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演化
本文关键词:河西走廊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演化
更多相关文章: 河西走廊构造演化 中生代-新生代 裂变径迹年代学 构造变形 青藏高原东北缘
【摘要】:青藏高原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并且随着两大板块碰撞的持续,青藏高原还在不断的生长之中,尤其是其东北缘,还处在最新的活动之中。但是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变形起于何时以及其现今边界位于何处的问题,目前还存有争论。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在其北侧断续分布着一系列山脉,龙首山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山脉主体由前寒武纪变质岩组成,同时还出露有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岩及古生代的侵入岩,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过程和确定其现今边界位置的理想对象。通过对龙首山地区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以及对河西走廊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的野外观测,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河西走廊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实验、热模拟及野外构造变形观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北缘的山体在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经历了多次的构造热事件。6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AFT年龄)介于38.4-111.8Ma之间,所有的AFT年龄均明显年轻于样品的成岩年龄。样品AFT年龄的热模拟表明龙首山在晚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130-25Ma)经历了重要的剥露事件。龙首山在晚中生代的剥露可能是由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持续挤压和新特提斯洋壳的平板俯冲造成的,该期挤压影响到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在新生代早期龙首山仍处于持续地剥露状态,但在此期间是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所致。此后龙首山进入稳定的剥蚀阶段。在晚新生代以来(?5Ma),在河西走廊北缘全线发育明显的变形,该期构造事件在整个青藏高原周边均很明显,尤其是在祁连山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河西走廊北缘裂变径迹和晚新生代构造研究都说明目前的青藏高原北部边界已经位于河西走廊的北缘。
【关键词】:河西走廊构造演化 中生代-新生代 裂变径迹年代学 构造变形 青藏高原东北缘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前言9-25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0-18
- 1.2.1 研究现状10-17
- 1.2.2 存在的问题17-18
- 1.3 研究方法与完成工作量18-25
- 1.3.1 研究方法18-19
- 1.3.2 裂变径迹方法19-24
- 1.3.3 完成工作量24-25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25-32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25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25-32
- 2.2.1 研究区地层概况25-29
- 2.2.2 研究区构造概况29-30
- 2.2.3 研究区岩浆岩概况30-31
- 2.2.4 研究区矿产概况31-32
- 第3章 样品的采集与实验结果分析32-42
- 3.0 样品的采集32-33
- 3.1 样品的实验处理33-34
- 3.2 样品的实验结果34-38
- 3.3 样品实验结果分析38-40
- 3.4 热史模拟40-42
- 第4章 河西走廊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特征42-51
- 4.1 河西走廊北缘晚中生代构造特征42-44
- 4.2 河西走廊北缘新生代构造特征44-51
- 4.2.1 河西走廊西端新生代构造特征44-45
- 4.2.2 张掖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45
- 4.2.3 金昌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45-48
- 4.2.4 武威民勤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48-51
- 第5章 讨论51-57
- 5.1 河西走廊北缘的剥露阶段及构造背景51-55
- 5.1.1 河西走廊北缘晚中生代-早新生代剥露及其构造背景51-54
- 5.1.2 河西走廊北缘晚新生代剥露及其构造背景54-55
- 5.2 青藏高原目前的北侧边界55-57
- 第6章 结论57-58
- 致谢58-60
- 参考文献60-71
- 附录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良树,周新民;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J];地质论评;2002年03期
2 郑克丽;;福建晚中生代火山地层研究新进展[J];福建地质;2012年04期
3 秦勇,金法礼,权彪,曹作华,李大华;焦作——济源地区晚中生代古地热场特征及成因[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3年03期
4 段秋梁;谭未一;杨长春;张延玲;闫臻;;华北东部晚中生代伸展构造作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2期
5 彭向东;李晓敏;张文慧;;福建晚中生代兜岭群时代与区域地层对比[J];世界地质;2011年04期
6 周金城,陈荣;浙闽沿海晚中生代壳幔作用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7 孙涛,周新民;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伸展应力体制的岩石学标志[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8 范蔚茗,郭锋;华北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1期
9 H.Okada ,韩林;西南日本晚中生代和早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性质和发育[J];海洋地质译丛;1994年06期
10 周金城,陈荣;闽东南晚中生代壳幔作用地球化学[J];地球化学;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秋梁;谭未一;杨长春;张延玲;闫臻;;华北东部晚中生代伸展构造作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2 夏少红;孙金龙;丘学林;徐辉龙;赵明辉;;香港海陆过渡带晚中生代火山岩浆作用的地震学证据[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7:海洋地球物理论文集[C];2014年
3 徐夕生;O’Reilly S.Y.;Griffin W. L.;王孝磊;贺振宇;;华夏地块东部基底及其晚中生代大规模改造[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徐夕生;谢昕;;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与壳幔作用[A];火山作用与地球层圈演化——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唐亮;刘q,
本文编号:833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3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