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陷盆地内构造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为例
本文关键词:断陷盆地内构造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以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断层 砂体 不整合 霍多莫尔构造带 海拉尔盆地
【摘要】:海拉尔盆地多凹多隆,不同凹陷内的成藏规律不尽相同。以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为研究对象,从地质背景、地震资料及重点井位资料入手,划分构造带的构造单元,识别区域内的断层和不整合面,预测主力储层的砂体厚度并刻画研究区及周缘的砂体展布范围。通过对断层、砂体和不整合与油气聚集关系的研究,认为断层、砂体和不整合是霍多莫尔构造带成藏的主控因素,并控制了构造带内不同构造单元的油藏类型、输导体系组合样式和成藏模式。构造带内的斜坡区形成砂体—不整合输导体系,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和构造—地层油气藏;古隆起区形成断层—不整合—砂体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构造—地层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浅部走滑断层带形成断层—砂体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构造带内不同构造单元对应形成斜坡带成藏模式、古隆起带成藏模式和走滑断层带成藏模式。霍多莫尔构造带隆起区油气聚集受控于断层和不整合,斜坡带油气聚集受控于砂体和岩性圈闭的聚烃规律。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关键词】: 断层 砂体 不整合 霍多莫尔构造带 海拉尔盆地
【基金】: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项目“霍多莫尔地区霍12区块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研究”(DQYT-0516002-2013-JS-386) 国家海洋局“十二五”重大专项“大洋‘十二五’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潜力与资源环境评价”(DY125-12-R-03)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霍多莫尔构造带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发现的5大油气聚集带之一[1],也是该盆地油气的主要产区。在构造带的隆起区、斜坡区和基底等构造单元均有工业油流或是油气显示。针对海拉尔盆地的油气富集规律,前人进行了大量研究:马中振等[2]、张海军等[3]认为海拉尔盆地油气富集受控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晓飞;陈哲;闫百泉;杨勉;孙永河;;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断层和盖层双控模式[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平贵东;吕延防;范立民;付晓飞;孙永河;高煜婷;;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2 沙子萱;;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储层形成机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飞宇,庞雄奇,曾花森,师玉雷,胡剑峰,刘可禹;古油层识别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5期
2 赵贤正;金凤鸣;刘震;张以明;王权;韩春元;;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与勘探实践(Ⅰ)——“多元控砂”机理[J];岩性油气藏;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玉巧;刘立;蒙启安;许岩;曲希玉;金仙梅;;海拉尔盆地与澳大利亚Bowen-Gunnedah-Sydney盆地系片钠铝石碳来源的比较研究[J];世界地质;2005年04期
2 陈守田,刘招君,刘杰烈;海拉尔盆地构造样式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关开程;“海拉尔盆地扎赉诺尔群天然气形成研究”对盆地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刘树根,赵锡奎,罗志立,龙学明;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拉张史分析[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5 康贵安;海拉尔盆地寻找烟煤方向[J];中国煤田地质;1993年03期
6 刘树根,罗志立,赵锡奎,龙学明,王大赉,张尔华,李安峰;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演化研究[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7 徐衍彬,,陈平,徐永成;海拉尔盆地碳钠铝石分布与油气的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4年04期
8 徐衍彬,冯子辉,要丹;海拉尔盆地二氧化碳气藏成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5年01期
9 康保东,段宏伟;海拉尔盆地铜钵庙组及其以下地层特征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S1期
10 孙彦达;张民志;;海拉尔盆地碳钠铝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旭;陈祖伊;郭华;王润红;;海拉尔盆地东缘早华力西期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沈光政;王殿斌;张民志;于笠;张淑华;;海拉尔盆地柯绿泥石和钠板石的组合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彭威;;海拉尔盆地油气储层特征与成藏方式[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刘志宏;任延广;李春柏;柳行军;黄超义;;海拉尔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金旭;管彦武;;吉黑—兴蒙地区岩石圈热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敏;王雪;周玉凯;迟焕远;;海拉尔盆地海参5井单井地球化学综合评价[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何建国;毛玉仙;李建中;姜山;马福森;;海拉尔盆地铀成矿环境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陈守田;于洪金;;海拉尔盆地坡折带勘探前景[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张敏;刘利;黄勇军;;数理统计方法在海拉尔地区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永红;宋桂侠;;海拉尔盆地苏8井与霍3井原油成因特征[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普 通讯员 全攀峰;海拉尔—塔木察格打响石油会战[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通讯员 杨丽华 记者 韩杰;海拉尔别有洞天[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特约记者 刘君启 通讯员 冯士平;海拉尔盆地首口水平井持续稳产[N];中国石油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金国 陈玉强 刘翔飞;海拉尔勘探突破说明了什么[N];中国石油报;2001年
5 通讯员 杨丽华 记者 韩杰;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2年
6 姜斯雄 通讯员 高文波 迟续;海拉尔成为大庆又一勘探主战场[N];中国石油报;2004年
7 记者 张郁民;海拉尔探区成为大庆油田新亮点[N];中国化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翔飞 本报通讯员 黄学;挑战传统实现跨越式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1年
9 王铁山;海拉尔第一口煤层气井压裂告捷[N];黑龙江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王利;“雪豹突击队”会战海塔[N];中国石油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兴;海拉尔盆地储层特征及开发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张绍臣;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3 王国民;海拉尔盆地复杂油水层地化录井综合评价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4 张帆;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均亮;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许岩;海拉尔盆地火山碎屑岩、含片钠铝石砂岩与普通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刘俊峰;海拉尔盆地复杂储层地震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吴海波;海拉尔盆地贝西北地区下白垩统储层预测与成藏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刘振宽;松辽盆地和海拉尔盆地裂缝储层地震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时宇;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不同类型油藏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晶;海拉尔盆地及外围侏罗纪地层序列与盆地演化[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雯雯;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3 赵斌;海拉尔盆地形成机制与演化特征探讨[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4 崔军平;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秦秋寒;大庆探区海拉尔盆地轻质油储层综合判识评价方法[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6 汪洪涛;海拉尔盆地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郝慧;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样式与演化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8 邢娅;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资源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姜达贵;海拉尔油田低产井成因及治理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郭灿灿;海拉尔盆地重磁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8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2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