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期刊简介
本文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期刊简介
更多相关文章: 岩性油气藏 油气勘探 期刊简介 勘探开发技术 开发规律 油气地质 地质理论 学术交流 科技工作者 学术期刊
【摘要】:正《岩性油气藏》是经国家正式批准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刊物设有"油气地质、技术方法、油气田开发、论坛与综述"栏目,同时根据稿件情况,还不定期地开设"文献选登、讨论与争鸣、实例介绍"等专栏。《岩性油气藏》期刊为季刊,欢迎国内外地学科技工作者、院校师生踊跃投稿。《岩性油气藏》的办刊宗旨是:探讨油气勘探开发规律,发展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创新油气勘探开发方法,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加速油气勘探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力求创新,为广大地学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作者单位】: 《岩性油气藏》编辑部;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油气勘探;期刊简介;勘探开发技术;开发规律;油气地质;地质理论;学术交流;科技工作者;学术期刊;
【分类号】:+
【正文快照】: 《岩性油气藏》是经国家正式批准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刊物设有“油气地质、技术方法、油气田开发、论坛与综述”栏目,同时根据稿件情况,还不定期地开设“文献选登、讨论与争鸣、实例介绍”等专栏。《岩性油气藏》期刊为季刊,欢迎国内外地学科技工作者、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春寄语[J];岩性油气藏;2010年01期
2 杨占龙;彭立才;陈启林;郭精义;黄云峰;;地震属性分析与岩性油气藏勘探[J];石油物探;2007年02期
3 王小军;陈钢花;余杰;刘巍;喻春辉;;测井相分析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以乌夏地区三叠系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4期
4 张澜;;石油勘探攻关:岩性圈闭地球物理有效识别技术[J];中国科技奖励;2007年07期
5 曹正林;孙秀建;张小军;石亚军;刘应如;乐幸福;;柴达木盆地西南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2期
6 牛世忠;胡望水;王东辉;熊平;;红岗北扶余油藏岩石物理相相控建模及储量计算[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张元;李树新;郭翔;邓勇;;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S1期
8 石亚军;陈迎宾;李延丽;乐幸福;;关于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建议[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5期
9 刘震;赵阳;杜金虎;肖伟;金博;许晓明;梁全胜;郝琦;;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特征[J];地质科学;2006年04期
10 田梦;张梅生;万传彪;李占林;王世清;刘冰;;宽方位角地震勘探与常规地震勘探对比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高杰;杨长春;范兴斌;冷岩;吴琼;;谱分解技术在w区河道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毛俊莉;马志红;;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在东部凹陷北部地区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李纯泉;刘惠民;陈红汉;;民丰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充注历史[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曾溅辉;张善文;邱楠生;姜振学;;济阳坳陷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充满度大小及其主控因素[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5 周梦灵;白玉花;李延辉;;Geoprobe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西文;;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的几项关键技术[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牛聪;刘志斌;张益明;何峰;张文;温书亮;王志红;;X26区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与油气检测技术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王宇超;刘全新;王西文;胡自多;王述江;牛滨华;;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在ZDF含油区的应用[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9 杨占龙;陈启林;张虎权;郭精义;;胜北洼陷J——K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10 崔化娟;郭彬程;万怡平;侯宇安;;柴达木盆地第三系准层序的砂体微相特征和目标优化评价吴因业[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杰;科研:加快勘探节奏的推动力[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宋晓瑞;理论创新 开启隐蔽油气藏之门[N];中国石油报;2004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宋晓瑞;隐蔽油藏勘探何以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彭冬梅;隐蔽圈闭研究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占彬;科研与实践相结合 整体推进勘探工作[N];中国石油报;2003年
6 特约记者 谭晔;专家把脉鄂尔多斯盆地[N];中国石油报;2003年
7 晨澜;非地震勘探前程远大[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李新颜 黄毅;走精确勘探之路[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孙克;要在大沙漠里抱出“金娃娃”[N];中国石化报;2003年
10 姚秋明;地震勘探技术基础研究获新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江;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格架及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天琦;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3 许书堂;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分布规律及目标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石新朴;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二叠系梧桐沟组层序地层与岩性油气藏勘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郭精义;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中生界岩性油气藏类型、分布及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李杏莉;岩性油气藏地震预测技术与地震沉积学分析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王居峰;准噶尔盆地腹部中部Ⅰ区块侏罗系层序地层与岩性油气藏识别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张海峰;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层序特征及有利区带选择[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王焕弟;岩性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王建功;松辽盆地坡折带研究及岩性油气藏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涛;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岩性油气藏地质特征与富集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杨得路;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分布与沉积、沉降及构造的关系[D];西北大学;2013年
3 张岩;柴北缘鱼卡地区中生界源内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杨丽;岩性油气藏地质地震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曾探;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沉积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阳孝法;博兴洼陷沙四段层序构成样式及其主控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高山;辽河油田外围盆地龙湾筒凹陷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郝涛;前进构造带沙四段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庞凌云;临南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含油性定量评价及预测[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10 母国妍;辽河油田西部凹陷主要目的层砂体分布与主控因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03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0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