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某岩溶塌陷地区地下水位监测网密度优化
发布时间:2017-09-15 12:17
本文关键词:武汉市某岩溶塌陷地区地下水位监测网密度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武汉 地下水位 监测网 Kriging法 地下水动态类型编图法
【摘要】:武汉市的地下水监测始于20世纪70年代,为城市发展建设及科研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信息。然而现行监测网得到的资料质量和精度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主要问题有监测井控制性不够、监测数据时间不连续等。另外市内碳酸盐岩广布,地质条件复杂,加上城市重大工程的增多,以岩溶塌陷为主的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频发,地下水动态对岩溶塌陷的发生影响很大。因此,地下水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监测网的优化设计成为必然。目前优化方法主要有水文地质分析法、Kriging法、卡尔曼滤波法等。本文以武汉市地下水位监测网为研究对象,运用Kriging法对现行第四系地下水及岩溶水监测网分别进行评价,误差方差均值分别为9.57和5.05,都存在监测空白区。选择市内某一区域为典型研究区,区内第四系监测井集中在长江一级阶地的承压含水层中,缺乏对潜水的监测,方差2.37~2.62;岩溶水监测井分布在各岩溶条带,方差0.14~4.54。运用地下水动态类型编图法对该区地下水位监测网予以优化。通过分析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因素,进行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以此为基础结合监测网设计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专门监测井,提出该区地下水位监测网优化方案。研究区优化后地下水位监测网共计59口井,现有第四系水监测井5口,增设17口;岩溶水监测井7口,增设19口;另布设分层监测井11口。用Kriging法对优化后的监测网进行分析,第四系地下水位监测网方差值3.29~5.54,值相对增大是由于优化前监测井紧密分布在一个小区域,而优化后分布在整个研究区整体密度变小,但从实际情况来讲布局更合理;优化后的岩溶水位监测网方差0.21~2.98,误差方差波动范围减小,高值区整体减小低值区扩大,优化方案比较合理,满足优化的目标及研究的初衷。优化后的监测网填补了监测空白区,用于监测当地的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特征能够保证获取足够的资料,以确保地下水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实现地下水情变化更有效的预报预测,利于今后地下水管理及地质灾害的辅助监测与预防。
【关键词】:武汉 地下水位 监测网 Kriging法 地下水动态类型编图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1.7;P642.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地下水监测网现状11-12
- 1.2.2 地下水监测网优化方法综述12-16
- 1.3 研究目标及科学问题16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16-19
- 1.4.1 研究内容16-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1.5 技术路线19
- 1.6 特色与创新点19-21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21-40
- 2.1 自然地理概况21-26
- 2.1.1 地理位置21
- 2.1.2 气象水文21-23
- 2.1.3 地形地貌23-26
- 2.2 地质概况26-28
- 2.2.1 地层岩性26-28
- 2.2.2 地质构造28
- 2.3 水文地质概况28-37
- 2.3.1 地下水类型28-30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30-31
- 2.3.3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31-36
- 2.3.4 地下水化学特征36-37
- 2.3.5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37
- 2.4 地质环境问题37-40
- 第3章 地下水监测网现状40-57
- 3.1 地下水监测网现状40-42
- 3.2 地下水位监测网现状评价42-56
- 3.2.1 评价方法——普通Kriging法42-45
- 3.2.2 第四系水监测井网现状评价45-52
- 3.2.3 岩溶水监测井网现状评价52-56
- 3.3 本章小结56-57
- 第4章 监测网优化方案57-75
- 4.1 优化方法——地下水动态类型编图法57-58
- 4.1.1 地下水动态类型编图法57
- 4.1.2 基本流程57-58
- 4.2 地下水位监测网密度优化方案58-74
- 4.2.1 地下水位动态类型分区58-72
- 4.2.2 地下水位监测网优化设计72-74
- 4.3 本章小结74-75
- 第5章 优化结果分析75-79
- 5.1 分析方法75
- 5.2 第四系水位监测网优化方案分析75-77
- 5.3 岩溶水位监测网优化方案分析77-78
- 5.4 本章小结78-79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79-82
- 6.1 结论79-80
- 6.2 建议及展望80-82
- 6.2.1 建议80-81
- 6.2.2 展望81-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87
- 个人简介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燕;桂林市地面岩溶塌陷预测图件编制[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冯佐海,梁金城,李晓峰,王春增;桂林市岩溶塌陷成因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2001年03期
3 雷明堂,蒋小珍,李瑜;岩溶塌陷试验、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1期
4 张丽霞,熊大军,王集宁,方庆海,韩祥银,付东叶;莱芜市岩溶塌陷原因分析与评价[J];山东地质;2002年02期
5 朱庆杰,刘挺权,张秀彦;唐山市岩溶塌陷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陈静,马亚杰,朱庆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岩溶塌陷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7 万志博;武雄;徐晟;李元仲;杨蕊英;陈鸿汉;高明显;张顺风;;枣庄市中区岩溶塌陷特征与成因分析[J];中国岩溶;2006年02期
8 王滨;于开宁;;河北省岩溶塌陷的分布与形成特征[J];工程勘察;2006年03期
9 杨胜权;;贵州省岩溶塌陷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6期
10 左文U,
本文编号:856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5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