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坡DLW3101孔沉积物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本文关键词:南海北部陆坡DLW3101孔沉积物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摘要】: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其具有较高沉积速率的沉积物记录了过去海洋环境变化以及东亚大陆的古气候变化信息,是研究现在和过去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南海北部陆坡又是南海古海洋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取南海北部陆坡峡谷区上陆坡处的DLW3101孔柱状样进行了粒度、碳酸钙、碳\氧同位素和XRF元素扫描等测试,获得了众多可信的数据。在对这些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对南海北部陆坡古气候、古环境一些指标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建立了DLW3101孔岩芯的年代地层框架,岩芯底部年龄约为306ka,沉积速率呈现冰期高、间冰期低的变化规律。2、对DLW3101孔沉积物粒度的因子分析得到两个主控因子F1和F2,对因子F1起控制作用的粒级为2.32μm-13.14μm粒级和22.1μm-63μm粒级,对因子F2起控制作用的粒级为0.35μm-1.16μm粒级。而利用粒度-标准偏差分析则提取了三组环境敏感粒级,分别为0.175μm-17.105μm粒级、17.105μm-162.75μm粒级以及含量几乎为零的162.75μm粒级。0.35μm-1.16μm粒级、2.32μm-13.14μm粒级和0.175μm-17.105μm粒级均为细粒级成分且变化规律一致,高值可能代表了东亚夏季风的增强和海平面的升高;22.1μm-63μm粒级和17.105μm-162.75μm粒级均为粗粒级成分且变化规律一致,高值可能代表了东亚冬季风的强盛和海平面的下降。3、不同粒度组分含量的频谱分析结果显示,DLW3101孔沉积物受冰盖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变化和热带低纬过程驱动的东亚季风的双重影响。103 kyr的偏心率周期说明了冰盖消长引起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改变了粒度指标的输入量,而28kyr的岁差周期则说明了低纬热带过程驱动的东亚季风对粒度指标的影响。4、对DLW3101孔地球化学元素数据分析,采用Al/Ti和K/Ti比值来反映沉积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强度,两组指标均呈现间冰期高、冰期低旋回式特征,说明南海北部间冰期时东亚夏季风盛行,沉积物物源区化学风化强烈。5、DLW3101孔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结果均显示,MIS3期间全球气候处于弱暖期,不稳定,干湿冷暖交替变化频率很高。
【关键词】:南海北部 粒度 地球化学元素 东亚季风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3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5
- 1.2.1 古海洋学研究现状12-13
- 1.2.2 南海古海洋学研究现状13-15
- 1.2.3 近年来南海古海洋学研究方法与成果15
- 1.3 研究内容15-16
- 1.4 技术路线与完成工作16-20
- 1.4.1 技术路线16-17
- 1.4.2 完成工作17-20
- 第二章 区域环境20-31
-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20-21
- 2.1.1 研究区位置20
- 2.1.2 区域气候条件20-21
- 2.2 区域地质背景21-26
- 2.2.1 区域地形地貌21-22
- 2.2.2 地质构造背景与演化历史22-24
- 2.2.3 地层特征24-26
- 2.3 区域沉积类型及沿岸水文泥沙输入特征26-28
- 2.3.1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26-28
- 2.3.2 南海沿岸水文泥沙输入特征28
- 2.4 区域海洋水动力环境28-31
- 2.4.1 广东沿岸流29
- 2.4.2 南海暖流29-30
- 2.4.3 黑潮南海分支30-31
- 第三章 荔湾 3-1 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31-36
- 3.1 地形特征31-32
- 3.2 地貌特征32-36
- 第四章 钻孔材料与测试方法36-39
- 4.1 钻孔材料36
- 4.2 测试方法36-39
- 4.2.1 粒度测试36-37
- 4.2.2 碳酸钙测试37
- 4.2.3 碳\氧同位素测试37-38
- 4.2.4 XRF元素扫描测试38-39
- 第五章 测试结果39-49
- 5.1 DLW3101孔取样位置地震剖面特征39-40
- 5.2 DLW3101孔沉积物岩性特征40-42
- 5.3 DLW3101孔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42-44
- 5.4 DLW3101孔沉积物碳酸钙和氧同位素特征44-45
- 5.5 DLW3101孔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45-48
- 5.5.1 DLW3101孔沉积物常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45-46
- 5.5.2 DLW3101孔沉积物微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46-48
- 5.6 小结48-49
- 第六章 DLW3101孔年代地层49-53
- 6.1 氧同位素地层49-50
- 6.2 南海北部DLW3101站线性沉积速率50-52
- 6.3 DLW3101孔沉积地层52-53
- 第七章 DLW3101孔沉积物粒度特征的意义及对古环境的响应53-65
- 7.1 DLW3101孔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的意义53
- 7.2 沉积物敏感粒级的提取53-57
- 7.2.1 因子分析法提取敏感粒级54-56
- 7.2.2 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敏感粒级56-57
- 7.3 沉积物敏感粒级对古环境的响应57-62
- 7.3.1 因子分析法提取敏感粒级对古环境的响应57-60
- 7.3.2 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敏感粒级对古环境的响应60-62
- 7.4 粒度指标的轨道周期分析62-63
- 7.4.1 因子分析法粒度指标的轨道周期分析62-63
- 7.4.2 粒级-标准偏差法粒度指标的轨道周期分析63
- 7.5 小结63-65
- 第八章 DLW3101孔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65-69
- 8.1 典型元素变化与粒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65
- 8.2 特征元素比值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65-69
- 8.2.1 古环境指标的提取65-67
- 8.2.2 古环境指标对东亚夏季风的指示意义67-69
- 第九章 结论与认识69-71
- 9.1 主要结论69
- 9.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7
- 致谢77-78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李涛;;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沉积物细菌多样性调查[J];海洋科学;2008年04期
2 蒲晓强;陶小晚;张会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4期
3 李亚敏;罗贤虎;徐行;杨小秋;施小斌;;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海底原位热流测量[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4 吴能友;翁焕新;张兴茂;;南海北部陆坡5万年来沉积磷的积累与环境变化的关系[J];南海地质研究;2002年00期
5 王力锋;赵克斌;黄欣;;南海北部陆坡热流与天然气水合物赋藏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1期
6 汪品先;闵秋宝;卞云华;冯文科;;十三万年来南海北部陆坡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地质学报;1986年03期
7 杨丽芬;田纪伟;谢玲玲;;南海北部陆坡区混合过程观测[J];海洋科学;2008年12期
8 卢振权;何家雄;金春爽;刘晖;祝有海;杨胜雄;张光学;黄霞;王平康;;南海北部陆坡气源条件对水合物成藏影响的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1期
9 鲁银涛;栾锡武;;重力模型探寻南海北部陆坡特提斯痕迹[J];海洋科学集刊;2009年00期
10 丛晓荣;于兴河;苏明;沙志斌;吴能友;;南海北部陆坡区晚中新世以来沉降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银涛;栾锡武;岳保静;;南海北部陆坡重力模型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张毅;何丽娟;汪集e,
本文编号:805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0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