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利川地质灾害风险预警_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_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8 18:10

  本文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成都理工大学》 2010年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张帅  

【摘要】: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非工程性重要措施。无论是发育在水电工程枢纽区及库区的地质灾害,都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本论文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为水电工程区域发展及中长远规划提供基础背景资料;为合理地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做到趋利避害;为评价建设工程用地的适宜性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依据;为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制定应急措施以及为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工作基础;同时还可以为灾害保险及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进行初步研究,建立适用于水电工程风险评价的方法体系。最终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对水电工程评价区进行地质灾害规划。风险源识别是整个评价的第一步,在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塌岸四种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源的识别后。分别建立枢纽区及库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级表及评价模型和方法。并提出各指标定量化及标准化处理方法及针对库区单体滑坡涌浪危险性评价的评价方法体系。各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历史灾害因素、地质环境因素及诱发因素三大类组成。在对区域比例尺(枢纽区及库区)地质灾害风险分析当中,主要采用的是Dai等人引用Morgan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半定量分析方法。本论文中对最终风险评价结果分为风险性高、风险性中等、风险性低、风险性极低四级。 论文最终以梨园水电工程枢纽区为示范区,基于ILWIS空间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地质灾害风险示范评价。按照风险性由极低——高四个等级划分得出梨园枢纽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地质灾害风险性高区总面积为0.92km2,占枢纽区总评价面积的4.57% ;地质灾害风险性极低区总面积为5.93km2,占总评估区面积的29.57%。最后,在综合分析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示范区做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初探,整个管理流程大致可分为规划控制、工程措施、监测预警、防灾减灾教育四步为梨园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初步进行提供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P69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引言10-18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0-11
  • 1.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3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15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8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技术路线16-18
  • 第2章 梨园水电站工程地质环境条件18-45
  • 2.1 区域构造稳定性19-20
  • 2.2 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20-23
  • 2.2.1 地形地貌20-21
  • 2.2.2 地层岩性21
  • 2.2.3 地质构造21-22
  • 2.2.4 物理地质现象22-23
  • 2.2.5 水文地质条件23
  • 2.3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23-27
  • 2.3.1 地形地貌23-24
  • 2.3.2 地层岩性24-25
  • 2.3.3 地质构造25-26
  • 2.3.4 物理地质作用26-27
  • 2.3.5 水文地质条件27
  • 2.4 梨园水电工程区地质灾害发育现状27-45
  • 2.4.1 枢纽区地质灾害27-32
  • 2.4.2 库区地质灾害32-45
  • 第3章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源识别45-67
  • 3.1 基本概念45-49
  • 3.1.1 风险概念45-46
  • 3.1.2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种类46-49
  • 3.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野外调查方法研究49-54
  • 3.2.1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49-50
  • 3.2.2 受灾体野外调查50-54
  • 3.3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源及识别54-67
  • 3.3.1 风险源识别指标选取及定权54-59
  • 3.3.2 崩塌(滑)体及识别59-60
  • 3.3.3 滑坡(含变形体)及识别60-63
  • 3.3.4 泥石流及识别63-64
  • 3.3.5 塌岸及识别64-67
  • 第4章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67-92
  • 4.1 基本概念67-68
  • 4.1.1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67-68
  • 4.1.2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68
  • 4.2 水电工程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及方法68-79
  • 4.3 水电工程单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及方法79-82
  • 4.4 评价指标体系82-92
  • 4.4.1 影响岸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83-85
  • 4.4.2 枢纽区评价指标体系85-89
  • 4.4.3 库区评价指标体系89-91
  • 4.4.4 单体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91-92
  • 第5章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92-102
  • 5.1 基本概念92
  • 5.2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破坏效应92-94
  • 5.3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受灾体94-96
  • 5.4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96-99
  • 5.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96
  • 5.4.2 枢纽区评价指标体系96-97
  • 5.4.3 库区评价指标体系97-98
  • 5.4.4 单体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98-99
  • 5.5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模型及方法99-102
  • 5.5.1 评价模型99-100
  • 5.5.2 易损性评价方法100-102
  • 第6章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102-109
  • 6.1 概述102-103
  • 6.2 风险评价模型103-104
  • 6.3 风险评价方法104-107
  • 6.3.1 地质灾害风险定性分析评价105
  • 6.3.2 地质灾害风险半定量分析评价105-106
  • 6.3.3 地质灾害风险定量分析评价106-107
  • 6.4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管理107-109
  • 第7章 梨园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例研究109-138
  • 7.1 梨园水电站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范围109
  • 7.2 梨园水电工程枢纽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109-124
  • 7.2.1 梨园水电工程枢纽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109-118
  • 7.2.2 梨园水电工程枢纽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118-122
  • 7.2.3 梨园水电工程枢纽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122-124
  • 7.3 梨园水电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124-136
  • 7.3.1 梨园水电工程库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124-129
  • 7.3.2 梨园水电工程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129-132
  • 7.3.3 梨园水电工程库区库岸再造定性评价132-134
  • 7.3.4 梨园水电工程库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134-136
  • 7.4 梨园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初探136-138
  • 结论138-140
  • 致谢140-141
  • 参考文献141-14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1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冯利华,吴樟荣;区域易损性的模糊综合评判[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3 张业成,张春山,张梁;中国地质灾害系统层次分析与综合灾度计算[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3年Z1期

