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

发布时间:2017-09-04 17:03

  本文关键词: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


  更多相关文章: 孢粉组合 全新世 田螺山遗址 古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摘要】:通过对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的HMD1501和HMD1502两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变、气候变化、海平面变迁及人类活动。孢粉、海相沟鞭藻、淡水藻类及有孔虫内衬的记录表明:(1)在早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下部),植被群落属于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气候温暖潮湿,研究区属于海侵阶段。(2)在中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中部),植被群落虽仍为针阔叶混交林,但气候转为温和湿润,研究区仍属于海侵阶段。(3)由于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加剧,在晚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上部)的植被群落中草地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并在滨海地区开始有一些以莎草科为主的沼泽地形成,植被群落属于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气候更加凉爽干燥,研究区转为海退阶段。(4)在~7235—3327 cal.yr B.P.期间,草本花粉的含量激增,特别是一些粒径不小于35μm的禾本科栽培作物花粉的含量增加,说明此时人类活动开始增强,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出现较多的水稻种植区。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宁波乡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余姚市旅游局四明山旅游开发建设办公室;
【关键词】孢粉组合 全新世 田螺山遗址 古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基金】:余姚市人民政府“河姆渡文化遗址全新世地质环境研究”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1BAC09B01-16,2006BAC01A16)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CSTC2009BA0002)共同资助~~
【分类号】:Q911
【正文快照】: 1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宁波3150002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3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4宁波乡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1005余姚市旅游局四明山旅游开发建设办公室,浙江余姚315400Holocene palaeo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human ac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尧;余国春;董学发;骆丁;宋明义;;河姆渡早期文化发展间断原因新考[J];中国地质;2012年02期

2 李明霖;莫多闻;孙国平;周昆叔;毛龙江;;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J];地理学报;2009年07期

3 李从先;范代读;;全新世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及其对相邻海岸沉积体系的影响[J];古地理学报;2009年01期

4 史威;马春梅;焦锋;朱诚;王富葆;;宁绍平原史前遗址、埋藏泥炭与中全新世海面变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年04期

5 孙国平;黄渭金;郑云飞;刘志远;徐志清;渠开营;张海真;李永嘉;许慈波;;浙江余姚田螺山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J];文物;2007年11期

6 舒军武;王伟铭;陈炜;;太湖平原西北部全新世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7年02期

7 郑云飞;孙国平;陈旭高;;7000年前考古遗址出土稻谷的小穗轴特征[J];科学通报;2007年09期

8 朱诚,郑朝贵,马春梅,杨晓轩,高锡珍,王海明,邵九华;对长江三角洲和宁绍平原一万年来高海面问题的新认识[J];科学通报;2003年23期

9 黄渭金;试论河姆渡史前先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J];华夏考古;2002年01期

10 郑云飞,芮国耀,松井章,宇田津彻朗,藤原宏志;罗家角遗址水稻硅酸体形状特征及其在水稻进化上的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丽波;郝秀东;禚彬;柳云龙;王小龙;朱立新;余新波;张甬江;;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J];古地理学报;2016年05期

2 QIU ZhenWei;LIU BaoShan;LI Yi Quan;SHANG Xue;JIANG HongEn;;Analysis of plant remains at the Neolithic Yangjia Sit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East 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6年09期

3 邱振威;刘宝山;李一全;尚雪;蒋洪恩;;江苏无锡杨家遗址植物遗存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年08期

4 顾延生;唐倩倩;刘红叶;秦养民;唐小明;;浙江景宁亚高山湿地群形成环境探究[J];湿地科学;2016年03期

5 林春明;张霞;邓程文;王红;冯旭东;刘芮岑;;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沉积与环境演变[J];沉积学报;2016年02期

6 彭博;;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及相关问题[J];农业考古;2016年01期

7 朱诚;吴立;李兰;赵泉鸿;张文卿;李开封;李冰;谭艳;王坤华;贾天骄;郭天虹;林留根;丁金龙;王子健;何汉生;;对江苏新石器时代海面变化问题的再认识[J];科学通报;2016年03期

8 刘壮壮;樊志民;;文明肇始:黄河流域农业的率先发展与文明先行[J];中国农史;2015年05期

9 张志忠;邹亮;杨振京;韩月;翟滨;;东海北部海域DZS1钻孔孢粉记录与古环境研究[J];海洋通报;2015年05期

10 张志忠;邹亮;杨振京;韩月;;舟山北部海域DZS2钻孔孢粉记录与古环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霖;莫多闻;孙国平;周昆叔;毛龙江;;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J];地理学报;2009年07期

2 张玉兰;;从微体古生物研究探讨良渚文化突然消亡原因[J];地理科学;2007年03期

3 赵为民;李端璐;;江苏南部n坪梢蜓莼某醪饺鲜禰J];江苏地质;2006年02期

4 王心喜;;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考古学观察[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5 贾丽;张玉兰;;长江三角洲东缘晚新近纪沉积的孢粉与古环境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01期

6 王敏芳;黄传炎;徐志诚;程锦翔;杨赏;;综述沉积环境中古盐度的恢复[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6年01期

7 盛丹平;郑云飞;蒋乐平;;浙江浦江县上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长江下游万年前稻作遗存的最新发现[J];农业考古;2006年01期

8 王海明,刘淑华;河姆渡文化的扩散与传播[J];南方文物;2005年03期

9 张玉兰;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全新世孢粉与古环境研究[J];上海地质;2005年03期

10 曹光杰,王建;长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明霖;莫多闻;孙国平;周昆叔;毛龙江;;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J];地理学报;2009年07期

2 温证聪;孙国平;谢柳娟;孙永革;;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古土壤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地球化学;2014年02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明霖;莫多闻;孙国平;周昆叔;毛龙江;;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吴琼洁邋记者 潘剑凯;田螺山遗址研究前景广阔[N];光明日报;2007年

2 余姚记者站 龚宁邋叶初江;田螺山遗址现场馆开馆[N];宁波日报;2007年

3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孙国平 郑云飞 黄渭金 沃浩伟;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2012年发掘成果丰硕[N];中国文物报;2013年

4 记者 严红枫 通讯员 杨静雅、龚宁;田螺山遗址初步确定距今六千五百多年[N];光明日报;2004年

5 孙国平 黄渭金;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初现端倪[N];中国文物报;2004年

6 葛熔金;中国茶史有望上推千年[N];贵阳日报;2009年

7 伟国 小李;田螺山“崛起”商机高地[N];华东旅游报;2004年

8 余姚市文保所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记录整理;河姆渡文化新篇章——田螺山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7年

9 龚宁邋叶初江 方其军;余姚三大工程提升文化软实力[N];宁波日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田螺山:复原远古江南风貌[N];宁波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证聪;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发展水平和饮食食谱的地球化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2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92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