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围压依存性的软岩结构性下加载面模型
发布时间:2017-09-24 00:06
本文关键词:考虑围压依存性的软岩结构性下加载面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软岩 结构性 下加载面 孔隙比之差 本构模型 残余强度
【摘要】:软岩具有典型的弹塑性变形特点,同时由于其内部的胶结作用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因此将软岩视作结构性超固结黏土。软岩残余强度随围压变化是软岩峰后力学特性的一个显著特性,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显著的意义。通过对孔隙比之差的概念进行扩展,使之能够同时考虑软岩的结构性和超固结性,并且给出合理的发展式。通过引入结构性下加载面的概念,在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软岩的结构性下加载面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围压对软岩结构性破坏速率的影响,最终导致不同围压下软岩达到残余强度变形阶段时所保留的残余结构性存在差异,使得软岩的残余强度随围压变化。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软岩的三轴压缩排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软岩的应变硬化和软化特性及体积变形剪胀特性,同时能较好的描述软岩的残余强度随围压变化这一力学特性,并给出合理解释。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软岩 结构性 下加载面 孔隙比之差 本构模型 残余强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 7 3”计划)项目(2014CB047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578)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软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具有典型的弹塑性变形特征。在低围压下软岩主要表现为脆性破坏,随着围压增大,其逐渐转变为塑性破坏[1]。软岩峰后力学特性对于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显著的意义,很多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郭富利等[2]指出软岩隧道的围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爱忠;邵生俊;陈昌禄;方娟;;黄土的修正上下加载面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S2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908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0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