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滇东地区马龙区块筇竹寺组海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21:06

  本文关键词:滇东地区马龙区块筇竹寺组海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龙区块 马页井 筇竹寺组 海相页岩 储层特征 对比分析


【摘要】:利用最新钻探的马页1井的井下资料和大量岩心样品的测试分析数据,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从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机地化、矿物组分、储集特性和裂缝特征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滇东地区马龙区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的储层特征。研究区筇竹寺组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TOC含量普遍大于2%;由于筇竹寺组地层较老,黑色页岩的有机质均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黑色页岩的矿物组分主要为碎屑矿物、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脆性指数平均值为0.62。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伊蒙混层和绿泥石,高岭石含量较低;该区筇竹寺组页岩的孔、渗较低,孔隙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墨水瓶"孔、板状孔和狭缝型孔。页岩主要发育纳米级中孔,且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偏小,平均值分别为9.18 m2/g和10.38×10-3cm3/g;储层裂缝以高角度缝为主,上部碳质页岩裂缝发育,下部粉砂质页岩裂缝不发育。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矿物含量促进了页岩裂缝的发育;与国内外典型海相页岩储层对比,滇东地区马龙区块筇竹寺组页岩以粉砂质页岩为主,碳质页岩层较薄,而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和岑巩区块牛蹄塘组页岩主要为硅质页岩和碳质页岩,筇竹寺组页岩的岩相与这3组海相页岩相比较差;筇竹寺组页岩有机碳含量低于其他3组海相页岩,有机质丰度中等;筇竹寺组页岩脆性矿物含量与龙马溪组页岩相当,稍低于牛蹄塘组页岩,脆性较好;Barnett页岩和龙马溪组页岩无论在储集物性上还是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上都要优于筇竹寺组页岩和牛蹄塘组页岩,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孔隙主要发育于有机质与黏土的混合物中;筇竹寺组页岩裂缝发育程度低于Barnett页岩、龙马溪组页岩和牛蹄塘组页岩。此外,筇竹寺组页岩含气量低于其他3组海相页岩,但吸附能力较强。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页岩气勘查与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资丰域博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马龙区块 马页井 筇竹寺组 海相页岩 储层特征 对比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39;41072098)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专题(2016ZX05046-003;2011ZX05033-004;2011ZX05018-001-002)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页岩气勘查与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4.北京资丰域博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1001955.云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云南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新景;胡素云;程克明;;北美裂缝性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启示[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4期

2 腾格尔;刘文汇;徐永昌;陈践发;;高演化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多元统计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7年10期

3 陶志刚;曹代勇;李建;石显耀;林玉成;王坚;;滇东地区煤田构造格局与煤系赋存规律的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冠民;;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的纹层组合及成因分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徐国盛;徐志星;段亮;袁海锋;张武;;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刘小平;潘继平;刘东鹰;段宏亮;董清源;董谦;章亚;孙雪娇;;苏北地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页岩气勘探前景[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罗小平;刘军;徐国盛;马若龙;鲜志尧;徐猛;;湘中拗陷泥盆-石炭系海相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等温吸附性能[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刘双莲;陆黄生;;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特点及评价方法探讨[J];测井技术;2011年02期

6 席境阳;周晓玲;;适用于页岩气藏储量的几种计算方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江怀友;宋新民;安晓璇;齐仁理;孔强;彭仕宓;;世界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与展望[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8 谭茂金;张松扬;;页岩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6期

9 张雪芬;陆现彩;张林晔;刘庆;;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10 丁文龙;许长春;久凯;李超;曾维特;吴礼明;;泥页岩裂缝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谭淋耘;;中国页岩气资源类型及展布特征[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油气页岩分布与存储潜能和前景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3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4 王显光;林永学;韩秀贞;何恕;李胜;李雄;;页岩水平井用高性能油基钻井液研究与应用[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陈方文;卢双舫;丁雪;;泥页岩吸附页岩气能力评价[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7:盆地动力学与非常规能源论文集[C];2014年

6 韩云;孙国超;张锐;丛向元;赵建芝;;松辽盆地北部P地区泥岩储层地震预测[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侃;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2 白振瑞;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潘树新;大型坳陷湖盆深水重力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雪芬;东营凹陷南部沙河街组砂—泥岩协同成岩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3年

5 邓孙华;近临界水对块状油页岩中有机质的提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马若龙;湘中、湘东南及湘东北地区泥页岩层系地质特征与页岩气勘探潜力[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吴勘;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地球生物学构成及页岩气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王志军;不同地区油页岩的近临界水模拟提取及产物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9 李亚男;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10 李智学;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安组页岩气成藏规律与潜力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瑜;川西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2 李政;东营凹陷页岩气勘探潜力初步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吴敏杰;安康地区高煤阶腐泥煤吸附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陈琪;沾化凹陷罗家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朱贺;泥岩裂缝性储层闭合压力及应力敏感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6 黎建;建南地区上三叠—下侏罗统页岩气勘探潜力和方向[D];长江大学;2012年

7 魏霞;泌阳凹陷页岩气的钻井液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董国良;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延长组长7页岩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卢炳雄;中国南方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石磊;下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页岩气资源分布[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宣龙,李厚裕,冯红霞;利用声波和自然伽马能谱分析泥岩裂缝储层[J];测井技术;1996年06期

2 腾格尔,刘文汇,徐永昌,陈践发;缺氧环境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的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沉积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德汉,杨秀珍,孙永革,,盛国英,申家贵,郑旭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蒸发盐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气规律[J];沉积学报;1995年02期

4 陈建芳;古海洋研究中的地球化学新指标[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5 腾格尔,刘文汇,徐永昌,陈践发;无机地球化学参数与有效烃源岩发育环境的相关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6 刘德汉,付金华,郑聪斌,肖贤明,米敬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性能与中部长庆气田气源成因研究[J];地质学报;2004年04期

7 陈佳梁,兰素清,王昌杰;裂缝性储层的预测方法及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年01期

8 赖生华,刘文碧,李德发,周文,吴亚军;泥质岩裂缝油藏特征及控制裂缝发育的因素[J];矿物岩石;1998年02期

9 贾蓉芬,刘德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白云石化与有机质赋存关系[J];科学通报;2000年S1期

10 谢增业,伍大茂,胡国艺,李剑,蒋助生,严启团;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有效性判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腾格尔;海相地层元素、碳氧同位素分布与沉积环境和烃源岩发育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为分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文辛;刘树根;黄文明;曾祥亮;张长俊;王佳;;四川盆地周缘筇竹寺组泥页岩储层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852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52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