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沉积与环境演变
本文关键词: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沉积与环境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晚第四纪地层 沉积特征 层序界面 下切河谷 江苏南通
【摘要】:采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以海平面升降旋回为主线,根据钻井岩芯、古生物、测年和分析化验等资料,探讨了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层序、层序界面、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的演变。结果表明,研究区晚第四纪发育三期下切河谷,形成了三套沉积层序,自下而上三个层序的地质时代分别相当于晚第四纪早期、晚第四纪中期和晚第四纪晚期。由于后期河流的强烈下切破坏,早期沉积层序往往被剥蚀殆尽,仅残留下部的河床相粗粒沉积,造成不同期河床相的叠置;相对而言,晚第四纪晚期形成的下切河谷沉积层序以不同的沉积相组合被保存下来,自下而上划分为河床、河漫滩、河口湾、浅海和三角洲5种沉积相类型,表现为一个较完整的沉积层序。晚第四纪晚期下切河谷底界面,是末次冰期海面下降,河流下切形成的侵蚀面,与河间地古土壤层顶面的沉积间断面同属一个地史期的产物,一起构成区域不整合面,界面上下岩性突变,其上的冰后期地层属同一个海平面变化旋回,可互相对比,因而具有年代地层学意义。三期下切河谷层序的套叠结构表明,晚第四纪以来,研究区存在三次"低海面—海侵—高海面—海退"周期性海面变化。
【作者单位】: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晚第四纪地层 沉积特征 层序界面 下切河谷 江苏南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12;4140209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0604)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基金项目(ZZKT-2013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RP/open-1306)~~
【分类号】:P534.63
【正文快照】: 0引言下切河谷(incised valley)一词最早由Fisk提出,用于描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第四纪晚期下切河谷的特征[1]。一般是指因海平面下降、河流向盆地扩展并侵蚀下伏地层的下切河流体系,在海平面上升时期被充填的长条状地形,以区域性的地层不整合面为底界[2]。从前寒武纪到现代,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书,陈民本;台湾海岸带晚第四纪事件沉积新知[J];第四纪研究;1999年05期
2 陈立春;陈杰;刘进峰;李峰;杨晓平;冉勇康;;龙门山前山断裂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地震地质;2008年03期
3 李西双;刘保华;华清峰;赵月霞;刘晨光;;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4 谢志平,陈园田;福建沿海晚第四纪的地壳运动[J];华南地震;1994年04期
5 孙萍;朝鲜南海内陆架晚第四纪沉积演化[J];海洋地质动态;1996年10期
6 周荣军,何玉林,马声浩,黎小刚;四川小金抚边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地震研究;1999年04期
7 常祖峰;安晓文;张艳凤;;畹町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与水系构造变形[J];地震地质;2012年02期
8 方良好;袁道阳;邵延秀;何文贵;刘兴旺;张波;;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中西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J];地震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9 袁宝印,邓成龙,吕金波,金昌柱,吴玉书;北京平原晚第四纪堆积期与史前大洪水[J];第四纪研究;2002年05期
10 王明明;周本刚;杨晓平;李姜一;;汉中盆地周缘断裂活动性及晚第四纪构造特征[J];地震地质;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宝;冉勇康;;汤东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钻孔联合剖面探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杜青松;鄂阿强;李志华;;鄂尔多斯盆地晚第四纪气候楔状体发育研究[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3 朱成南;;红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2)——“三江”构造地质[C];1982年
4 王树民;陈泓君;钟和贤;;南海东北部晚第四纪地层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陈泓君;钟和贤;;南海东北部晚第四纪地层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周荣军;雷建成;黎小刚;杨涛;;晚第四纪以来大渡河断裂活动性的地质地貌判据[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周荣军;何玉林;马声浩;黎小刚;;四川小金抚边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8 王汝建;李霞;陈荣华;;白令海晚第四纪高分辨率的古海洋与古气候学记录[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董艺辛;刘春莲;杨小强;陈亮;严伟术;庄畅;;珠江三角洲微体生物群的环境意义[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珂;陈国能;庄文明;彭卓伦;侯卫生;杨小强;张承博;邱燕;刘延勇;张献河;邱善森;胡文烨;唐煜昆;马占武;张冬仔;;珠江三角洲北部晚第四纪构造运动的新证据[A];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晓辉;北黄海陆架晚第四纪地层结构与物源环境演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2 任俊杰;龙日坝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及与其周边断裂的运动学关系[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3 赵京涛;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阿如娜;晚第四纪包头盆地古湖演化与环境变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方辉;南黄海晚第四纪地震地层学与新构造运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王文辉;新疆南天山北轮台断裂东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4 马龙;滨海及内陆卤水典型分布区晚第四纪环境演变与卤水的形成[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7年
5 金仙梅;黄河三角洲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海洋地质灾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贾启超;迈丹断裂阿合奇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7 柳煜;长岭山北麓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6年
8 史杰;新疆阜康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1年
9 杨源源;华山山前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3年
10 史凯;苏州澄湖地区晚第四纪海侵沉积记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50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50311.html