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利用P波初始信息实时估算震级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20:01

  本文关键词:利用P波初始信息实时估算震级的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预警 实时震级估算 P波初动 位移峰值 特征周期


【摘要】:地震预警是一种有效的防震减灾新手段,其中利用P波初始信息估算震级是地震预警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目前,不同的地震预警震级估算方法普遍存在结果离散较大,且存在大震低估、小震高估的问题。在地震预警系统中,震级估算技术环节不仅涉及到基于记录初始段的震级估计方法,还涉及一个地震学热点问题:地震的大小能否由震源初始破裂释放的有限能量和台站获取的有限长度的记录信息来确定。针对上述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P波初动包含的信息与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的理论关系,分析总结地震预警震级估算的常用方法,研究不同地区中、强地震强震记录初始信息存在的差异特征,提出预警震级估算的新参数和新方法,推荐一种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准确性的震级估算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震源位错模型为圆盘型的中、小地震的远场P波位移初动理论,应用实际地震记录,探讨P波初动位移场与地震大小的关系,指出地震P波初动位移幅值和初动半周期与震源半径和波速等震源参数的存在定量关系。总结分析现阶段国内外常用的地震预警震级参数计算方法和各种方法的特点,然后针对所有方法分别从大震“饱和”的现象和离散程度等方面分析不同预警震级参数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来的可靠性差异。(2)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地震事件的强震记录P波初始段信息存在的差异:首先,讨论汶川主余震序列不同地震事件初动波形的特征,确定中强地震初动的半周期参数与地震震级的相关性;其次,考虑衰减关系的影响,研究在P波震相到S波震相时间范围内,位移峰值随时间窗长逐渐增大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震级之间位移峰值曲线出现的规律性特点;最后,研究特征周期参数在P-S波时间范围内随时间窗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另外,对不同大小的地震初始破裂的信息存在差异的现象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对初动半周期、特征周期与震源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3)研究P波初动位移峰值曲线初始斜率,并对其物理意义进行解释;提出利用P波初动上升斜率参数Sir实时估算地震预警震级的方法,通过对选取的一定震级、震中距范围内的地表和井下强震动记录研究斜率参数Sir实时估算震级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并与实时估算震级的Pd等方法进行对比;最后在震级估算中对斜率Sir参数的稳定性和时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震预警 实时震级估算 P波初动 位移峰值 特征周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315.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引言10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0-11
  • 1.3 研究现状11-15
  • 1.3.1 地震初始信息估算震级的研究现状11-14
  • 1.3.2 地震预警系统中震级估算方法的应用14-15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5-18
  • 第二章 实时估算震级的理论基础及方法应用18-30
  • 2.1 引言18
  • 2.2 中、小地震辐射远场位移场的理论推导18-24
  • 2.3 实时测定震级的方法比较分析24-28
  • 2.3.1 周期(频率)类方法24-25
  • 2.3.2 位移幅值类方法25-26
  • 2.3.3 能量强度类方法26-28
  • 2.3.4 多参数结合方法28
  • 2.4 小节28-30
  • 第三章 地震初始信息差异性特征的研究30-60
  • 3.1 引言30-31
  • 3.2 地震P波位移初动特征31-42
  • 3.2.1 数据选取32-35
  • 3.2.2 P波初动波形特征35-41
  • 3.2.3 P波初动半周期与震级统计关系41-42
  • 3.3 位移峰值曲线特征42-52
  • 3.3.1 数据选取42-43
  • 3.3.2 记录处理和位移峰值曲线的计算43-45
  • 3.3.3 不同震级的位移峰值曲线特征45-52
  • 3.4 特征周期曲线特征52-57
  • 3.4.1 特征周期计算处理过程53
  • 3.4.2 特征周期随时间窗变化的特征53-57
  • 3.5 周期参数之间的关系57-58
  • 3.6 小节58-60
  • 第四章 基于P波初动位移峰值曲线斜率特征的震级实时估算方法研究60-74
  • 4.1 引言60
  • 4.2 P波位移峰值均值曲线初始段斜率的物理含义60-62
  • 4.3 P波初动位移峰值上升斜率的实时方法研究62-64
  • 4.4 Kik-net台网井下记录参数irS的应用效果64-67
  • 4.4.1 数据选取64-65
  • 4.4.2 参数irS和震级的相关性及其与幅值、周期方法对比65-67
  • 4.5 Kik-net台网井上记录参数Sir的应用效果67-70
  • 4.5.1 数据选取67-68
  • 4.5.2 参数irS震级的相关性及其与幅值、周期方法对比68-70
  • 4.6 参数irS的时效性分析70-72
  • 4.7 小节72-74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74-76
  • 5.1 结语74
  • 5.2 展望74-76
  • 附录76-98
  • 参考文献98-102
  • 致谢102-104
  • 作者简介104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保燕,徐纪人;西海固地区的特殊的P波初动[J];西北地震学报;1985年S1期

