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浙江省泥石流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区域预报

发布时间:2017-09-22 05:34

  本文关键词:浙江省泥石流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区域预报


  更多相关文章: 泥石流 发育分布规律 可拓方法 降雨阈值 区域预报 灾害防治 工程地质


【摘要】:泥石流灾害是我国东南地区引起群死群伤的主要自然灾害,目前对其发育规律和区域预报的研究程度还较低.基于浙江省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数据,开展沟谷泥石流发育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研究表明,浙江省泥石流发生时期集中在台汛期和梅汛期,其中台汛期发生的泥石流占总数的70.1%,梅汛期占27.4%,可见台风诱因显著;泥石流在浙江省三大降雨区,即台风雨主控区、梅雨主控区和梅台雨兼容区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总体上东南沿海一带台风雨控制区分布密度要大于西部和北部地区,而梅汛期发生泥石流则比较明显集中在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分别求取了梅汛期和台汛期的浙江省东南地层区和杨子地层区引发泥石流的降雨阈值;选择泥石流易发程度区划图、24h预报雨量和前期有效降雨量3个因子,以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基于可拓理论方法,构建了泥石流危险性区域预报模型.采用灾害强度R值和危险性等级面积百分比累加-泥石流频度百分比累加曲线两种方法,以2004年"云娜"台风期间和2006年6月份梅雨期发生的泥石流灾害样本开展模型合理性检验,证明预测结果合理.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环境变化研究所;
【关键词】泥石流 发育分布规律 可拓方法 降雨阈值 区域预报 灾害防治 工程地质
【基金】: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No.2016C33045)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综合研究”项目
【分类号】:P642.23
【正文快照】: 3.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环境变化研究所,英国牛津OX13QY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常遭受台风暴雨侵图1浙江省近年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泥石流灾害Fig.1 The major debris flows causing severe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occurred in Zhejiang in recent ye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杭建;周爱国;俞剑君;唐小明;郑嘉丽;陈秀秀;游省易;;浙西梅雨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对比[J];地球科学;2016年03期

2 邱海军;崔鹏;胡胜;刘琪;王彦民;高宇;邓妹凤;;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黄土滑坡频率分布[J];地球科学;2016年02期

3 马云;李三忠;夏真;张丙坤;王霄飞;程世秀;;南海北部神狐陆坡区灾害地质因素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4 吴益平;张秋霞;唐辉明;肖威;;基于有效降雨强度的滑坡灾害危险性预警[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5 游省易;唐小明;冯杭建;岳丽霞;;浙江省小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J];科技通报;2013年11期

6 周伟;唐川;;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发生的降雨阈值[J];水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7 冯杭建;唐小明;周爱国;;浙江省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研究及应用检验[J];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01期

8 岳丽霞;王永;余淑姣;冯杭建;;浙江省泥石流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06期

9 唐川;;汶川地震区暴雨滑坡泥石流活动趋势预测[J];山地学报;2010年03期

10 谷复光;王清;张晨;;基于投影寻踪与可拓学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Yingying Tian;Chong Xu;Xiwei Xu;Jian Chen;;Detailed Inventory Mapping and Spatial Analyses to Landslides Induced by the 2013 Ms 6.6 Minxian Earthquake of China[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6年06期

2 黄建红;谭先锋;程承吉;李泽民;马丽娟;张海丽;吴颜雄;;花岗质基岩风化壳结构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为例[J];地球科学;2016年12期

3 冯杭建;周爱国;唐小明;俞剑君;游省易;;浙江省泥石流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区域预报[J];地球科学;2016年12期

4 吴承卿;;基于降雨~水位关系的临界雨量确定方法研究[J];人民珠江;2016年11期

5 杨敏;王运生;胡伟;曹水合;赫子皓;杨栓成;;牛塘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33期

6 张楠;魏云杰;;四川省盐源县小河沟泥石流灾害调查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年06期

7 张永双;姚鑫;郭长宝;李凌婧;杨志华;杜国梁;;龙门山地区震后泥石流灾害区域预警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8 孙雪娇;赵大军;李明;;基于模糊可拓分析法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6年10期

9 路娟;郭波;;云南省新平县某滑坡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6年29期

10 杨志全;张q;杨溢;朱颖彦;侯克鹏;;汶川县麻柳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评价[J];地质科技情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杭建;周爱国;唐小明;俞剑君;;中国东南地区隐性滑坡遥感识别研究[J];地质论评;2014年06期