    4 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5 胡焕校;张立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模糊综合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02期

    6 吴益平,唐辉明;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1年02期

    7 廖方;石豫川;吉锋;;大渡河上游某水电站库区滑坡的危险性评价[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8 汤明高;许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峡水库塌岸危险度评价[J];人民长江;2008年15期

    9 沈芳,黄润秋,苗放,罗文强;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灾害预测的GIS技术[J];山地学报;1999年04期

    10 潘旭能;;浅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君,吕和林,李安洪;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2 娄世飞;于远忠;;某白灰厂滑坡变形机制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3 陈广斌;;关键块体在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4 王羽;肖盛燮;冯五一;张元才;;滑坡灾害链式演化阶段及规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苏立海;李婉;李宁;;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机制研究——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6 李传宝;徐彩风;;哀牢山芭蕉树滑坡地质力学模型及诱因分析[J];安徽地质;2009年02期

    7 张子端;王建力;何潇;唐亮亮;;陕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8 刘兰芳;;区域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9 赵银兵;何政伟;倪忠云;敬小东;;GIS支持下的九龙县居民地适宜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10 靳世雄;陈永波;杨宗佶;;基于贡献率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雅安雨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义,郭生练,熊立华,雒征;大坝安全评价的可接受风险研究与评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3期

    2 涂汉明,刘振东;中国地势起伏度研究[J];测绘学报;1991年04期

    3 汪华斌,吴树仁,汪稔;长江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2期

    4 李勇,孙爱珍;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地层学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0年03期

    5 郭芳芳;杨农;孟晖;张岳桥;叶宝莹;;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分析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08年01期

    6 乔彦肖;马中社;吕凤军;;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动因机制分析[J];中国地质;2009年03期

    7 王亚强,王兰民,张小曳;GIS支持下的黄土高原地震滑坡区划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8 朱求安,张万昌,赵登忠;基于PRISM和泰森多边形的地形要素日降水量空间插值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9 傅文杰;;GIS支持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滑坡危险性评价[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10 汤懋苍;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198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信旺;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泥石流灾害危险度评估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2 许信旺;怀柔县泥石流沟谷危险度FUZZY评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3 高巍,张于心,张大伟;铁路灾害风险的识别与衡量[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4 傅志军,韩景卫;我国减灾管理体制及调整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5 Sridevi Jade;吴春明;;边坡不稳定性分类的统计模型[J];地质科学译丛;1995年02期

    6 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汤明高;许强;黄润秋;李渝生;;三峡库区塌岸预测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张继贤;3S支持下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评估与建模[J];测绘工程;2005年02期

    9 周剑华;水库滑坡涌浪灾害的数值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年02期

    10 毛德华,王立辉;湖南城市洪涝易损性诊断与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rik Romijn;曹玉清;;估计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的一般方法及其在荷兰的应用[J];世界地质;1993年01期

    2 魏宣利;河北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9年02期

    3 ;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工作动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5期

    4 张维宸;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04期

    5 安勇胜,李福祥,索有贤,杨延兴,逯积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地质灾害及防治[J];青海国土经略;2001年02期

    6 王群,杨顺泉,魏军才,李佐海,李贵仁;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年02期

    7 吴长江 ,叶隆生 ,胡先松;这样的监测员好!——记一次地质灾害成功避让与监测员胡存锋[J];浙江国土资源;2004年09期

    8 郑永林,宁立波,毛绪美,马传明;浙江省龙泉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王志禄,张燕,孙畅;陇南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及预警技术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1期

    10 ;关于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速报工作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发;石明生;王俊;杜军;田玲;程晓丹;;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甘肃省崇信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3 居恢扬;;地质灾害研究的基础理论——环境因素控制论[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4 陈列;王东发;潘劲松;张子涵;韦方强;;浙江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5 武萍;;河南省石人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与对策[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高维英;李明;杜继稳;;陕西黄土高原诱发地质灾害降雨临界值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黄辉军;张伟;殷鑫铭;;汶川地震灾区苍溪县震前、震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吕录仕;鲍桂宝;牛宝茹;;川藏公路海子山-竹巴笼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遥感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张茂省;;黄土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军伟;杨巧玉;;西峡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文彩云;[N];广西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严志亮;[N];金华日报;2005年

    3 记者 范宏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记者 马家龙 冉玉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盛利;[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何万敏 苏华;[N];凉山日报(汉);2010年

    7 记者 魏瑶;[N];兰州日报;2010年

    8 九三学社中央;[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N];四川日报;2010年

    10 欣闻;[N];徐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建飞;辽宁省地质灾害的潜在性分布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2 陈伟;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孟庆华;秦岭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4 张以晨;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D];吉林大学;2012年

    5 邱海军;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贾韶辉;企业级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刘志刚;云南电网物理脆弱性分析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菊春燕;青岛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风险与防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马文瀚;湖南省地质灾害孕灾机理及综合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马常春;青岛地区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机理及预报预警[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勇;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D];西南大学;2010年

    2 程庆展;福建省地质灾害类型与评价分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成亮;宜万铁路岩溶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宇;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5 许清涛;和龙市地质灾害分区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陈勇;黄陵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马宏宇;四川茂县维城乡前、后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彬;基于GIS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江岳安;绵竹市绵远河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欧阳华平;遥感和GIS技术在西藏昌都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8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