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匀沉降下埋地输液管道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均匀沉降下埋地输液管道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埋地管道 不均匀沉降 沉降量 耦合作用 受力分析
【摘要】:由于人类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大量降水或者地震等因素,造成管道周围土体产生不同的场地变形,即不均匀的沉降、断层和多种场地变形耦合等作用下,使得管道周围土体发生变形,土体塌陷或错动,而且可能受到上侧的土压力、交通荷载、冲击荷载等作用管道挠度过大超越管道极限而破坏。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装置,模拟不均匀沉降、断层以及二者耦合作用下管道的力学性能试验。不仅分别模拟了由于不均匀沉降和走滑断层等场地环境变化对埋地无缝钢管力学性能的影响,甚至破坏的过程;又对两种工况同时作用下进行了相应的应变发展分析。通过对以上三种工况的试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管道的应变值、变形曲线和管道受力特征,总结出管道的变形规律。并通过以上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场地环境变化对管道的受力影响。依据试验结果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不均匀沉降条件下,埋地管道在沉降区中间点受力和变形量最大,其次是靠近沉降缝附近的固定区的管段受力和变形量较大,受力状态恰好与沉降区相反,使得管道的变形状态呈现出波浪形。因此在沉降区的中间点和靠近沉降缝的固定区是管道最容易破坏的位置。埋地管道在断层条件下,断层面附近的管段应力值最大,而断层面处管面受力较小。从断层面沿管道长度方向,应力值是先增大再减小。二者耦合作用下,最大的特点是使得管道环向面都有较大的应力值。并且在相同的沉降量下,管道的受力和变形都要比单一作用下试验结果要大,说明耦合作用下管道更容易破坏,使得管道的受力状态更复杂,不是两种作用的简单叠加。
【关键词】:埋地管道 不均匀沉降 沉降量 耦合作用 受力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0.3;TU4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7
- 第2章 不均匀沉降下埋地管道的理论研究17-20
- 2.1 埋地管道作用力分类17
- 2.2 管道破坏的主要原因17-18
- 2.3 不均匀沉降下管道应力分析18
- 2.4 试验模型设计原理18-20
- 第3章 场地变形条件下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研究的试验方案20-32
- 3.1 试验简介20-21
- 3.2 试验设计21-24
- 3.2.1 试验装置尺寸的设计22-23
- 3.2.2 试验管道加载设计23-24
- 3.3 试验方法24-31
- 3.3.1 试验仪器和设备24-28
- 3.3.2 试验方案操作28-31
- 3.4 小结31-32
- 第4章 不均匀沉降下埋地管道变形试验分析32-46
- 4.1 应变片布置及位移加载32
- 4.2 管道沉降位移32-33
- 4.3 管道不同位置处应变测试结果33-35
- 4.4 管道应变数据分析35-44
- 4.5 管道变形分析44
- 4.6 小结44-46
- 第5章 走滑断层条件下埋地管道变形试验分析46-53
- 5.1 管道变形分析46
- 5.2 管道的土压力和错动位移46-48
- 5.3 管道的轴向应变与分析48-52
- 5.4 小结52-53
- 第6章 耦合场地条件下埋地管道变形试验分析53-61
- 6.1 应变片布置和位移加载53-54
- 6.2 管道应变测试结果与分析54-57
- 6.2.1 管道应变测试结果54-57
- 6.2.2 耦合试验57
- 6.3 不均匀沉降和耦合条件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57-60
- 6.4 断层和耦合条件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60-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导师简介66-67
- 作者简介67-68
- 学位论文数据集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鑫;王冬;;浅谈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分析与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2 靳雪梅;;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J];山西建筑;2006年01期
3 童雅轩;;某住宅不均匀沉降病害分析与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8期
4 陈建国;张春红;;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2006年16期
5 张勇;肖仁成;;减少衡阳地区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对策研究[J];新学术论文选;2006年01期
6 张乾飞;王艳明;徐永福;;城市固体垃圾填埋场不均匀沉降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2期
7 李延成;;减轻建筑施工中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对策建议[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2期
8 梁彦平;;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J];山西建筑;2007年20期
9 王丽萍;李跃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0期
10 孔繁仁;;软土地基减少不均匀沉降的若干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峰;;试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广华;;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及预防[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3 刘镇;朱凤贤;周翠英;;复杂条件下长大地道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数值模拟与控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周林;;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工程检测实例[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任澍华;;洪积扇上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汉中某厂大件车间实例分析[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6 李达汉;路中科;李红波;;某工业厂房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建筑工程专业委员会2012年优秀论文汇编[C];2012年
7 胡振瀛;朱作荣;钟永贵;;炉渣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分析及其加固方法[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张晓斌;姜忻良;;邻近大面积堆载下某厂房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9 卫军;王勇;;结合某工程实例试析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睿;;主楼与裙房基础之间不均匀沉降的控制[A];水与水技术(第3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山东省苍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李洪亮 孔德荣;减少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一般措施[N];中国建设报;2012年
2 李六三 周南富 杨兴良(浙江绍兴);山区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浅析[N];建筑时报;2011年
3 孙承志;砌体常见裂缝的分析与预防[N];伊犁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坤;差异框架结构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分析与处理[D];吉林大学;2008年
2 舒晓武;超软土道路地基不均匀沉降机理及对策[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安;地铁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振动及隧道不均匀沉降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2 贾瑞雨;基于行车舒适性的高速公路沉降评价和扩建纵面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董昕;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横向不均匀沉降的因素分析[D];长安大学;2016年
4 邢金峰;基于LRFD设计理论的不均匀沉降对桥梁上部结构可靠度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王乐;不均匀沉降下埋地输液管道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6 高自理;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框架结构的影响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吴胜发;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控制研究[D];广州大学;2006年
8 徐剑波;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危害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陈勇;危险废物填埋场不均匀沉降监测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蕾;软土地区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框剪结构影响的反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06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0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