2 C.P.WAPENAAR;;将多分量地震数据分解成一次P波和S波响应[J];石油物探译丛;1991年01期

3 孙竞忠;;西太平洋海洋P波与S波的高频地震衰减[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8年01期

4 西村敬一;森井亘;张魁林;;日本逢坂山地形变台观测到的P波初动方位偏差[J];国际地震动态;1986年03期

5 王立平;由单台小地震P波初动资料得到的鲁南地区的平均应力场[J];中国地震;1988年03期

6 杨懋源,吕培苓,华祥文;P波初动节面解的可靠性判定[J];中国地震;1985年03期

7 杨懋源,吕培苓,华祥文;P波初动节面解的可靠性判定[J];中国地震;1985年04期

8 陈鑫;于学庆;黄骥超;张付胜;;运用地震P波初动资料求解浙江地区构造应力场[J];华北地震科学;2012年04期

9 L.Amundsen;根据海底质点速度的垂直分量提取P波与S波[J];石油物探译丛;1995年05期

10 梁建文;冯领香;巴振宁;;局部断层场地对P波的散射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兰菊;黄再兴;;软物质中孔洞表面张力对P波散射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杜艳玲;杨大宝;王忠;;P波段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制作[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3 李磊;郝重涛;;由P波偏振反演局部各向异性[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曾清涛;;早搏后窦性P波变异的意义探讨[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5 刘希强;李霞;蔡寅;赵瑞;李红;周彦文;王庆民;赵大鹏;徐长朋;;基于单台P波记录的地震震中和震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6 万永革;盛书中;许雅茹;吴逸民;;不同应力状态和摩擦系数对综合P波辐射花样影响的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峻;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郭飚;李昱;齐少华;;利用P波与S波接收函数联合反演研究中国境内天山的岩石圈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谷梅;;高稳定度大调制宽频带P波段调角振荡器[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9 胥颐;刘建华;郝天珧;刘劲松;李志伟;江为为;;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区岩石层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郎秀兰;段雪;刘英坤;邓建国;胡顺欣;刘忠山;李明月;潘茹;黄雒光;张晓帆;;P波段350 W LDMOS功率管研制[A];2010’全国半导体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时晶晶;电离层对P波段星载SAR成像影响分析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洁戈;复杂界面炮集P波反射时距正反演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2 王江;利用P波初始信息实时估算震级的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3 温立平;饱和土层状沉积谷地对平面P波散射的解析解[D];天津大学;2004年

4 谭默言;势模型中轨道激发P波态介子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德国;弹性全空间圆形孔洞对P波的散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李春峰;强震P波预警参数与震级和地震动强度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7 李力;电离层对星载P波段高分辨SAR成像的影响分析及误差校正[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尹得余;P波震相自动捡拾与地震预警震级实时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9 程钰翔;基于P波包络的震中距和震级快速估算[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10 陈国春;重介子到轻P波介子遍举衰变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3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83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