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莺歌海盆地底辟影响带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发布时间:2017-09-27 21:34

  本文关键词:莺歌海盆地底辟影响带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莺歌海盆地 底辟带 储集空间 流体 异常高孔带


【摘要】:莺歌海盆地以其快速沉降、地温梯度高、地层压力高为主要特点。本论文研究区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内,带内较深地层普遍发育泥底辟构造,中浅层中流体上侵活动频繁。本文通过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内20口井的实测数据和薄片资料,综合研究盆地内底辟带储层温压特征、流体活动对储集空间改造特征、储层物性控制因素以及高孔隙度储层预测,得到以下结论:底辟带内实测地温梯度和压力系数显示,底辟带内存在明显的高温、高压异常,平均地温梯度达到4.4℃/100m,在底辟构造核部地区地温梯度最高,究其原因应与底辟带构造活动和热流体活动有关。底辟带内超压发育,主要原因是沉积物快速沉降和泥岩欠压实作用。而强烈的底辟构造活动在其上部地层中形成断裂带,导致深部超压向上传导,在中浅层地层中发育高压,大大改变了底辟带内压力分布格局,同时也为深部热流体上侵活动提供动力和有效通道。热流体活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表现在储层中流体热异常地质事件、对储集空间的改造以及纵向上异常高孔带的分布。深部热流体沿断裂带和裂缝侵入地层孔隙中,较高的温度加速了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热演化进程,对有机质成熟度和成岩演化都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热流体中溶解有CO_2气体和有机质转化阶段生成的有机酸,进入孔隙空间后溶蚀长石颗粒、碳酸盐岩胶结物以及有孔虫壳体,形成次生孔隙,改变了储层原有孔隙结构和孔渗大小,亦在纵向上形成三个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碎屑岩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水动力越强储层物性越好,而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破坏储层物性,有机酸的溶蚀可以有效改善储层物性。超压作用可以抑制机械压实作用,保护孔隙;热流体溶蚀作用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研究区内储层物性还受到天然气侵位和大气水淋滤作用的影响,其中天然气侵位对孔隙保护有利,大气水淋滤作用可以增加浅层储层溶蚀孔隙,因此储层纵向上发育的异常高孔带就是这些增孔和保孔型地质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耦合。根据纵向上的非均质性也表现在横向上的原理,亦可通过叠加沉积相图、成岩阶段预测图、压力系数分布图来圈定平面上异常高孔隙发育区。在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乐东区莺歌海组一段和东方区莺歌海组二段储层物性较好,成岩作用较弱,加上超压对孔隙的保护,成为异常高孔带发育的有利层位。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 底辟带 储集空间 流体 异常高孔带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4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11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11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技术路线11-12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12-13
  • 1.6 取得主要成果13-14
  • 第2章 莺歌海盆地区域地质概况14-20
  • 2.1 构造特征14-16
  • 2.2 沉积特征16-20
  • 第3章 底辟带储层特征20-38
  • 3.1 岩石学特征20-24
  • 3.2 盆地内底辟构造样式24
  • 3.3 底辟带温压场特征24-28
  • 3.3.1 温压场分布24-26
  • 3.3.2 异常高压形成机制26-28
  • 3.4 底辟带流体活动特征28-34
  • 3.4.1 流体活动通道28-29
  • 3.4.2 底辟区流体活动特征29-34
  • 3.5 超压流体影响下的成岩作用特征34-38
  • 第4章 底辟带储层储集空间特征38-55
  • 4.1 改造型储集空间特征38-45
  • 4.1.1 孔隙特征38-43
  • 4.1.2 裂缝特征43-45
  • 4.2 异常高孔带分布45-46
  • 4.3 储层物性46-49
  • 4.4 孔喉特征对物性的影响49-55
  • 第5章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分析55-61
  • 5.1 保孔型地质因素55-57
  • 5.1.1 超压作用55-56
  • 5.1.2 天然气侵位56-57
  • 5.2 增孔型地质因素57-59
  • 5.2.1 热流体的溶蚀57-58
  • 5.2.2 有机酸的溶蚀58
  • 5.2.3 大气降水的淋滤作用58-59
  • 5.3 沉积相的控制作用59-61
  • 第6章 异常高孔带平面预测61-65
  • 6.1 沉积-成岩-超压作用对储层物性的综合控制61
  • 6.2 异常高孔带平面预测及类型划分61-65
  • 结论65-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剑;黄志龙;吴红烛;刘平;徐新德;;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对物性的影响[J];沉积学报;2015年05期

2 谢玉洪;张亚;张哨楠;张迎朝;刘景环;;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低渗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5期

3 段威;罗程飞;刘建章;田金强;吕波;丁亮;;莺歌海盆地LD区块地层超压对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09期

4 刘栋;过敏;宋荣彩;詹伟;蒋俊;周文;单钰铭;;实验分析莺歌海盆地细、粉砂储层异常高孔隙成因[J];矿物岩石;2015年02期

5 黄志龙;朱建成;马剑;吴红烛;张伙兰;;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高温高压带黄流组储层特征及高孔低渗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2期

6 童传新;谢玉洪;黄志龙;马剑;;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底辟翼部高效成藏模式[J];天然气工业;2015年02期

7 远光辉;操应长;贾珍臻;王艳忠;杨田;;含油气盆地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异常高孔带研究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1期

8 肖丽华;张阳;吴晨亮;杜虹宝;孟元林;高煜婷;王志国;;渤海湾盆地歧北次凹超压背景下异常高孔带成因分析与有利储层预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08期

9 张伙兰;裴健翔;谢金有;于俊峰;艾能平;;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一段超压储层孔隙结构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2014年01期

10 吕孝威;张哨楠;伏美燕;刘景环;张亚;周勇;;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高温超压砂岩储集层发育机理[J];新疆石油地质;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932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32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