2 罗渝;何思明;何尽川;;降雨类型对浅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3 吴益平;张秋霞;唐辉明;肖威;;基于有效降雨强度的滑坡灾害危险性预警[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4 许冲;戴福初;徐素宁;徐锡伟;何宏林;吴熙彦;石峰;;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汶川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与检验[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年03期

5 简文星;杨金;;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I号崩滑体成因[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邱海军;曹明明;刘闻;;地质灾害的幂律相依性:以宁强县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3年03期

7 冯杭建;唐小明;周爱国;;浙江省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研究及应用检验[J];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01期

8 周川;范奉鑫;栾振东;马小川;阎军;;南海北部陆架主要地貌特征及灾害地质因素[J];海洋地质前沿;2013年01期

9 殷坤龙;刘艺梁;汪洋;姜治兵;;三峡水库库岸滑坡涌浪物理模型试验[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10 周伟;唐川;周春花;;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J];水科学进展;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昌;陕西省秦岭西部泥石流区域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0年01期

2 王协康,敖汝庄,方铎;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沟形态的非线性特征[J];四川水力发电;2000年S1期

3 祁龙;泥石流沟活跃程度的评价方法[J];山地学报;2000年04期

4 袁万钟;论泥石流流动过程中的失水现象[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年03期

5 徐世光,李长才,王明珠;云南小江泥石流与泥石流滩地开发[J];地学前缘;2001年02期

6 王自成,白立新,王孝明,王海港;库池法治理泥石流的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1年S1期

7 魏建功;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04期

8 ;泥石流[J];中国地理科学文摘;2001年04期

9 李吉顺;滑坡、泥石流防灾常识[J];中国减灾;2002年03期

10 ;泥石流与滑坡[J];中国地理科学文摘;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璧玉;;成昆铁路北段峡谷区潜在型泥石流[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2 田孝诚;徐勤;;对我国北方山区铁路泥石流的初步认识与选线体会[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3 杨俊杰;;泥石流地区隧道位置选择[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4 王宇丰;;遥感技术在成昆铁路沙湾至泸沽泥石流普查与动态研究中的效果[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5 周陈生;杨晓莉;白金玉;郭会川;;近坝区泥石流(群)沟的危险性及其对电站的影响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崔鹏;庄建琦;陈兴长;张建强;周小军;;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泳;陈晓清;胡凯衡;;泥石流活动与流域特征曲线[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重存;;国道212线泥石流、滑坡的分类与分级[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9 崔鹏;韦方强;谢洪;钟敦伦;杨坤;何易平;胡凯衡;;西部开发中的泥石流问题与其减灾[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十[C];2002年

10 刘希林;苏鹏程;李秀珍;;四川德昌县纸房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萍;“减轻泥石流的灾害,重在防预!”[N];四川科技报;2007年

2 黄星高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周金星;多措并举 预警为先 科学防治泥石流[N];中国水利报;2009年

3 彭丽 顾华宁;要为泥石流留下一定空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4 水电顾问集团 范俊喜;水电工程如何避免泥石流影响?[N];中国能源报;2013年

5 靳怀成;北京科学防治泥石流[N];中国水利报;2003年

6 徐连欣;泥石流瞬间暴发的灾难[N];兰州日报;2006年

7 刘谨;我国约7400万人受泥石流威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安集;发生泥石流怎么办?[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9 安集;泥石流的时间周期规律和预报方法[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10 实习记者 李霞;一看二听识别泥石流 专家教你紧急避险[N];成都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容;泥石流堵塞大河判据及沿河线减灾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单广宁;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民族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程思;都江堰市龙溪河流域震后多沟同发泥石流危险性及易损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汉辉;泥石流预报预警先进技术及其在示范区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郭鹏;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成因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张宁;单体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研发及其在四川地震灾区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黄晓虎;泥石流降雨启动机制及早期预警模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史明远;北京市南窖小流域泥石流灾害预测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王硕楠;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启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10 陈中学;粘土颗粒含量对蒋家沟泥石流启动影响及成灾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庆丰;山坡泥石流的风险性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马宗源;泥石流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钟盈;特大型泥石流淤埋路段公路快速修复技术[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苟印祥;泥石流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吴雨夫;地震对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降雨条件影响的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宁;泥石流发生降雨条件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华伟;太原西山虎峪沟泥石流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解琛;泥石流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果;基于GIS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刘丽娜;芦山地震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899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99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