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安徽含山、巢湖地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23:13

  本文关键词:安徽含山、巢湖地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古生物群 高骊山组 下石炭统 安徽


【摘要】:安徽省的含山和巢湖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下扬子板块东北部。该地区下石炭统分布广泛,层序出露清楚,富含海相动物化石,自下至上分为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和州组,是研究下扬子地区下石炭统的重要地区之一。本研究关注的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出露于含山县小茨山剖面和巢湖麒麟山剖面,厚度在9.5-16.4m之间,根据岩性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段:第一段为杂色薄层泥岩为主夹土黄色薄层泥质砂岩,底部可见褐铁矿层,见少量植物化石碎片;第二段为黑色薄层泥岩、灰绿色薄层泥岩、青灰色中层生物碎屑灰岩或泥质砂岩三种岩性互层,下部灰绿色泥岩中含有大量泥灰岩砾屑(团块),其中,大量砾屑中含珊瑚以及腕足化石;第三段为土黄色薄层泥岩与土黄色厚层泥质砂岩互层,泥岩层中发育水平层理,可见少量生物碎屑,泥质砂岩中见腕足化石,虫迹构造发育。高骊山组与上覆和州组及下伏金陵组均呈假整合接触。该地区高骊山组中发现的化石类群有珊瑚、腕足、双壳、(?)、遗迹化石以及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其中,四射珊瑚的数量众多,保存较好,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两个组合带:1.Arachnolasma intermedium-Yuanophyllum组合带;2.Lonsdaleia组合带。通过对含山县小茨山剖面以及巢湖麒麟山剖面下石炭统高骊山组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研究区高骊山组泥岩的稀土总量(EREE)较高,LREE/HREE值、(La/Yb)N、 (Ce/Yb)N、 (La/Sm)N、 (Gd/Yb)N值以及REE配分模式均显示研究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Ceanom值反映出当时水介质为还原条件。配分曲线在轻稀土段斜率大,重稀土段斜率相对较小,Eu处有一明显低谷,呈显著的负Eu异常,Ce处为基本正常或轻微负异常。以La/Yb)n值代表REE的分异程度作为沉积物沉积速率的标志,显示高骊山组剖面自下而上,(La/Yb)n值大体上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研究区高骊山组上部的沉积速率普遍比下部低,更有利于有机质的聚集和古生物化石的保存。根据稀土元素组合及其比值特征以及La/Yb-EREE图解,结合古地理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高骊山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张八岭古陆,母岩物源主要来自组上地壳,源岩为组成上地壳的古老的沉积岩和花岗岩的混合。通过研究区的沉积特征、古生物组合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高骊山组沉积于浅海浑水沉积环境,海平面升降频繁,泥质供给丰富,水体处于还原环境,不利于古生物繁衍与发展。该组大量出现的珊瑚、腕足等化石是风暴作用异地搬运的结果。
【关键词】: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古生物群 高骊山组 下石炭统 安徽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4.45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6
  • 第1章 绪论16-21
  • 1.1 国内外石炭系研究现状16-18
  • 1.2 研究区石炭系研究现状18
  • 1.3 存在问题18
  • 1.4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18-19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方案19
  • 1.6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19-20
  • 1.7 获得的主要成果20-21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实测剖面特征21-33
  • 2.1 地质背景21-23
  • 2.2 下石炭统发育特征23-24
  • 2.3 实测剖面24-30
  • 2.3.1 小茨山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实测剖面24-25
  • 2.3.2 麒麟山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剖面25-28
  • 2.3.3 柴禾山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剖面28-29
  • 2.3.4 银屏山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剖面29-30
  • 2.4 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划分30-31
  • 2.5 小结31-33
  • 第3章 高骊山组古生物组合特征33-48
  • 3.1 高骊山组古生物的分布33-46
  • 3.1.1 珊瑚33-41
  • 3.1.2 腕足41-44
  • 3.1.3 双壳44
  • 3.1.4 (虫{s)44-46
  • 3.1.5 遗迹化石46
  • 3.1.6 植物46
  • 3.2 高骊山组珊瑚化石组合46-47
  • 3.3 高骊山组形成环境分析47
  • 3.4 小结47-48
  • 第4章 高骊山组泥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意义48-57
  • 4.1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48
  • 4.2 高骊山组泥岩稀土元素特征48-49
  • 4.3 高骊山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49-53
  • 4.4 稀土元素特征的地质学意义53-56
  • 4.4.1 沉积环境分析53-54
  • 4.4.2 沉积速率54
  • 4.4.3 物源分析54-55
  • 4.4.4 对古生物群分布与发展的影响55-56
  • 4.5 小结56-57
  • 第5章 主要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65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65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舜卿 ,杨松生 ,吴秀元;对“南京附近的高骊山组”一文的更正[J];地层学杂志;1986年03期

2 吴秀元;赵修祜;;江苏句容高骊山组植物化石[J];古生物学报;1981年01期

3 李昌文;安徽贵池地区早石炭世早期地层的发现[J];地层学杂志;1979年04期

4 张晓栋,张瑛;江宁孔山、茨山高骊山组中遗迹化石组合的生态分析[J];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90年02期

5 钱峥,李淳,马在平;安徽巢北地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风暴沉积[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5期

6 张振;程日辉;许中杰;于振锋;沈艳杰;;江苏句容地区早石炭世大塘期高骊山组沉积类型与层序特征[J];世界地质;2013年03期

7 欧阳舒;江苏晚古生代孢粉组合序列[J];地层学杂志;2000年0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栋;张瑛;;江宁孔山、茨山高骊山组中遗迹化石组合的生态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5)[C];199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欢;安徽含山、巢湖地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65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65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