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破坏过程能量演化机制与能量屈服准则
本文关键词:花岗岩破坏过程能量演化机制与能量屈服准则
更多相关文章: 固体力学 能量屈服准则 颗粒流程序 花岗岩 能量演化机理
【摘要】:为了明确岩石破坏的能量演化特性,结合单轴实验和颗粒流程序获得花岗岩的细观力学参数,进行不同应力状态的花岗岩实验,研究不同围压下花岗岩破坏过程的能量演化机理并推导能量屈服准则。获得以下主要结论:花岗岩破坏过程中低围压下内部损伤出现较早而高围压较晚,表明低围压花岗岩内部损伤是渐进发展过程,而高围压下内部损伤一旦出现便快速发展破坏;高围压花岗岩峰值前一定应变范围弹性应变能基本保持不变,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耗散能,表明高围压破坏时花岗岩内部损伤程度严重;弹性应变能经历不断积累并达到弹性储能极限而后减小的变化过程,而弹性储能极限与围压之间存在线性变化规律,因此高围压下岩体开挖卸荷时极易诱发大量弹性应变能的急剧释放,引起围岩失稳甚至发生岩爆;花岗岩峰值破坏时的能量比与围压无关,为一定值;基于能量原理导出了能量屈服准则,该准则包含岩性参数和所有主应力,能够综合反映岩石破坏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固体力学 能量屈服准则 颗粒流程序 花岗岩 能量演化机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4057) 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MTKJ2013-338) 河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3A440323)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15IRTSTHN029)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外力对岩石做功使它发生变形甚至破坏,是个能量转化过程,岩石受载破坏是能量驱动的结果,因而研究岩石破坏过程的能量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岩石整体破坏与能量耗散和释放的内在联系[1-2],内部损伤与宏观破坏的能量解释[3],卸荷引起岩爆的能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 J. R. White;J. D. Clemens;L. T. Silver;B. W. Chappell;V. J. Wall;刘喜山;;S—型花岗岩及其在北美西南部可能缺失[J];世界地质;1987年04期
2 P.R.Simpson;JaneA.Plant;赫英;;高热花岗岩对铀成矿省形成的作用[J];国外铀金地质;1989年01期
3 敬兴辽;苏州花岗岩成因初探[J];地质地球化学;1991年03期
4 范春方,陈培荣;赣南不同类型花岗岩体的锆石形态群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2000年04期
5 赵风清;参加芬兰地质考察总结(Ⅰ)——芬兰中部地块的后造山花岗岩[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02期
6 赵风清;参加芬兰地质考察总结(Ⅱ)——古元古代非造山的环斑花岗岩[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02期
7 陈必河,肖冬贵,周国祥;湖南邵阳-郴州北西向构造带花岗岩成岩与成矿[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1年04期
8 赵太平;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的质疑[J];地质论评;2001年05期
9 万勇泉,汪雄武,张建超;中国花岗岩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探讨[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刘耀荣,贺春平,刘富国,郑基俭;都庞岭岩体环斑花岗岩的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潜;;论香花岭花岗岩的成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0)[C];1987年
2 吴思本;钟畅华;;广东贵东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岩体的涡旋定位[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4)[C];1991年
3 卢欣祥;肖庆辉;邢优云;尉向东;孙延贵;;柴达木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时代[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蒋国豪;胡瑞忠;;江西大吉山白云母花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清茶;夏斌;张玉泉;;云南勐平-大平碱性花岗岩成因及其成矿[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汉林;杨树锋;吴建勇;程晓敢;肖安成;;花岗岩岩体的冲断变形—以祁连山北缘金佛寺花岗岩为例[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赫英;;渗浸花岗岩及其找矿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9—30)[C];1997年
8 齐有强;胡瑞忠;刘q,
本文编号:806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0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