剖面存在类似风成砂和粉尘的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与腾格里沙漠风尘和风成砂的粒度频率分布曲线相似。风成组分集中爆发在2000~2500米处,即13.5Ma左右。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颗粒呈现浑圆状或近圆状,表面有碟形撞击坑。风成沉积物粗颗粒含量较高,其众数值分布在100-200gm之间,一般以细砂为主,含少量的粉砂或中砂,风成砂在13.5Ma左右集中爆发,使得这一阶段的粒度升高,实验结果支持之前的推测。(5)经历新生代气候转型期之后,柴达木盆地真正意义上的干旱时间开始于13.5Ma。我们通过将大红沟剖面的粒度和磁化率数据与全球范围其他区域的数据的对比,结果支持全球变冷驱动模型,认为全球变冷(极地冰盖扩大)增强低纬度和高纬度的温度与气压梯度,抑制了携带水汽的湿润季风气流向北推进。极地冰盖和海冰的发育使冬季风变得更为强劲,降低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减弱大气环流强度,减少降水,导致东亚夏季季风强度降低,干旱度增强。(6)5.4Ma处质量磁化率曲线突然出现一个峰值,而相应的粒度曲线、全球氧同位素曲线、石膏+盐岩曲线却没有发生突变,我们考虑全球变冷对此次磁化率突增并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推测这可能代表了一次季风增强事件。我们选取了5.4 Ma的典型样品进行扫描电镜实验,发现代表性样品呈次圆状,颗粒之间由于不断撞击在颗粒表面分布有较多的撞击坑,具有风成砂的特征。实验结果支持我们的推断,岩石磁学性质改变可能与流域外风成物质的加入有关。
【关键词】:新生代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隆升 全球变冷 古气候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2
【目录】:
- 致谢3-4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变进展研究11-14
- 第二节 东亚季风/干旱化驱动机制研究回顾14-18
- 1.2.1 青藏高原隆升对东亚季风及青藏高原东北缘干旱化形成的影响14-15
- 1.2.2 晚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对东亚季风及青藏高原东北缘干旱化形成的影响15-17
- 1.2.3 特提斯海退缩对东亚季风及青藏高原东北缘干旱化形成的影响17-18
- 第三节 研究区研究进展18-19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9-21
-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问题21-22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剖面简介22-26
-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22-23
- 第二节 柴达木盆地地质概况23-26
- 2.1 大地构造位置23-24
- 2.2 盆地主要地层划分24-26
- 第三章 剖面沉积学研究26-35
- 第一节 实测剖面描述26-27
- 第二节 实测剖面沉积相与沉积演化27-35
- 第四章 大红沟剖面的古环境记录35-57
- 第一节 粒度分析35-52
- 4.1.1 粒度测试36-37
- 4.1.2 测试结果与分析37-52
- 第二节 磁化率分析52-57
- 4.2.1 磁化率测试53
- 4.2.2 测试结果与分析53-57
- 第五章 讨论57-69
- 5.1 柴达木盆地43Ma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57-60
- 5.2 新生代柴达木盆地重大气候事件的开始时间和机制探讨60-69
- 第六章 结论69-72
- 参考文献72-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诚;气候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湖北气象;1998年04期
2 郭华杰;;文明起源与气候环境[J];科学之友;1996年06期
3 程胜龙;王乃昂;;近60年兰州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程爱珍;梁玉红;谭斐;韦华红;;广西巴马长寿之乡气候环境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年01期
5 钟巍,王立国,李Pr;塔里木盆地南缘9-14世纪期间气候环境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6 帅莉莉;郭水连;喻迎春;;江西省中北部城市气候环境宜居性评价[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0年04期
7 ;院士称我国气候环境发生明显变化[J];生命与灾害;2011年09期
8 贺忠亮;;水利对气候环境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2年16期
9 张全明;;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环境的总体评价[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10 谢在永;人对气候环境有多大的适应能力[J];贵州气象;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理;梁玉红;;长寿之乡广西巴马气候环境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川西黄土气候环境与全球变化[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3 郝立生;张苍根;姚学祥;;衡水气候环境对小麦产量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邹欣;;浅谈在南方气候环境下如何做好纸质档案的保护工作[A];档案事业改革与创新——2013年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志文;李保生;温小浩;邱世藩;牛东风;欧先交;;华南之粤东北丘陵区末次间冰期红土的特征与气候环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启明;王世杰;欧阳自远;黎廷宇;谢兴能;;石笋的荧光特征及其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副秘书长 李连仲;城市生态与气候环境的关系[N];贵州日报;2007年
2 本报通讯员 穆振海;城市发展与气候环境相互影响[N];中国气象报;2013年
3 记者 邢开成 毛翠辉 通讯员 顾光芹;张承地区气候环境明显改善[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邯郸市人民政府市长 郑雪碧;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N];邯郸日报;2011年
5 市委常委、副市长 王晓然;保护气候环境 建设美好新乡[N];新乡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赵晓霞;“气候环境”成留学“重量级”参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北经;城市建设:气候评估举足轻重[N];中国气象报;2003年
8 市政府副市长 李敏;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N];张家口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楠;不同地区气候环境事件演变的研究方法探索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李荣彪;长江中下游网纹红土中氧化铁矿物相及其气候环境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静;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新生代古气候事件的沉积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杜波;青海冰凌山钙华沉积过程及其气候环境信息[D];长安大学;2006年
3 李华举;钙华年层的形成及气候环境因素控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潇敏;若尔盖高原泥炭微生物GDGTs分布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D];西北大学;2012年
5 李喜峰;论西周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西周社会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73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7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